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预防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

2020-08-31胡玉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境卫生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胡玉萍

【摘 要】:目的:探讨强化预防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强化预防管理。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8%,显著低于对照组5.3%(P<0.05);观察组空气、消毒剂、手卫生等监测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预防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而且提升了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强化预防管理;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环境卫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因自身或医院环境因素造成的感染。通常医院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且多数感染会使得患者病情加重,使其康复时间延长,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有研究显示[1],超过30%的医院感染与医院护理管理不当有关,而良好的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此,我院近年在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采取了强化预防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1例,女性189例,年龄12-65岁,平均(41.3±9.2)岁。观察组男性208例,女性192例,年龄11-64岁,平均(42.1±9.4)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主要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观察组给予强化预防管理,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①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根据各科室的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程序。尤其是病房管理制度,实施病房责任制,每位护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责任病房,并制定监督和考核制度。②加强人员培训。新进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上岗前要达到相应的业务和职业到达考核标准,考核合格后再执行上岗。定期举行医院感染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工作,如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操作规程、手部卫生清洁、微生物知识等。院感护士每月制定学习计划,对科内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及考核,不定期督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正。③强化病房管理。病房是患者主要的活动场所,病房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每日使用消毒剂对空气实施消毒,每间病房配备一次性手消毒设施,教会病员及家属正确进行手卫生消毒,消耗后及时更换。定期更换床上用品,清理医疗废物,通风换气,防止细菌滋生。④强化一次性医疗器械管理。设立专人管理,购进的医疗器械必须三证齐全,并通过临床检验合格后,进行使用,使用后进行无害销毁。⑤强化隔离保护和职业防护措施。将同类疾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防止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做好自身感染防护,降低护理人员感染几率。⑥加强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家属进行醫院感染的健康宣教工作,可以通过看视频、听广播、制作小册子的方式进行深入宣教。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进行。对比两组环境卫生指标监测合格率,主要包括:空气、消毒剂、手卫生。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处理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8%,显著低于对照组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医院环境卫生指标监测合格率

观察组空气、消毒剂、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住院患者病情复杂,自身免疫力较低,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研究指出[3],有效的护理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患者康复提供有利条件。

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护理管理因素和操作规范因素。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度不够,更没有重视此项工作,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对消毒、灭菌工作有所怠慢。同时,医院的环境管理和消毒管理也存在漏洞,如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等,易造成护理差错。而病房管理中的隔离和防护措施不到位则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此外,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也往往存在欠缺,从而不能配合完成预防感染工作。根据以上因素,本院采取强化预防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让预防感染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程度,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同时,采取责任工作制度,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及责任感;通过加强隔离防护措施,根据患者病情统一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此外,护理管理中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健康宣教,促进其配合完成预防工作,共同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8%,显著低于对照组5.3%,且观察组空气、消毒剂、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强化预防管理可有效降低抑郁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强化预防管理可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环境监测合格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郭红霞,常志杰,赵丽军,等.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242-243

薛世萍,程麦莉,石丽丽.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探讨[J].西部中医药,2018,31(1):54-57

农海秀 .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黑龙江医学,2013,37(5):348-349.

猜你喜欢

环境卫生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环境卫生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保持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