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短波电场热疗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2020-08-28高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5期
关键词:热疗短波灌肠

高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殖健康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由于生殖系统的原因,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有相当高的几率可能患上盆腔炎[1]。患者在出现急性炎症的时候若没有根治彻底将会形成慢性炎症,总的来说,盆腔炎是一种病程长、病情顽固的妇科疾病[2]。病情迁延后的慢性盆腔炎,常会使患者出现腰腹疼痛、经期紊乱、精神衰弱等症状,其工作、夫妻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而慢性盆腔炎还有治疗后反复发作的可能性,长期受到病症影响的女性在生育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女性健康越发引人重视[3]。对于慢性盆腔炎,中医学和西医学上都做过研究,相关治疗方案也各有特色,并在临床取得一定成绩[4]。目前,中医中有用熬制好的灌肠汤经肛管导入患者肠腔进行治疗,西医中有利用先进理疗设备行体外短波电场热疗,这两种疗法在慢性盆腔炎临床中运用较多,就效果而言,仍有待提高[5]。笔者此次提出中西联合,将这两种治疗方式联合运用,并将120例患者分成3组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近两年内(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计120例,以治疗方式为标准将其分为3组,中药灌肠治疗40例,体外短波电场热疗40例,联合2种治疗40例,即中药组、短波组、联合组。中药组:年龄25~46岁,平均(30.78±3.46)岁,患病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2.36±0.49)年。短波组:年龄26~47岁,平 均(31.66±3.14)岁,患 病 时间8个月 至5.5年,平均(2.47±0.51)年。联合组:年龄25~47岁,平均(31.08±3.77)岁,患病时间7个月至6年,平均(2.86±0.57)年。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妇科学》《临床诊断指南》和《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相关标准;②患者和家属对研究内容、分组情况十分清楚,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或经期的相关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的患者;③尿结石患者;④急性盆腔炎。

1.2 方法

中药灌肠疗法:患者在灌肠前先行排便、排尿,后使用100 mL的中药灌肠汤,加温到38~40 ℃备用。指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体式,将臀部略微垫高,选取合适的一次性肛管,用石蜡油润滑后置入患者肛门。将药液从肛管灌入使之在患者体内停留时间>2 h。

体外短波电场热疗:准备绝缘塑胶床,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在骶骨和耻骨联合处分别放置2个电极,电极的直径20 cm、最大输出功率600 W,治疗时,电极输出功率保持最大功率的6~8成,频率保持13.5 MHz,温度调节要使患者感到舒适,一般在38~42 ℃、治疗时间40 min/次,治疗频率1次/d,持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在患者经期需要暂停治疗。

联合疗法:在使用中药灌肠的基础上增加体外短波电场热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肿块治疗情况,对比其疗效。(1)治疗前后应用B超检查观察患者盆腔炎性肿块的情况,对比肿块治疗情况。(2)疗效评估,治疗后,盆腔炎症状完全好转,B超检查无肿块或积液残留,则表示患者痊愈;治疗后,盆腔炎症状表现消失,B超检查肿块或者积液缩小和减少至少2/3,则表示患者治疗显效;治疗后,盆腔炎主要症状表现都有明显的好转,B超检查肿块或积液缩小和减少至少1/3,则表示患者本次治疗有效;治疗后,盆腔炎症状看不见好转的倾向,B超检查中肿块或积液与治疗前相比为发生改变,则表示患者此次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中药组、短波组和联合组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盆腔炎性肿块治疗情况对比

B超检查中,中药组发现肿块19例,治疗后完全消失的有11例,短波组发现肿块20例,治疗后完全消失的有12例,联合组发现肿块有20例,治疗后完全消失的有15例,中药组和联合组对比,χ2=7.604,P=0.006,短波组和联合组对比,χ2=4.222,P=0.040,中药组和短波组对比,χ2=0.512,P=0.474。因此,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经B超查看,盆腔炎性肿块完全消失的概率大于中药组和短波组(P<0.05),而中药组与短波组之间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盆腔炎性肿块治疗情况对比[n(%)]

2.2 三组疗效对比

疗效评估中,中药组总有效共计33例,短波组总有效共计32例,联合组总有效共计39例,中药组和联合组 对 比,χ2=12.500,P=0.000,短 波 组 和 联 合 组 对 比,χ2=15.337,P=0.000,中 药 组 和 短 波 组 对 比,χ2=0.205,P=0.651。因此,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大于中药组和短波组(P<0.05),而中药组与短波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小(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中药灌肠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肛管将中药汤剂直接送入直肠到达患者盆腔部位,也就是病灶所在位置,对减轻盆腔中慢性炎症引起的腰腹疼痛、经期紊乱等症状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6]。灌肠汤剂最主要的中药成分有红花、土茯苓、黄柏等,药效均体现有活血、抑制炎症方面[7]。西医的理疗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精密、灵巧,体外短波电场治疗仪在慢性盆腔炎的作用原理在对高频率的电磁场的运用,利用热效应针对局部组织发生作用,达到改善微循环、营养代谢,减轻刺激的作用[8]。笔者此次共设置了3组,结果如下。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经B超查看,中药组发现肿块19例,治疗后完全消失的有11例,短波组发现肿块20例,治疗后完全消失的有12例,联合组发现肿块有20例,治疗后完全消失的有15例,盆腔炎性肿块完全消失的概率大于中药组和短波组(P<0.05),而中药组与短波组之间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治疗效果比较,中药组总有效共计33例,短波组总有效共计32例,联合组总有效共计39例,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大于中药组和短波组(P<0.05),而中药组与短波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小(P>0.05)。

总而言之,中药灌肠和体外短波电场热疗这两种治疗方式对慢性盆腔炎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若能有效地结合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症状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热疗短波灌肠
热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热疗减肥获科学认证
射频肿瘤热疗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热疗不等于骨关节炎“救星”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浅谈模块化短波电台的设计与实现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浅谈2kW短波发射机开关电源的维护
短波发射机维护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