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凸显学生主体的化学课堂引课设计

2020-08-28浙江省舟山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苯酚性质溶液

■浙江省舟山中学 张 晓

课堂引入作为课堂开篇,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搭建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一座桥梁。本文依据大量的公开课和优质课就化学新课的引入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趣味,引入新课

通过硫酸性质的学习,帮助学生完善了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基本构建了完善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新闻报道中的浓硫酸伤人事件,会使学生对浓硫酸特性的探究表现出热情不高的现象。创设趣味性引入,与学生产生共情,激发学生对硫酸性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引课设计

教师:这里有一封化学世界的某物质写给水的匿名“情书”,现在我们打开这封情书。亲爱的水:其实不管时光怎么流逝,我对你的爱依旧如初。每当遇上你,我心就沸腾,我全身发出大量的热。当我见不到你时,我甚至会在空气中寻找你每一丝气息。水,请不要在我和盐酸间难以选择,遇上你就变成了稀酸的我对你的心也依旧不变,因为我是不挥发的。我承认脾气暴躁,这是因为我正六价的中心硫原子决定的氧化性脾气,导致一直有别人说我欺负铜、碳、碘化氢;说我还钝化了铝铁两兄弟;但我没欺负你喜欢的铂和金啊。

水,请不要离开我。就算你逃到有机物中,我会找出氢氧重新合成你。教师:从上面的这封“情书”中,同学们读出了哪些情话?在这些情话中读懂了关于硫酸的哪些信息?

(二)设计意图

阅读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逻辑思维进行梳理,鼓励学生用化学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作出判断。让学生从认识硫酸基本性质到浓硫酸特性,步步引导,思维层层深入。

(三)教学反思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某次报告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因兴趣产生喜欢的心理。身处于信息网络快速传播时代的学生,趣味性的引课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地吸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气氛。“情书”中看似简单的话语,不仅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类题目的阅读技巧,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探究,引入新课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知识的核心部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螺旋式提升的重要环节。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为后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同时也为化学反应原理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提供基本知识基础,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价值所在。本节课引课环节从8个实验着手构建学生的微粒观,探究离子反应的真谛。

(一)引课设计

教师:同学们,老师设计了8个实验,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自主完成这8个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做好实验记录,哪组实验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实验6实验7实验8 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u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NH4)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NH4Cl溶液加Ba(OH)2溶液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HCl溶液HCl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HCl溶液中加入CH3COONa溶液

教师:只有沉淀才能证明化学反应发生吗?

实验6注意少量盐酸了吗?

(二)设计意图

实验1、2、3、4的设计目的是从宏观现象看化学反应。实验5、6、7的设计目的是借助一定的实验方法看化学反应。实验8的设计目的是引导更深层次看离子反应本质。

(三)教学反思

以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离子反应概念,从学生已有的复分解反应现象的认知出发,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观察、思维推理、概念建构、归纳总结完成现象与思维的联系。引课设计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了实验的参与度与热情,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建构起肉眼看不见的离子反应的本质所在,建立起一种全新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新视角。

三、任务驱动、引出新课

《酚》在教材中的位置处在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醇之后,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比较片面,大部分学生对于基团之间是否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概念比较模糊。从拥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却有较大差异的性质出发,学生渐渐认识到有机物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官能团的性质,还要考虑相互影响的作用。

(一)引课设计

教师:我们已学过的有机化合物中哪些物质中含有苯环?学生1:和。教师:哪些物质含有羟基?学生2:CH3CH2OH等醇类及无机物H2O。教师: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有机物叫作苯酚。请根据苯酚所含的基团写出你认为苯酚具有的所有可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说明理由。学生3:苯酚中含有苯环作为有机物应该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学生4:苯酚和乙醇一样含有羟基,可以溶于水。教师:那化学性质呢?同学们预测苯酚有哪些化学性质。

(二)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新旧知识联系的驱动性任务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从中发现了学生的认知困难。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以知识的应用为目的的有效教学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反思

学生就苯酚是否溶于水这是物理性质上的认知困难,而对于化学性质,学生的认知是将苯酚性质看作是苯和醇性质的简单相加。带着这种认知冲突,学生将会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进入探究活动中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思考。本节课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了学生对有机物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当然除了以上三种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引课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引课,诸如故事导入式、化学史、图片、动画等。灵动的课堂引入,为课堂增添了一抹艺术的色彩,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化学思维,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猜你喜欢

苯酚性质溶液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溶液』知识全解读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解读“溶液”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负载型催化剂(CuO/TUD-1,CuO/MCM-41)的制备及其在一步法氧化苯合成苯酚中的应用
4-(2,4-二氟苯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