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外语交际思维 提升外语交际能力
2020-08-31夏素彦
夏素彦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日本对中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2008年,日本修订《学习指导要领》,采取措施加强外语教育。2017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外国语活动课改为从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引入,高年级不再开设外国语活动课(改为外语学科课);小学中年级的外国语活动课通过以“听”“说”为中心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高年级适应学生发展阶段,增加“读”“写”的要求,使学生综合地、系统地进行外语学习,并注重与初中阶段的衔接。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的目标和内容。
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的目标
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的总目标是运用外语交际的思维,通过外语听、说活动,培养学生基本交际的资质或能力。详细解读和分析这一目标可以看出,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在目标设置上呈现以下特点。
课程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思维。外语交际思维是指“在外语交际中,以什么样的视点看待事物,以什么样的想法进行思考”。具体来说,就是“为了用外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对于外语及其背景中的文化,根据交际的目的以及场合、状况等,一边整理信息一边形成想法,进行再构建”。这一点是外国语活动课的本质,是外国语活动课区别于其他课程而存在的基础和意义。
课程落脚点——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外国语活动课的总目标又分为三个分目标,具体规定了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通过外语加深对语言及文化的体验性理解,能够发现日语和外语的音声区别,同时逐渐熟悉外语的音声以及基本表现;就身边的简单事件,通过外语听说练习,培养传达自己想法和心情等的能力;通过外语学习,加深对语言以及作为其背景的文化的理解,培养在考虑对方的同时主体性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态度。第一个分目标强调了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技能目标,第二个分目标提出了要达到的听说能力目标,第三个分目标强调了培养什么样的态度目标,三个目标都归结到学生学习外语“能做什么”这一共同目标上。2017年新修订的课标特别指出,要在实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性地使用外语的态度,而不能互相割裂。
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的内容
关于外国语活动课的内容,三、四年级没有按学年区分,而是两年贯通,可以灵活处理。内容包括三部分:关于英语的特征等事项;关于边整理信息边形成想法,用英语表现,互相传递的事项;关于语言活动以及语言的功能事项。
第一部分是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的“知识以及技能”目标。强调通过和日本、日语的对比,实现对日本和外国语言及文化的理解。例如,熟悉英语的音声和节奏等,发现其和日语的不同、语言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了解日本和外国的生活以及习惯、活动等的差异,发现文化的多样性;体验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加深对文化等的理解。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是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的能力目标。强调通过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简单事件,设定具体的课题等,根据交际的目的、场面、状况等,进行照顾对方立场的互相传递和表达。如对于语言的使用场景,给出了“儿童身边的生活的场景”“家庭中的生活”“学校的学习和活动”“地区的活动”“小孩的游戏”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说”的语言活动中,区分了双方参与的“对话”语言活动和一方为主向另一方传递想法的“发表”活动。“对话”活动包括:和熟人进行简单的寒暄问候、感谢以及简单的指示、请求,并进行回应的活动;就自身和身边的东西,加上动作,互相传达喜好以及要求等;对自身以及对方的喜好和想要得到的东西,进行简单的提问和回答。“发表”活动包括:就随身物品的数量和形状等,在他人面前边展示边描述;就自身的好恶以及想要得到的东西等,在他人面前边展示边描述;就时刻、星期、场所等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项,在他人面前边展示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等。
对我国小学外语课的启示
从目标来看,首先,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提出了外语交际思维的概念,这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外语课的学科本质。我们的课标中指出了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提出了学习外语促进思维发展,但是具体发展什么样的思维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其次,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的培养目标分为“知识及技能”“资质·能力”(具体指用外语交际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态度”三个层次,并且提出态度目标的培养不能与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割裂开。层次清晰,逐层递进,切合实际并且可操作性强。第三,从听说入手,提升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机,再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增加读写进而全面培养,符合由易到难的外语认知和学习规律。
从内容来看,日本小学外国语活动课内容贴近儿童身边的生活,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选用儿童感兴趣、关心的题材,注重儿童听说的体验,使儿童增加外语学习的兴趣,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学习外语的成就感。另外,在学外语的同时,重视日本本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在对比中发现语言和习惯、活动等的差异,从而深化对本国和外國语言及文化的理解。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借鉴。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