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教育背景下“慕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以“交流技能”课程为例*
2020-08-31马俊玲吴美璇
付 洋,马俊玲,綦 海,吴美璇,尹 梅**
(1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fuyang1985.ok@163.com;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3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 背景与理论基础
1.1 背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1]。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2],努力建设“双一流”学校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意志。
一流教育应该是一流的“教”与“学”的统一[3]。一流的“教”需要具备“一流”师资、一流的投入、一流的教学方法和一流的教学文化[3];一流的“学”是学生自主、互动、协作的学习。在授课之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有目的的设计课程,将是未来教学改革的核心;让学生有“价值感”和“使命感”的学习,将是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力争完成的目标。
1.2 理论基础
“慕课+”教学模式是在慕课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4]。专业的教师团队通过线上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双一流本科教育的文化背景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化、灵活、互助协作的学习氛围。
第一,沟通行动理论。哈贝马斯认为沟通有效性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可领会性要求,即说者应选择一种可被领会的表达,以便双方能够相互理解;真实性要求,即说者需要为对方提供一个真实的意向[5];真诚性要求,即说者需要真诚的表达需求,以便对方能够信任其所说的内容;正确性要求,即说者需要选择一种“本身正确”的话语,以便对方能够明白并接受。在“交流技能”的课程中,教师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简单明确的交流内容、真诚的态度以及让对方理解并接受的表达方式,增强学生在沟通方面的信心,提高学生们沟通的能力。
第二,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关注微观的互动以及意义被构建和传递的方式[6]。符号互动论使我们注意到人际互动的细节,米德认为,个体我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我”,“社会我”产生于社会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并不是先天形成的。“交流技能”课程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自我适应学习,将“有价值”的成长视为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课程向学生传递:作为未来的医生,他们同样需要像学习其他技能一样,学会如何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群沟通,更需要学会管理好自身的情感。医疗服务不仅仅需要医务人员付出体力劳动,而且需要在他们的服务中倾注情感并且获得尊严和价值感。
2 “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教学对象介绍
“交流技能”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公共考察课,课程持续6周(每周1次,每次4学时),共 24学时,参与“交流技能”慕课学习的学生分别来自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5+3”专业、临床五年制专业、儿科专业、口腔专业;人文学院医学法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基础医学院的基础“5+2”专业、临床药学专业等。由于所属学院不同,专业差别较大,教师的授课角度也需稍作调整。
2.2 教学的内容与目标
“交流技能”课程涉及诸多学科,经过教师团队的讨论与协商,决定将线上慕课分为八个专题:“破译沟通的密码”“沟通的有效方式”“沟通中的礼仪”“人际沟通的概述”“人际沟通中常见问题”“团队沟通的概述”“团队沟通中的常见问题”“自我沟通”。通过“破译沟通的密码”“沟通的有效方式”两个专题,帮助学生了解“交流技能”课程的重要性和作用;沟通中的礼仪专题通过对礼仪的起源、礼仪的发展、实际沟通中的应用礼仪等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礼仪的内涵,内外兼修,培养高尚的医德、人文情怀和医者气质。人际沟通专题帮助学生们了解沟通基本常识,培养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沟通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课下“团队建设”的实践,为学生寻找自身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沟通专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更好地接纳自我,培养学生管理情绪的能力,适应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
交流技能借助沟通学知识,运用沟通学方法促进医者与患者、医学与大众之间的心理交融,以树立与患者、社会大众建立良性人际和职业关系为学科宗旨。本课程包含了沟通学的基本理论、人际沟通学的基本技能、管理沟通决策等,是当代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职业精神、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修课程。
2.3 教学环境与筹备
软件环境: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文授课团队与慕课制作团队共同合作将“交流技能”课程投放到慕课平台。教师可以访问学生的学习讨论区,与大家共同讨论,分享知识,根据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课程准备。
“慕课+”教学模式,采用线上慕课专题的讲解,线下学生分组参与的形式完成课程。线上慕课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团队教师针对沟通学不同方面,分专题进行讲解。教师在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组建“交流技能学习群落”。教师将每个专题的重难点知识和提出的思考问题分配给各组组长,组长向组员传达课前需要准备的教学内容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通过互联网的群公告、群文件、群活动等功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并可以实时分享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借助互联网,师生之间基于慕课的交流延展到课后的组群中,教师利用微信群共享课程资源,学生也可以自主下载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拓展资源。
3 交流技能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掌握的学习理论,教学团队已经能够熟练将此学习模式应用于“交流技能”的常规教学并取得较好效果。以“人际沟通”一课为例介绍该学习模式的实践。
3.1 “慕课+”教学模式课前操作
教师制作慕课视频。教师团队慕课前讨论,确定模块,组织慕课内容,不同专题由不同专业的教师承担。在慕课制作团队的支持下,每位教师录制生动、情境化的慕课视频,时长15分钟(见表1),录制剪辑后,视频推送到慕课平台。
表1 “人际沟通”慕课的制作脚本
学生自助学习。“慕课+”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本位的传统教育模式,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地点、内容、方法、进度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凭借个人账号登录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学习视频进度可随意调整,便于随时记录重点难点。学生如遇困惑,可在交流区在线研讨,师生之间可以开展答疑解惑的互动、专题讨论、分享资源等。学生掌握当前学习内容,完成进阶练习,便可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自主、及时,学习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成长。
教师跟进学习情况。首先,每次慕课任务完成,教师随即登录平台,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并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内建立互帮互助学习搭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将每节课的内容消化吸收;最后,教师需要及时浏览提问区,查看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学生们讨论的过程,并分享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对每节课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在日后有针对性地改进备课。
3.2 “慕课+”教学模式课堂环节
知识点梳理。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梳理知识点。如,学生们观看慕课后完成练习和提问,虽然大家都掌握了关于沟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可是在遇到实际情况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例如,如何化解与朋友之间的冲突?针对此类实际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商议解决方法,各组最后派代表总结观点并与其他组同学分享。
重难点聚焦。教师及时浏览平台的访问区,将同学们提出的频率最多的问题或讨论最多的问题记录下来。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同样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慕课+”教学模式的线下授课,教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12人),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并且汇报任务完成情况。例如,在“人际沟通”这一课,针对“沟通中常见的问题”,每组先进行小组内讨论,最后推选代表小组陈述观点。然后小组间进行辩论,学生不但获得了本组同学的想法同时也获得了其他组同学思考的成果,扩大了思维的广度,提升了思考的深度。在这一环节,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4 “交流技能”课程采用“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4.1 “交流技能”课程采用“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交流技能”慕课的视频为15分钟,视频中教师变换教学场景,授课方式灵活丰富,语言风趣幽默。以“沟通中的礼仪”专题为例,传统课堂大班授课,仅凭教师讲授礼仪的理论知识,却无法呈现礼仪在沟通场景的实际应用。在慕课的讲解中,教师一边讲解,视频中一边呈现不同场合中沟通的礼仪示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地做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对接,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自由度更大的学习时间。仅凭单纯的“慕课”线上教学无法充分地传授知识,“慕课+”环节中的“+”将是未来“慕课”推广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此,线下慕课教师团队采用小专题课堂,小班研讨,“Office time”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班授课的局限往往是不能“个性化教学”,以上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自由度更大的学习时间和个性化的空间,让医学人文课程真正做到了关心人、爱护人、尊重每个人。
鼓励学生有价值的成长。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学生被动学,让教师重复教,而是通过不断的创新为课程注入价值感。“交流技能”课程采用“慕课+”的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传统教育模式,给予每一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为医学人文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教师除了讲授专业知识,还鼓励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学习中寻找自身价值。
“慕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使“交流技能”的课堂变得丰富而灵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专题课堂、小班研讨、“Office time”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自由的学习时间;为了满足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团队前期做了充分调研,精心设计“如何教”的环节,将学习变为有价值的成长。为了让“慕课+”教学模式继续在医学人文课堂中持续推进,我们需要做出更多思考和改变。
4.2 “交流技能”课程采用“慕课+”教学模式的不足
第一,慕课品质的提升出现瓶颈。慕课的技术开发是授课教师的瓶颈。“慕课+”课堂的完整呈现需要网络技术平台作为有效支撑,学习软件APP也需要不断研发、优化。如果学校单独组建教学技术研发团队,又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鉴于此,校企技术合作迫在眉睫。授课教师将精力放在负责课程的筹备上,仅需要思考如何将课程完美呈现,而相应的网络技术则由专门的公司负责,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让慕课的推进效率也更高。
第二,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医学院校的人文课堂大多呈现“句号式”教学,课堂讲授的知识仅包括重点和难点,常常是期末考试一张卷,学生直言:“不去上课,不用听讲,考试背背题照样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这种现象直接反映了传统课堂存在的弊端,上课教师“一言堂”,考试“凭记忆背背题”。
“交流技能”课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因此,除了精心构思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也同样不可小觑。根据学科和课程的特殊性,应将考核日常化,进行形成性评价。经过征求学生的意见和教师团队的商讨,将“交流技能”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竞答、课程参与活跃度、期末个人成果汇报三部分。
基础理论竞答是在每个专题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理论知识抢答比赛,小组获得的成绩即为每一位成员的成绩,课程结束后累计取平均分计入每位学生的成绩。此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荣誉感。
课程参与活跃度由小组项目进行展示。课程参与活跃度,包括线上和课堂两部分组成。线上评价包括视频收看完成度、线上讨论区的参与度;课堂根据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每个小组按照感兴趣的话题分工合作,分别采用小组成员互评和成员自评结合方式。小组项目要求每一位学生参与展示,从文献搜集、PPT制作、个人发言等方面畅谈收获与感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项目展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或将仍存在的问题组织大家深入充分讨论。期末个人成果汇报由教师进行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完成一份学术调研报告或者将本学期的“交流技能”课程的感受分享。通过此过程,让学生们及早了解医学人文的科研环境,同时在分享感受的时候也能针对课程的表现进行反思,意识到自身在沟通能力上的不足。
第三,面对面授课时间被压缩。线下的小组讨论意味着学生们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传统授课模式减少。小组讨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解释或者探讨清楚,但是同时对于知识的广度和内容量相对减少。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每组探讨的问题都放到网络上,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同时鼓励不同小组的学生在论坛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线下充分利用好“office time”时间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或者组织线下的论坛,针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做更加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交流技能”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运用慕课的灵活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线下多种形式的授课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启发学生们自主自考和创新,从而在学习中感受到价值感和获得感。目前,慕课已经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医学人文领域如何更好地使用慕课,让学生收获更多,是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