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婴儿捂热综合征预后的评估

2020-09-01曹宝岑李开为周武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动脉血病死率清除率

曹宝岑,李开为,周武斌

(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 黄石 435000)

0 引言

婴儿捂热综合征(infant muggy syndrome,IMS)是寒冷季节1 岁以下婴儿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所致的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征候群。多器官功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血乳酸水平是反映组织缺氧和血流灌注不足临床危重症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在早期评估IMS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临床意义,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黄石市中心医院儿科PICU收治的IMS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儿科急诊医学》。纳入标准:①1 岁以内婴儿,既往身体健康;②发病24h内入院;③有明确的蒙被、保暖过度史;高热或体温不升,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或发绀;或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表现。排除合并感染(如肺部感染、血流感染以及颅内感染等)。最终有45例符合标准的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8个月;农村41例,城市4例;入院前发病时间2-24h。所有患儿均有明确的捂热史、包裹过多导致高热大汗,部分病例有明显脱水征,紫绀或面色苍白,血气分析提示27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反复抽搐17例,明显脱水征12例,电解质平衡紊乱15例,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受损22例,23例患儿发病前为健康儿。45例IMS患儿入院时PCIS评分(67.59±17.84)分,血乳酸水平(4.25±3.16)mmol/L。

1.2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抽取1 mL动脉血行血气分析(采用丹麦雷度公司ABL800型血气生化分析仪),测定指标包括血乳酸和电解质等。6 h后复测动脉血气,计算早期(6 h)乳酸清除率:6 h乳酸清除率=[(初始动脉血乳酸水平-治疗6h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初始动脉血乳酸水平]×100%。所有患儿在入PICU后,取其24h内各项生理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最差值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1]。以6 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10%)组,比较2组病死率;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以入院时乳酸水平(<2.0 mmo/L、2.0-3.9 mmol/L、>4.0 mmo/L)分为3组,比较3组间病死率和PCIS。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不同乳酸水平组间病死率和PCIS、死亡组与存活组血乳酸水平和6h乳酸清除率。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存活及病死情况。本组实验存活32例,28d病死率为28.89%。

2.2 血乳酸水平。3组间血乳酸水平与病死率和PCIS的比较见表1。入院时血乳酸>2.0 mmol/L的共40例,28d死亡12例(30%),明显高于血乳酸<2.0 mmol/L的IMS患儿(20%,P<0.05)。且随着入组时血乳酸升高,病死率呈升高趋势。IMS患儿入院时血乳酸水平与PCIS评分显著相关(P<0.05)。

2.3 乳酸清除率。死亡组和存活组乳酸水平与6h乳酸清除率比较见表2。死亡组患儿入院时及入院后6 h的乳酸浓度均大于存活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乳酸清除率与存活的关系见表3。高乳酸清除率组26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1.5%;低乳酸清除率组19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47.37%,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乳酸水平IMS患儿病死率及PCIS比较(±s)

表1 不同乳酸水平IMS患儿病死率及PCIS比较(±s)

注:与<2.0 mmol/L组 比 较ΔP<0.05,与2.0-3.9 mmol/L组 比 较⋆P<0.05。

?

表2 IMS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乳酸水平和6h乳酸清除率比较(±s)

表2 IMS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乳酸水平和6h乳酸清除率比较(±s)

注: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ΔP、⋆P、⋆P<0.05。

?

表3 不同乳酸清除率IMS患儿死亡率的比较(±s)

表3 不同乳酸清除率IMS患儿死亡率的比较(±s)

注:不同乳酸清除率比较死亡率,P<0.05。

?

3 讨论

血乳酸是体内葡萄糖无氧代谢的终末产物之一,其作为评价组织低灌注、组织缺氧的敏感指标,监测简便。关于血乳酸对危重症患儿预后评价的研究已有不少,有研究显示乳酸水平、高乳酸血症持续时间及乳酸清除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2]。动态监测血乳酸可准确地反映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是否被有效纠正,及复苏时组织器官的灌注是否充分,连续监测血乳酸水平比单一的乳酸值更有意义,有助于预后判断。

IMS是冬春季节小婴儿较常发生的一种严重意外伤害性疾病,由于捂热或蒙被造成的缺氧以及因高热、大汗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低灌注,使全身组织细胞呈缺血缺氧性损伤,继而导致脑、心肌、肝脏、肾脏、消化道、血液等MODS的发生甚至死亡。本研究中,IMS患儿病死率高达28%,与国内报道相近[3-9];在死亡组中,入院时体温超过40℃伴频繁抽搐患儿比例及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说明超高热伴频繁抽搐及MODS的发生是导致IMS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过高的温度及缺氧状态可直接损伤细胞膜及细胞器,对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MODS的发生甚至死亡。

本研究显示,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死亡组入院时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显著低于存活组,不同乳酸水平组病死率和PCIS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入院时严重IMS血乳酸水平可以作为初步判断组织细胞灌注不足、缺氧等病情危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特别是早期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可更好地判断IMS患儿能否在短时间内恢复组织细胞的灌注和氧合功能,为进一步评价IMS预后提供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动脉血病死率清除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