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偶戏《李白醉月》的创作

2020-08-28俞涛

艺海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俞涛

〔摘 要〕 木偶戏《李白醉月》在2012年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中荣获金狮奖“最佳表演奖”。本文侧重点主要在木偶戏《李白醉月》的创作上,从剧本内容的选择到“李白”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塑造,再到人物语言的字斟句酌以使其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最后是表演舞台的贴切选取。《李白醉月》的创作历程在本文得以重现的同时,也细致描写了创作者的创作心得。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以不朽。

〔关键词〕木偶艺术;李白醉月;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木偶表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脉。在古代,木偶戏亦名为傀儡戏,是一种由人进行操纵表演的戏剧形态,更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湖南木偶戏以杖头木偶戏为主,在湖湘大地的滋养下,饱受湖湘特有的山川地貌、气候、人文条件熏陶,经过长期的传承、保护、发展和创新,逐渐孕育形成了湖南木偶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2012年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中,本人自创自演的杖头木偶戏《李白醉月》荣获金狮奖“最佳表演奖”。在创作过程中,本人通过分析人物,将表演重心放在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抒发,运用传统杖头木偶表演艺术的手法,通过现场道白和吟唱,以及甩发、拿酒杯、拔剑、舞剑等操纵技巧,把表演和技巧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李白的人物个性和内心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舞台展现。由于整体表演得体到位,《李白醉月》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饰演“李白”这个角色,本人在创作过程以及舞台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无论哪门表演艺术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而经久不衰,传承和创新缺一不可。

一、剧本内容的选择

艺术作品是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者个人主观思想感情相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因此艺术创作不应该忽视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在创作木偶戏《李白醉月》之前,本人首先通过查阅大量关于李白的历史资料,对他在每个年龄段的性格变化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25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南达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分别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开始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十分高明。在李白的诗里“剑”字就百余次出现,可见李白对“剑”有多么的情有独钟。李白被召进朝廷供奉翰林期间,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此期间,李白独特的人物性格和人性魅力绽放得淋漓尽致,因此本人选择李白在翰林期间这个阶段作为创作的主题。

李白写过的诗大多都与“酒”和“月”有关,在对剧本进行构思时,本人选择将《月下独酌》这首诗作为整个戏的主题。在内容上把这个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现李白心中对当朝的不满,他独自饮酒,酒过三巡醉步到花园,孤影一人,心中苦闷无人倾诉。通过散板的演唱形式抒发李白当时的烦闷,借醉酒来宣泄心中的不忿,从第一句台词“好酒”就带着一丝愤怒与无奈;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甩发、拿酒杯、拔剑、舞剑将自己一直以来对朝廷隐忍不发的不满发泄出来。舞剑是木偶戏较难表现的一种表演形式,由于木偶的手局限性非常大,在舞动的时候控制要相当到位,否则就会东倒西歪。本人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表演的需要将这些高难度的技巧合理穿插在故事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里,把表演和技巧融合在一起,把技巧性掩藏在表演情节当中;第三部分将木偶与皮影有机结合,这也是该剧的一个亮点。木偶与皮影的表演形式有着截然不同的表演方法,木偶是立体的,而皮影是平面的,如何将两种表演形式放在同一个空间呈现出来并让观众觉得自然和谐其实并不简单。本人的创意来自夜晚赏月时,李白看着高高挂在夜空中的明月,跟小孩子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在夜晚散发着明亮的月光,月亮上若影若现的影子正适合皮影的表演。平日的苦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此时的李白只有向月宫里的嫦娥倾诉自己的惆怅,只有天上的神仙能够真正理解李白的内心。最终李白大彻大悟,明白其实嫦娥只是心中幻想的倾诉对象,自己只是通过这种方式纾解内心的烦闷,于是他感谢嫦娥的倾听,提笔写下“月醉”二字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二、人物性格的塑造

木偶本身是没有灵魂的,脸部的表情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只能显示出单一的瞬间神态,不可能像人那样可以用细微的表情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要使木偶做出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全靠演员通过木偶的动作、身段来表现。因此,在创作一个人物角色之前,演员要对人物进行内心体验、角色分析,将深刻理解后所体验、所领会的感情与情绪注入木偶的体态动作中,精准地体现人物特点,使人物塑造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湖南木偶人物性格的塑造以“稳健准确,表演细腻传神”为特色。例如,出场时手举酒杯醉步走向台中,此时演员要做到滴酒不洒、脚下却醉步踉跄,就要用“稳”和“准”来表现人物性格。首先李白拿着酒杯饮酒,突出的是“稳”,杯中无酒但胜似有酒,不可东倒西歪,哪怕再醉意朦胧也要使手中酒杯纹丝不动,这些动作力度的掌握很有讲究,少一分不足以传神、多一分又过犹不及。通过似醉非醉的表演,将李白空有抱负、壮志难酬的苦闷表现得恰到好处。如果这段要是真正用醉汉的状态去表达,表演就只能流于表面,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其次李白放下酒杯,拔剑、挥毫突出的是“准”。因木偶的表情是固定的,手靠两支操纵杆操纵,因此木偶的表情和动作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演员善于运用现有的动作和不断的创新动作,去弥补木偶表情变化不大的局限。另外木偶的手是软的,没有像人体的结构有关节的支撑,舞剑时讲究动作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舞剑要圆,刺剑有力。配上水发、挂须踏步翻身时不能缠绕,一套动作要张弛有度、乱中有序,不能有半点偏差,稍有误差就会缠绕打结,这是在木偶戏中较难做到的。这段表演通过精心设计的动作,将李白对当朝的愤愤不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人物语言的描写

众所周知,作为木偶剧表演的主体木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通过演员的动作和技巧赋予了木偶生命,而剧中人物语言的描写,则为人物增添了思想与内涵,赋予人物以灵魂。虽然丰富多彩的舞台效果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眼光,但是语言更像是一把能打开孩子们心灵窗户的钥匙,使他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木偶艺术的魅力。在木偶表演中,当语言与操纵技巧配合得当时,木偶人物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在笔者自编自演的《李白醉月》一剧中,除了舞美和道具之外,李白是唯一的一个人物。在演出时,观众的所有目光都会集中于“李白”身上,因此,语言就十分的重要。一个好的演员应该要做到现场演唱、台词、表演能一气呵成,在舞台上角色对白不用固定录音,才能不断地提升演员的创作水平。为了使“李白”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本人通过现场道白和吟唱,在台词上十分精准地抓住人物情感的细微变化,将李白内心的愤怒与无奈、烦闷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自然而然沉浸于剧情的发展之中,体会到李白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引起共鸣与震撼,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灵。

四、人偶同台的表演舞台

木偶戏演出历来是需要另搭一个能挡住演员的木偶舞台,称为“台上台”。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需求的提升,如今的木偶艺术家们吸收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多风格、多样式、多体裁、多品种和多技巧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有时因剧情的需要,会拆掉“台上台”,形成“人偶同台”演出样式,这样使木偶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新意。

《李白醉月》就采用了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這样一方面巧妙拓展了表演空间,给观众产生由远及近的舞台调度;另一方面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更提高了观看的兴趣。同时,在人偶同台时需尽量做到人偶合一,融入剧情。在表演里不但要注重手中木偶的操纵,还要注重表演者自身的身段,这样看起来才自然,才有美感,讲究韵律才有所谓的“韵味”,这是传统木偶戏的本,也是考验(戏剧)木偶演员是否是一名合格“演员”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员、木偶、角色三者融为一体,达到感情与动作一致。

结 语

该节目自创作以来参加了各类惠民演出,凭借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木偶剧《李白醉月》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希望更多的观众能通过观看木偶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并喜爱上木偶戏。同时,本人用自己的理解赋予李白这个角色灵魂,并提高了自身的艺术和生活修养,这也是创作《李白醉月》的收获和意义所在吧! (责任编辑:张贵志)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湘西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服饰中运用与创新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