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智能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2020-08-28吴玉玲许静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

吴玉玲 许静

摘 要:面向智能时代,阿里巴巴集团在组织结构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组织变革的发展方向。本文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探讨面向智能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趋势,得出具有普适性的启示,为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变革和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时代;组织结构变革;阿里巴巴集团

一、智能时代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会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莫不如此。如今,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机器智能为代表的智能革命已拉开帷幕,“智能革命对社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超过过去几次技术革命。智能时代,数据资源指数级增长和裂变式衍生,人、机器、数据相互连接,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融为一体。面向智能时代,企事业单位率先采用,或者越早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从传统企业、新型企业、现代企业到未来企业形态的演变历程。传统企业分立化、壁垒化、边界化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型企业的组织形态呈现出开放性、无边界、柔性化等发展趋向。作为互联网企业的领先者,阿里巴巴频繁调整组织架构,目光始终关注未来。面向智能时代,阿里巴巴集团在组织结构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组织变革的发展方向。因此,聚焦阿里巴巴集团的组织结构,探讨面向智能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趋势,得出具有普适性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二、阿里巴巴集团组织结构变革历程回顾

阿里巴巴集团于1999年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体系,成为网上及移动商务的全球领导者。阿里巴巴集团及关联公司目前经营有核心电商业务、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项目和其他业务等多种业务。其中,核心电商业务包括零售和批发平台(淘宝网、天猫、1688批发平台、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菜鸟物流网络、网上营销技术平台阿里妈妈,以及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等;云计算业务由阿里云智能提供;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包括UC浏览器、优酷、阿里游戏、阿里影业等;创新项目及其他业务,涵盖高德地图、YunOS操作系统、钉钉等。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既是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的历史,也是组织结构不断变革调整的历史。从公司创立到2018年,回顾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变革,大概可以分为四大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9-2005年

1999年,阿里巴巴开启B2B业务,打造“中国供应商”这一电子商务平台。2003年成立淘宝,同年内部孵化支付宝。2004年,支付宝从淘宝独立。2005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雅虎中国。从18罗汉创业到形成B2B、淘宝、支付宝和雅虎中国四大业务,阿里巴巴成为当时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二)第二阶段,2007-2011年

这期间阿里巴巴剥离雅虎,推出“大淘宝”战略,并通过裂变创新,分拆淘宝为淘宝网、一淘和淘宝商城,整合聚划算,分别探索B2C、C2C或是其他形式的电商模式,以确保淘宝旗下业务的持续竞争力和内生性创新能力。同期,阿里云计算公司成立。

(三)第三阶段,2012-2014年

2012年,阿里巴巴将全业务6大子公司分拆为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7大事业群;2013年,阿里巴巴又将7大事业群拆分为25个事业部。这次分拆,被马云评价“阿里13年来最艰难的一次组织变革”,其战略意义是通过组织自我变革,重新配置资源,应对外界激烈竞争,也是为充分放权,激发内部活力。

(四)第四阶段,2015-2017年

2015年底 ,阿里巴巴再一次创新性地开展组织变革,通过“小前台、大中台”互为协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机制,构建符合 DT(Data technology)時代更为灵活的网络型组织,提升企业协同效率。2017年,阿里巴巴推出五新战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其中新零售为五新战略的核心。大文娱事业部也于2017年进行调整,涉及阿里影业、优酷、UC、音乐、阿里文学、阿里游戏、大麦网等业务板块。同年,云OS事业部进入阿里云事业群。

三、智能时代阿里巴巴集团组织结构新变革

2018年11月迄今,阿里巴巴开启第五阶段新一轮组织结构变革,希望面向未来十年,实现智能时代组织发展战略的提前布局。阿里巴巴这一次调整,主要包括“中台+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线上综合购物平台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同时,阿里巴巴又重组创新业务事业群,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钉钉进入云智能事业群等。2019年12月,阿里巴巴聚焦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战略,发力2B市场,再次进行组织的“自我升级”,着力实现未来十年阿里巴巴数字化商业操作体系的目标,具体组织结构变革与调整举措如下。

(一)从大中台向云智能平台的支撑体系延展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在组织结构变革中,创新性组成由“小前台,大中台”互为协同的组织结构模式。 阿里的“大中台”建设,包括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数据库、基础技术架构平台、调度平台等。“大中台”避免了各种业务自建技术支撑的资源浪费,而以体系化的服务能力,助力前台聚焦业务前端,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与中台事业群的技术支撑作用相对应,阿里2009年创办的阿里云计算公司也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阿里自主研发飞天云操作系统,以在线公共服务方式,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服务。2018年,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目的是将技术中台和云相结合,整合建设零售云、营销云、金融云、物流云等云化基础设施,打造一个新的基于云的分布式、智能化技术服务平台,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使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普惠社会的科学技术。

(二)从电商生态系统向数字经济体的组织形态升级

公司成立之初,阿里巴巴的定位是成为“一家服务于中国小型出口企业的电子商务公司”。2008年,阿里巴巴聚焦核心电商业务,提出“构建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从B2B向C2C,再到B2C、金融服务、云计算等不断扩充,组织架构也随之从单一的B2B部门,到淘宝一拆三,7拆25,再到中台集合,演化出淘宝、大天猫、新零售、蚂蚁金服、中台、阿里云等事业群。经过电商平台的沉淀,阿里巴巴已发展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组织形态在不断升级。

2018年,阿里巴巴提出要构建“商业操作系统”、“包含购物、娱乐、本地生活服务等多元商业场景及其形成的数字化能力”。具体来说,是帮助企业完成“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制造、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组织、信息技术”十一大商业要素的在线化和数字化,为商家提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19年阿里将“商业操作系统”的说法提升为“数字经济体”这样一种新组织形态,希望通过广义的阿里巴巴云体系,继续其 “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新使命。

(三)从拆分创新到组织赋能创新发展

创新是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命题。企业要实现创新,组织结构是其中的重要支撑。阿里巴巴之前将大淘宝进行拆分,目的即是通过裂变方式,确保淘宝旗下业务的持续竞争力和内生性创新能力。后续阿里巴巴又将7大事业群拆分为25个事业部,目的也是为充分放权,激发内部创新活力。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依然是关键,但企业业务的创新开发,会更多依赖组织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组织化赋能,即把能力和资源建立并附着在组织上,而不是游离在个人或利益小群体之中。在信息赋能和组织化能力加持下,各业务单元创新的难度大为降低,新业务成功更有保障。阿里巴巴建立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模式,即是完成了能力和资源的组织化。阿里巴巴的用户中心、商品中心以及阿里的交易结构、交易评价,如店铺搜索、整体数据和营销推广等,这些能力和资源都沉淀在业务中台,可为淘宝、天猫、聚划算、阿里妈妈、菜鸟等前台业务以及新业务拓展进行有力的资源和能力赋能。

(四)从管理、激励向赋能型组织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简单、机械、记忆性和重复性的劳动,乃至一些比较复杂的分析工作,机器智能都能胜任。只有人的创造力、洞察力、对客户的感知力、为知识的综合升华能力,是机器难以超越的。面向未来,企业如何发挥人的创造力,尤为关键。从组织层面来看,重要的是,组织提供的服务,要能让有创意的人更高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阿里巴巴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曾把管理100年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管理,第二个阶段是激励,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未来阶段的组织原则是赋能。赋能组织与智能时代相对应,更强调组织本身的设计、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机制的设计。通过赋能激发创新的有效性远大于对于个体的激励。2019年,阿里巴巴新一轮组织升级当中,集团CEO张勇在全员信中表示,“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已经初步完成了全方位的统一作战,以及面向未来创新的组织架构升级。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于组织的效率和活力,通人才、通策略、通技术”。

四、智能时代阿里巴巴组织结构变革的启示

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的领跑者,阿里巴巴组织结构变革,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一)主动应变,柔性发展

当下社会,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不创新即停滞的风险。这种创新,同样也表现在组织结构变革等方面。几乎每一年,阿里巴巴都会发起一次或大或小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从大淘宝设置、到事业部制、事业群制、到大中台再到数字经济体,进入新世纪的阿里巴巴,每次组织结构的调整,都是在主动应变,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智能时代,企业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面临更加不确定的未来,企业需要将自上而下的前瞻性判断与自下而上的创新相结合,上下通达,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企业组织内部的柔性化也成为必然的要求。对于调整,阿里巴巴高层的理念就是“我们不仅要积极拥抱变化,而且要主动创造变化”,要“面向未来,不断升级我们的组织设计和组织能力”,以进一步推动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聚力融合,为未来担当。

(二)战略主导,升格建制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有助于确定企业未来的工作重点,使组织结构设计和资源整合更具有目的性和原则性。阿里巴巴非常重视战略的制定和落实。2013 年,阿里巴巴成立了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以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战略执行力度。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先后提出中台战略、五新战略、商业操作系统战略,每一次战略的提出,都伴随着对组织结构的变革和调整。为推动战略的实施,阿里巴巴通过升格建制,以独立事业部、独立事业群、事业部升级事业群、事业群升级为大事业群以及汇报关系的调整等方式,进行重点业务工作的推进。比如,为推行新零售战略和全球化战略,2018年11月,阿里巴巴将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和天猫进出口事业部负责人,均直接向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汇报。类似这样以升格建制和提高层级汇报关系的方式,来推进落实企业战略,在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调整中不胜枚举。

(三)重视技术,台线协同

近年来,阿里巴巴的投入一直在向技术领域倾斜,组织结构调整也体现了这样的傾向。2015年,阿里巴巴成立集团中台事业群,通过“小前台、大中台”组织结构模式,构建符合 DT(Data technology)时代的更为灵活的网络型组织,整合后的“大中台”,统一为业务线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台线协同的良好组织生态。2018年11月,阿里巴巴又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该事业群将B2B、淘宝、天猫等技术力量进行整合,形成统一技术体系,为新零售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阿里巴巴对技术的重视,还表现在对云计算和智能业务拓展方面。阿里巴巴自实施大中台战略以来,基于大中台技术体系建设所形成的基础技术架构平台、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数据库、调度平台以及算法能力等,都已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资源和智能化核心能力。2018年,阿里云事业部升格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后,阿里将这种核心资源和能力向外扩展,和阿里云全面结合,为全社会提供智能技术和云服务。

(四)顶层设计,委办统筹

阿里巴巴在组织管理上,注重顶层设计,采用了“合伙人+委员会”式的治理结构,对应各事业群的管理。合伙人以马云、蔡崇信为首,共38名,合伙人制度主要确保阿里巴巴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传承。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为首,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为其副手,共13人,下设“五委四办”。其中,“五委” 负责统筹,包括技术委员会、人才发展委员会、安全风险委员会、财务投资委员会、公共事务委员会,注重公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构;“四办”负责执行,有具体目标,包括农村办公室、全球办公室、用户办公室、企业服务办公室,则注重用户维度,瞄准市场,即消费用户和企业用户、农村市场和全球市场。“五委四办”横穿、纵穿阿里巴巴经济体,各司其职,目的是统一阿里巴巴所有经济体的战略执行。面对庞大的数字经济体,阿里巴巴通过顶层设计和“合伙人-委-办-群”的组织制度和形态,既可以确保企业的方向和基础,也能很好统筹阿里生态体系内的所有力量,形成稳定、灵活与创新相融通的组织架构,为阿里巴巴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军.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M].中信出版集团,2016:355.

[2]李冰.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宣布完成最新一轮组织升级[N].证券日报网.2019(07):12.

[3]阿里组织架构调整 张勇内部信全文一览,南方财富网http://www.southmoney.com/caijing/gongsixinwen/201811/2768592.html

作者简介:吴玉玲(1970-),汉族,博士研究生,新闻系主任。研究方向:传媒产业;许静(1997-),女,汉族,安徽省宣城市人,硕士研究生,北京工商大学。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
智能时代劳动法何去何从
智能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如何转型
浅谈智能时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论智能时代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前言技术,开启“智能时代”
世界机器人总动员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物联网时代下用户体验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