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茎灯草》教学设计
2020-08-31李洋洋
李洋洋
【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语言特点。
2.了解本文中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体会人物吝啬的形象。
3.运用本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感悟语言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讀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用笔在书上标注出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我们做个游戏:做勇敢的孩子。听清老师要求:这位同学读时,大家仔细听,当你听到他读错时,用最快的速度喊停,先告诉他哪里读错了,应该怎么读,然后你就获得了往下读的机会,可以接着读。
3.“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你有哪些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可以和大家交流。
4.借此讲授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借助课文的插图来理解;借助注释来理解。
5.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日里所学的课文,在词汇、语法、语句精练程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吴敬梓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像这种用词精练,同时又富有古文的句式语法,处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过渡语言就叫作古典白话。
【设计意图:古典白话在词汇、语法、语句精练程度等方面均不同于我们之前学过白话文和文言文,让学生通过与白话文、文言文语言的比较,感悟古典白话语言之美。与此同时,渗透字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促进能力提升,并攻克字词句关,能用识字方法举一反三,为后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体会写法,感悟形象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什么是监生呢?
2.这篇课文讲了临死前严监生的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一说。
3.严监生临死前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已经奄奄一息了,却总不得断气,你猜猜他临死前最放不下什么,人们都以人之常情去揣摩严监生,可是严监生最放心不下的却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普通人和严监生想法的对比,初步感知人物吝啬的形象。】
4.我们一起来做一下他临死前那标志性的动作。就是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吴敬梓写得妙在哪里?大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来看。
眼睛有“睁的的溜圆”的时候,也有“闭着”的时候,这是人物的神态描写。手指有“指得紧”的时候,有“指着不动”的时候。头有“摇了两三摇”的时候,有“狠狠摇”的时候,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你看,同一个部位,不同的描述,它表达的意思就截然不同。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的刻画,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物的心理由最初的失望变成绝望。像这样抓住人物的神情或动作的细微变化展开的描写就叫作细节描写。
老师读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话,你们扮演严监生,边读边做动作,用心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插图和抓关键字词感受动作、神态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方面的作用,并把体会融入课文诵读,增加课堂的语文味。】
5.以演激趣,补白心境。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此时此刻他心里在想: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在想:_________________。)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他又在想:
【设计意图:课堂表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形式,既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又能培养团队精神。置身情境,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一演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想象说话,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下面就请大家想象画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读四个人的对话,看看你们的朗读,能不能把临死前的严监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请小组展示,其他学生予以评价和指导。)
【设计意图:朗读要想象画面来读,把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既然是临死前的严监生,我们可用声音的低沉体现其奄奄一息的状态,放慢语速体现其行动的迟缓,我们在读“两三摇”“狠狠摇”时要读出其艰难,读“的溜圆”“指得紧”的时候要读出其无人能懂的着急。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朗读也要层层推进,并让学生掌握阅读和评价的方法,在充分的读书中走进人物内心。】
6.为什么作者要让这么多人来猜严监生的想法呢?
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就是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叫正面描写,本文就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
7.头在不停地摇,眼睛都闭上了,可是,这个手指还不死心地伸着,到最后还是他的妻子最了解他。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
原来令严监生一直念念不忘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尽管你们掩口而笑,我依旧听到了你们的笑声。好笑吗?作者是如何将他的可笑描写出来的呢?用嘲笑的口吻写他夸张的表情,他对钱财的过分看重,制造文学上特殊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讽刺。他如此看重钱财难道是因为生活拮据吗?一茎灯草耗油一文钱,那严监生有多少财产呢?
(出示资料,学生了解,并谈谈读完资料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补充严监生背景资料,将其腰缠万贯的家产与舍不得浪费一茎灯草做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吝啬的性格特征。】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历代文豪笔下的吝啬鬼形象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葛朗台。
(出示葛朗台的简介并播放他临终前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一个片段。)
1.请大家仔细看,看的过程中要注意葛朗台的神态和动作,并借此揣测人物心理。
2.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运用人物描写的诸多方法(动作、神态、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等)来刻画一下临死前的葛朗台。
(学生展示随堂的写作,写好后先生生互评互改,随后教师予以点评。)
3.大家看原著中是这样进行描写的,把你的作品和名家比一比,找出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设计意图:立足教材,利用教材提供的契机进行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加强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并与原文对比,寻找自身不足,取长补短。】
四、拓展阅读,走进名著
课文很短,只是选取了《儒林外史》中关于严监生的一个片段,如果我们能了解严监生更多的资料,我相信严监生的形象会更加饱满,他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既可笑,又可怜。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悲剧的色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儒林外史》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课内与课外要结合起来,既是对课文的延伸,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后记】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手指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爱命的吝啬鬼的形象。虽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语言精练,形象传神。
一、感悟语言之美
本文语言精练传神,部分句子较为拗口,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把字意弄清楚。通过与文言文、现代白话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古典白话在词汇、语法、语句精练程度方面的语言文字之美。
二、感知人物形象,体会表达方法
要真正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必须借助其动作、神态走进人物内心。所以我先让学生体会严监生病情的严重,通过临终前普通人和严监生想法的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吝啬的形象。随后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摇了两三摇,睁的的溜圆,狠狠摇,指得紧,闭着摇头”,进一步体会动作、神态在人物形象刻画过程中的好处。最后,透过他的动作、神态用想象的方式进行心理补白。这样一步步引領,让学生通过动作、神态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守财奴的形象。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不仅要立足教材,更要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契机读写结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写得好在哪儿,还要会运用,重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贯串整个课堂,既有本节课着重讲的神态、动作描写,也有涉及到的正面、侧面描写。对课文留白处,我鼓励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进行补白,这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锻炼了其口语表达能力。并请学生观看葛朗台的短视频,学以致用,进行练笔,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其吝啬鬼的形象。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