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控策略

2020-09-02奚瑞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防控策略投资风险

奚瑞

摘 要: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不断开采,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正悄然而至,世界各国不得不选择新的能源替代品。在此大环境下,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截至2019年末,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204.7GW。伴随中国光伏发电迅猛发展的态势,隐含在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将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并阐述防控风险的相关策略,旨在为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一、引言

随着国家能源局接连出台支持光伏应用市场的利好政策,很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国内的光伏发电项目,希望通过投资太阳能电站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央企和大型国企依旧是我国光伏电站项目投资的主要生力军,但是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投资机构和少数外资公司也开始尝试着涉足对我国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多主体、多渠道的投资大大推动了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当一个个规模庞大的光伏发电项目陆续建设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弃光限电、补贴款拖欠、设备故障等诸多问题。这些意料之外的变故无一不影响项目利润和投资收益。 因此,尽早识别投资风险、制定防控策略,对于提高项目投资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的内涵与基本类型

(一)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的内涵

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是指项目在前期开发、施工建设、后期运营的过程中,受到经济、政策及自然环境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投资者、施工方的专业局限性、工作失误等导致光伏发电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发生中断、停滞、甚至失败而终止,最终无法达到预期投资收益目标的可能性。

(二)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的基本类型

1、自然环境风险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光—电转换,即利用光生伏特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在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转换为电能。一方面,光伏发电项目对光照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光照时间、角度都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选择年日照时数高,阴雨天气少的青藏高原、宁夏、甘肃、新疆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兴建光伏电站会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若未经勘察将电站建在了四川、贵州等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就要承担低发电量的损失。另一方面,光伏发电设备无论是安装在空旷的平原,还是建筑物的屋顶,都会暴露在没有任何保护的露天环境中。干旱缺水、风沙侵蚀会使电站的地基难以稳固;高寒冻土会导致支架变形受损;雨雪酷暑很可能腐化氧化关键设备,从而导致其发电能力减弱。因此,选建光伏发电项目时,在关注光照资源的同时,还应关注当地的气候、地质等其他自然环境。

2、经济风险

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是否成功,最基本的衡量标准是:项目运行后能否实现预期收益。影响光伏发电项目收益的不稳定因素有很多,如:土地租金上涨、补贴拖欠、融资期限不匹配等。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的价值越来越高,由于光伏用地租赁时限较长,未来面临违约涨价的机率会很大;近年来,我国对大型地面电站实行严格的补贴名录申报制度,项目需要历尽漫长的审批流程才能进入补贴名单,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缺口巨大,众多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迟迟不能到位,造成投资者资金紧张,不仅影响了项目的预期收益,还有可能导致投资者不能按期偿还项目的债务融资,进而影响其再融资能力;长时间持有光伏发电项目需要长期、大量资金支持,但是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此类项目的融资期限通常为8到10年,短期融资与对资金长期需求的期限不匹配,很可能导致投资者在电站持有期间对同一项目再次融资,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的财务成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得不到保障。

3、政策风险

由于光伏发电项目需要的投资金额大,回收时间长,因此政策对于该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018年的“531”新政及其后半年中国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531”新政出台以后,光伏电站指标收缩,新政规定之前没有拿到指标的项目是没有补贴的。从当时光伏项目的建设成本来看,没有补贴,项目基本上是没有盈利的,这就意味着许多等待指标的完工项目和在建项目提前宣告失败。尽管我国光伏补贴政策已经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但是在一些具体细则的执行上依然存在较多的困难。此外,化解“弃光限电”,提高光伏电站消纳,也需要政府统筹考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提供更多、更大力度的政策层面支持。

4、质量风险

理论上,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应该达到25年。但事实是很多光伏电站在投入运行后不久,就发生了一系列的质量故障,比如:电池组件毁损或严重变形、汇流箱及变电室着火、线缆断裂、逆变器停止工作等等。究其原因,要么是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要么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甚至有可能是质量问题和操作不当共同引发的。虽然,设备在质保期内可以更换,施工方的责任也可以追讨,但是如何界定责任方,如何区分各方责任的大小,在现实操作中是有难度的。即使设备供应商和施工方都承认相关责任并承诺更换、赔偿,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发电损失等对投资者而言,也会降低其对此项目的投资收益率。

三、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深入调研影响项目收益的敏感因素,量化风险成本

光伏发电项目受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影响较大,在投资前必须深入研究对该项目产生影响的各种敏感性因素,并科学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动情况,将风险量化,反映在财务评估模型中。例如:在前期开发阶段,对项目现场的日照时间、强度、施工地的土壤、气候等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对电站朝向、倾角设计和阴影遮挡等问题进行周密考虑;对施工单位的运营状况、资質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对影响项目经济收益的年度发电量、衰减率、电价、设备单位成本及工程费用等主要参数进行合理假设。

(二)积极开发政府扶持项目,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为了鼓励新能源开发、保护环境,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对光伏发电项目持积极态度。很多省份为在当地落户的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度电补贴之外的税收补贴和土地优惠政策,还积极促成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特色合作。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地区补贴、政策落实也存在了较大差别。因此,在进行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时应优选政府扶持项目,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提高项目的投资收益。

(三)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产品,提升成本效益

市场上的光伏产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呢?在电站合理设计的前提下,如果项目所在地非常平坦、没有遮挡,那么可以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串联结构的常规组件;如果在地形比较崎岖的地方兴建光伏电站,那么就要选择并联结构的叠瓦组件,以避免由于阴影遮挡常规组件部分不发电而导致整体不发电的损失;如果项目地的气候属于常年万里晴空,那么选择跟踪支架能够帮助捕捉更多的直射阳光,从而提升光电转换率;如果项目地的阴天多、散射光多,就建议安装普通的固定支架,节约设备成本。

(四)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实现投资风险的转移

投资风险的转移是指通过签订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项目投资者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合同约定风险转移,将建设期的风险转移给施工单位;对于已经建成的项目,可以通过购买财产险和公众责任险等,将电站持有期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对于光伏设备的质量风险,可以和供应商协商,让其在质保书中明确设备使用寿命及衰减率等,从而将设备质量风险转移给供应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光伏发电项目在国内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仍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投资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实际状况,积极分析、应对投资风险,为有序推动我国光伏发电项目发展,为营造健康、稳定的投资环境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涛,张凤娜.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387.

[2]黄志沩.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与防范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7(3):89-90.

猜你喜欢

防控策略投资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对缅甸投资风险中的非政府组织(NGO)因素分析
论“破窗理论”及其在环境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采用BT投融资模式建设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浅议
浅谈选择投资基金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探究
商业银行审计风险与防控策略初探
传染病SEIQR模型在肺结核病防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