研学旅行提升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
2020-09-02梁秋虎
【摘 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特色文化,并且研学旅行是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学校期间到课堂外进行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集体旅行,是让学生对课堂外知识和文化的亲身体验,动手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研学旅行的性质,从而对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助力,以研学旅行为形式,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以体验、参与、感受的方式对红色文化产生更真实的感悟。各个地方红色文化是对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地方特色的优良传统和民风的集合,至今仍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思想引领作用。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顺应时代需求,提高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让当代青少年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研学旅行;红色文化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利用研究学习和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以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为载体,让学生们置身于伟大的自然和祖国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和震撼,从而让他们由衷的去感恩。红色文化作为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精神,对于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引领作用,并且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提出,红色文化的伟大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以前人那种革命时的毅力和精神,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一、研学旅行的概念及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游离去增长见识的传统。研学旅行是以相关课程和社会对于学生知识的培养要求为中心,有计划有目标地带领学生到相关的地区进行研究学习加旅游,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时期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巨大压力之下发展的艰难和精神,真实的历史遗存和古物更补充了书本上的知识。因此,通过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去了解历史,思考历史,分析历史,由衷地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但是研学旅行在发展初期并不受到认同,由于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旅行的方法让家长和社会对学生是否能真正的去学习到知识产生怀疑。自由化的课堂,枯燥无味的红色文化、历史古迹,松散的课外管理等问题都是研学旅行在发展初期的绊脚石,这些问题的真实存在,引起了社会对新形式的怀疑。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当代教学要求,新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通过合作,将这些问题逐一突破,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对传播红色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积极影响。研学旅行的发展之路并不顺畅,但由于其先进性和积极性,便逐漸受到了人们的认同,并且,在提升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研学旅行提高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的应用和影响
(一)研学旅行提高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的应用
提高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今,课本知识也与红色文化联系密切。例如,《可爱的中国》一文是中国早期领导人之一方志敏在狱中亲笔所作,他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最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英勇赴死。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他的英勇事迹,被他的大无私精神所感动,所震撼,所影响。实际证明,用研学旅行这种方式,让学生前往红色文化宣扬点进行亲身体验,更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并且,学生在研学旅行后记录自己的感想,更能整理自己的收获,思考此次研学旅行能为自己的实际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学生最直观的收获,更从总体上传播了红色文化,提高了学生们的红色文化核心素养,并且由此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更坚定了社会对于研学旅行的应用。
(二)研学旅行对提高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的影响
研学旅行之所以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核心文化核心素养,是因为其特殊的参与感,学生通过参观名人纪念堂和爱国教育基地,倾听教师专业的讲解,学生的思想和内心受到冲击,并且这种较为放松的学习方式更能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学生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也会受到红色文化正向的引导和影响,在青少年学习时期,帮助他们形成正向的学习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不仅对学生自身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并且有利于传播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三、结语
在倡导培养学生红色文化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随着研学旅行的不断发展、并逐渐受到社会的认同,教师应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对于提高红色文化核心素养的影响,这样不仅有利于宣传研学旅行这一新形式,还有利于传播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2]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6).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关于利用会宁红色文化在幼儿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策略之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秋虎(1979-),男,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四房吴镇教育管理中心,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