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八年级数学学习分化的成因和对策

2020-08-29蒋福树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对策

蒋福树

摘要:新课标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为目标,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八年级是中学阶段的重要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比例较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八年级数学学习分化的成因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分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156-01

进入八年级,学生分化的形势更加严峻,严重影响着数学教学内容,对素质教育的成果也有着不利影响。笔者就实践教学经验,具体分析造成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对这种现象进行正确引导。

1.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因素

1.1 缺乏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和解决难题的意志有很大的关系。相比于七年级,八年级的数学难度继续加深,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点学生缺乏适应性,一遇到数学难题就逃避,甚至丧失对数学学科的信心,课堂上不参与教师互动,对于作业练习草草了事,没有思考过程,缺乏对于公式定理等基本内容的记忆,时间积累导致学习更加困难,成绩下降。

1.2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在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下八年级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面对大班存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差异的学生,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缺乏对于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对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导致学习分化问题的愈发严重。同时作业中也存在无法区分学生质量高低,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1.3 掌握知识、技能不够。

新课改提出课堂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动地接受是无法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学生无法充分掌握知道。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在解决数量和空间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多方位能力。因此,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是难以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因此,即以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2.初中数学教学中减少学习分化的对策

2.1 深入了解差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大多数差生不喜欢数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课后贪玩,抄袭作业,另一方面是家里缺乏家长的督促和管理,让学生自由发展。老师对于差生难免产生急躁和不耐烦的负面情绪,而且这些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加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沟通,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进行特别关注,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可以在课堂上对鼓励学生进行回答问题,在学生不会的时候进行引导与鼓励,从而让学生获取满足感。

2.2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提高对于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之中。在课堂中营造一个以鼓励为主、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的摄取知识过程中获得自信,提高学习热情,促成一种激励教育模式。

例如,在平方根的课程中,老师先提出问题,创设一个知识背景。

问题一:做一块面积为36m2的正方形操场,操场的边长应是多少?

问题二:已知一个圆形纸片的面积是9πcm2,那么纸片的半径多长?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引入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接着抛出深入问题,比如36的平方根只有6吗?那你们会求90的平方根吗?-4有平方根吗?在了解基本知识后,通过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考虑负数的平方根问题以及不能开根号的数。

2.3 加強教师能力。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时间中不断研究和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课前主动预习,进行有重点、有目的地听课,再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做题运用,实现举一反三。教师通过提高自身魅力,努力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欢,用真诚去打动学生,用科学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塑造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有着高尚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课程中,这是将数理计算和空间思维结合在一起的重要课程,因此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首先通过历史背景引入勾三股四弦五的思维模式,进而推出a2+b2=c2的计算方程。在学生通过简单的例题对该公式进行熟悉之后,教师引出有深度的例题,例:很久很久以前,古埃及人把一根长绳打成等距离的十三个结,然后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如图:

你知道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八年级数学教学中,为更好地解决学习分化的问题,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的目标为导向,强化学科素养,从思想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课堂上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扎实的知识储备,从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关怀,努力实现因材施教。多方面共同作用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解决老师、学生、家长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程文祥.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与引导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43.

[2] 邵乐乐.以陶行知思想为指导窥探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化成因[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29.

[3] 刘凤祥,刘爱华,田振清.解决数学学习两极分化问题常用教学模式比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78-8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