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探究

2020-09-02吴臻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古诗词初中语文

吴臻

摘   要: 传统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诗词潜在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足,极大地影响古诗词阅读教学成效。推行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有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利用,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成效。本文就初中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进行探究,分析潜在不足,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古诗词;群阅读;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古诗词具有高度凝练性和形象性特点,内涵丰富,意境悠長,推动古诗词群阅读教学,可以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树立和情感变化阶段,积极组织古诗词群阅读,有助于开发潜能,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内涵的同时,滋润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群文阅读,整合教育资源,围绕议题积极组织阅读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同时,有效提升古诗词阅读教学成效。通过初中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研究分析,丰富古诗词群阅读内涵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古诗词阅读重视不够。

初中学生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和影响,对于古诗词阅读教学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未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外部环境不稳定,古诗词文化内涵和情感思想与时代相脱离,难以带给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和共鸣。因此,需要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鼓励学生阅读古诗词,潜移默化地积累古诗词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现代社会,学生倾向于学习有利于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古诗词在学生就业发展和谋求利益中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即便闲暇时间也很少会翻阅[1](14-15)。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学生的培养多体现在绘画、音乐、舞蹈等,或积极参加英语培训班。学生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即便对古诗词兴趣不浓厚,出于未来发展考虑只能选择死记硬背,被动参与其中。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未能养成自觉学习习惯,逐渐丧失古诗词学习兴趣。

(二)阅读储备量不足。

初中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阅读储备量不足是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那么自然影响后续学习互动开展。古诗词积累并非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仅仅依靠语文教材远远不足,即便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下,学生的古诗词积累量有所增加,但是课外阅读要求不足,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基础薄弱,影响古诗词阅读教学成效[2](6-8)。

(三)古诗词内涵理解不当。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多数时间和精力投入文章含义和背诵方面,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尽管表面上学生了解到古诗词含义,但是不理解古诗词意境内涵,学习兴趣不浓厚。另外,死记硬背记忆古诗词,意义流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古诗词内容,影响古诗词内涵文化的理解,学习更僵硬、死板。长此以往,学生对古诗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影响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成效。

二、初中学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

古诗词教学的最高质效是让学生热爱古代文化,欣赏古诗词表达的魅力。在古诗词阅读中,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语言文字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发现美的事物,培养审美能力。近年来,群阅读教学开始兴起,语文教育者们开始探索和设计其在古诗词群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制定古诗词群阅读教学议题。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要上好一堂群阅读课,明确一个或多个议题是关键。首先,在明确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该议题的开放性,不能过于死板,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便于师生共同就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通过结合制定的议题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思考、应用,才能对古诗词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其次,需要制定可议性的议题。古诗词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资源,古诗词语言生动精妙且内涵丰富,一句诗或几句诗便能描绘出多种意象和情境,比如《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近十种事物,这些具小的单位却构成了一幅凄凉萧瑟的意境,由此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群阅读中的可议性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及想象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训练。

(二)精选一组古诗词文本组合。

高效的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好的文本作为保证,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有必要根据古诗词文本材料分类进行归类指导。针对已明确的议题,选取同一种表达手法或体裁的古诗词文章进行组合,引导学生该怎样分析阅读的内容,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总结这些古诗词文章中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及情感的表达寓意。在开放性议题下,学生能够在这些文本中全面地、多角度地理解与认识,开阔思想视野。

(三)创新群阅读教学的方式。

古诗文中描述的时代及社会环境和现代存在明显差异,表现方式与生活化语言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仅依靠传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诗文群阅读教学时,应当创新教学法,比如引入时代背景,为学生分析诗人对生活与社会的感悟,理解诗人创作的意图与宗旨;比如创设情境,将古诗文描绘的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相联系,同时对诗人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涵盖的本质,认识在那个时期作者身处的意境;再比如,围绕议题,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诗文组合中的场景,根据议题展开古诗文的“对话”,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易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古诗词文化的各种形象。

三、初中学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当前初中学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传统理念束缚和影响,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整合教育资源。

在初中古诗词群阅读教学中,为了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升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成效,首要的是转变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教师需要正确看待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都将作用于行动主体本身,产生一系列活动反映[3](5-9)。应该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择层次高端和影响力广泛的事物,引入初中古诗词群阅读课堂教学中,凭借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例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认知和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古诗词学习中,挖掘古诗词之美。只有保持学习兴趣,才能为后续学习活动持续展开提供长久动力,以便提升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成效。

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强化不同环境的情感熏陶作用。家校合作中,切入点有所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同样有所差异。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中丰富情感体验[4](65-77)。诸如,可以用古诗词描述教学楼,或设计温馨规范活动。在家长的监督下,学生积极诵诗和赋诗,或父母与学生共同学习古诗词,组织家庭背诵竞赛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情境,保持高度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习情境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以便提高初中学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成效。

(二)围绕主题,萃取文本内容。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阅读教学中,为了挖掘古诗词的潜在文化内涵,一个重要环节是围绕主题萃取文本,有针对性地筛选,而不是简单的古诗词堆砌。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编排和整合古诗词,把握古诗词群阅读重点,在逐步积累中总结学习方法,丰富情感体验[5](53-55)。

其一,明确主题内容。在古诗词群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主题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向,精选文本内容,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可以从文章内容、问题知识和人文内涵多角度分析,拓宽主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诸如,在《茅屋為秋风所破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等古诗词,均属于歌行体,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中归纳写作形式,不过于要求节奏和平仄;写作内容方面,记人、叙事和出发感慨等;题目上表现出“行”“歌”等特点。如果可以选择多个主题,可能在后续古诗词阅读中就会失去明确方向,学习效率下降,不利于后续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展开。明确主题内容,提炼文本内容,对于构建高效的语文古诗词群阅读课堂具有积极作用。

其二,循序渐进,分组阅读学习。在古诗词群阅读教学中,应该整合教育资源,结合不同主题内容系列式阅读,分组阅读学习,以便强化阅读学习效果。诸如,以“登高”为主题,首先阅读《望岳》《登飞来峰》,然后阅读《江楼感旧》和《登高》等古诗词[6](117-118)。由于课内古诗词教师讲解较为细致,课外古诗词却很少有教师讲解,因此将课内教学内容迁移到课外,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成效。

其三,开拓思路,锻炼学生开放性思维。对于同一主题内容,教师通常会选择众多同类型古诗词,带给人们呆板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锻炼和发展这[7](26-28)。在同一主题古诗词讲解中,开拓学生思路,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感受古诗词中的潜在文化内涵,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提高古诗词群阅读教学成效的同时,强化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学生古诗词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整合教育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阅读情境。在激发学生古诗词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呼碧霞.构建基础   发现“密码”——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框架构建与学习策略[J].辽宁教育,2019,13(05).

[2]晋彪.群文阅读视野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以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为例[J].辽宁教育,2019,11(05).

[3]杭起义.比喻之“两柄”与“多边”说:结合题旨情境,重视修辞学习——以《古诗词四首》阅读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2(01).

[4]沈国全.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阅读题测评的思考与实践——以高考语文全国卷(2018)、上海卷(2017)中古诗阅读题为例[J].考试研究,2019,31(01).

[5]吴如厂.比较阅读,让古诗词教学熠熠生辉——王君古代诗词整合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8,20(32).

[6]郝俊丽.诗与画的对话——当代电影与中学生古诗词鉴赏[J].科教导刊(下旬),2018,16(09).

[7]林隽,林剑剑.转化思维:古诗词阅读鉴赏之不二法门——以《秋兴八首》(其一)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18,37(09).

[8]詹丹.古诗词教学须用对用好背景知识——从一则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实录说起[J].语文建设,2018,29(2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古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