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0-08-31黎钦梅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黎钦梅

摘要: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现实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挖掘德育因素,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教学过程和养成学生习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教育得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3-0061-01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德育教育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对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渗透。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与成长。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可见,德育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教育自身发展的必要性。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培养学生做人比培养学生学会做学问显得更加重要。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生活化德育的必要要求。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有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在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情景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生命质量;再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天地。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只有重视德育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小学语文自身教育的发展核心价值观。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1 在导入新课时巧妙渗透德育教育。精彩的导语是一扇迷幻的门吸引着学生遨游知识的迷宫。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竟,导入新课,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所在。我教语文课时,总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接受能力而设计课堂导语。潜心设计课前导语,“先声夺人”,唤起学生的无限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我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设计了一段开头语。中国是东方之珠,它地大物博、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界闻名。波涛汹涌的黄河引人注目。而在我们南方广西,却有一个山水甲天下的地方,它就是我们广西的桂林。(板书:桂林山水)这段导语我是采用直接导入的形式,不但激起了学生的情感,而且提示了文章的主题内容。例如我在教学《飞向月球》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向月球去看一看好吗?“飞向月球”对于学生来说说是新鲜事物,这样的设计正是抓住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内容,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2 在课堂提问中适时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问:作者深爱这土地,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要深爱这土地?不用多说,学生肯定被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打动。接着时代背景的介绍,问:1937年至1945年在我们的国土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家园都干了些什么?从学生的神情上便能感受到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到加深。

2.3 在作文教学中相机渗透德育教育。作文教学实施德育是学校整体改革的组成部分。由于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比如,家乡小吃、家乡特产、家乡的风俗以及乡土文化等都是学生写作的鲜活素材,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同学生生活、家乡风貌、家乡盛产等紧密结合,才能赢得更多的写作素材。比如,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盛产黑叶荔枝,是广西荔枝第一镇。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爱我的家乡》时,先到果园中拍摄了“果农劳作”、“荔枝开花”、“荔枝结果”、“荔果成熟”、“果农摘果”等照片制作成教学课件,指导学生写作。在辅导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对话交流,回顾学法,同桌评议分享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在习作中,同学们都能写出爱家乡的具体内容,有条理地写出了家乡的“美”,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用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渗透,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德育教育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为培养适应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缪璐.让小学语文课堂洒满德育的阳光[J].太原: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12).

[2] 陈秀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文存阅刊,2018(6).

[3] 熊跃贵.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小学语文课堂[J].太原:新课程(小学),2017(12).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