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与结果分析

2020-08-28叶红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5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液计数

叶红燕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中医院,河北 张家口)

0 引言

尿路感染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菌侵入尿路系统引起的泌尿系统的炎症反应[1]。若不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侵袭肾脏组织,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以及复杂性尿路感染等[2]。导致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以及假单胞菌等[3]。尿路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泌尿系统,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尿路感染的及时诊断是十分重要的[4]。尿路感染常见的发病原因有,尿路梗阻、尿液反流以及尿道插管等,临床上对于尿路感染的诊断常用方法为细菌培养,临床上将细菌培养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但经过临床上实践发现,细菌培养组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操作较为复杂,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检验的时间,操作较为简单,可用于临床上对于尿路感染的诊断[5]。为探讨研究尿常规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疑似尿路感染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来我院正常体检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对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以及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尿路感染是临床较为多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多,例如:尿道插管、尿路梗阻、尿液返流、泌尿道生理退行性变化等,目前,临床常将尿细菌培养作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临床发现,该项检查的操作较复杂,检测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疑似尿路感染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来我院正常体检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5岁,平均(46.62±2.12)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2~66岁,平均(46.71±2.63)岁。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为随机资料(性别、年龄等)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尿常规检验以及细菌培养,利用尿液分析仪选择AX-4030型尿干化学分析仪(日本进口爱科来)进行尿液硝酸盐和白细胞的检验,嘱咐患者留取中段尿,留尿前应该注意清洁外阴,舍弃前、后时段的尿液,利用无菌容器留取中段尿。将患者的中段尿尿液标本利用定量接种环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放于37 ℃培养箱中培养,16~24 h后计数菌落数。

1.3 观测指标

对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以及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阳性:白细胞计数>20个/μL,细菌计数>3000/μL,亚硝酸盐阳性。细菌检验中,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104CFU/mL,革兰阴性球菌菌数>1×105CFU/mL。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以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本实验所得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的白细胞计数进行比对分析

实验组白细胞计数(6.02±2.10)个/HP明显高于对照组(0.32±0.28)个/HP,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白细胞计数(±s, 个/HP)

表1 白细胞计数(±s, 个/HP)

?

2.2 对比分析两组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

实验组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72.0%)明显高于对照组(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n(%)]

2.3 对比分析两组细菌检出率

实验组细菌阳性检出率(76.0%)明显高于对照组(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消化道感染等疾病。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有研究显示,尿路感染发病原因常由于留置尿管导致,如果感染不能及时控制,很容易引发患者一些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不能仅依靠于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应该进行有效的检验方法进行确诊。以免出现误诊和漏诊[6]。尿路感染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恶心、寒战以及发热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尿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上常用尿液检验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7]。通常选取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进行检测,临床上常规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尿液细菌培养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但是不能达到快速诊断的要求。这种 检查方式周期较长,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后有研究中显示,对于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可以诊断尿路感染[8]。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白细胞计数(6.02±2.10)个/HP明显高于对照组(0.32±0.28)个/HP,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72.0%)明显高于对照组(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菌阳性检出率(76.0%)明显高于对照组(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操作简单,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尿路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尿液计数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跟踪导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