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肪肝与胆结石的发病机制与发病因素的分析

2020-08-28吐尔洪江阿布都拉扎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5期
关键词:胆汁酸胆结石胆汁

吐尔洪江·阿布都拉扎克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兴路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 克拉玛依)

0 引言

伴随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也正是因为高质量生活方式的影响,居民逐渐养成了享受安逸、我行我素的生活习惯。从不吃早饭,三餐不定时,不间断暴饮暴食,排斥运动锻炼,熬夜晚睡开始,逐渐养成懒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使得脂肪肝和胆结石、肥胖、三高等疾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2]。而临床上认为脂肪肝和胆结石发病率持续攀升,两者可能受相同发病因素或机制影响,因此,本次研究将结合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理清两者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动物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实验室大鼠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50只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实行动物实验。50只实验室大鼠先以同样的方法连续有喂养1周后便随机进行分组处理,将继续用一般饲料喂养的实验室大鼠设为对照组,将选用适当比例的高脂、猪油、胆固醇饲料喂养的设为观察组。两组实验室大鼠继续喂养24周后,在第25周初将50只大鼠处死;处死前,先对大鼠以氯胺酮行麻醉处理,取实验室大鼠腹部的主动脉血,同时对采集的主动脉血实行瘦素、脂联素及血液生化的检测。50只实验室大鼠全部处死后,记录大鼠的全肝湿重;之后再采用匀浆器将同部位的肝组织进行匀浆,测定实验室大鼠匀浆后的SREBP-1、SREBP-2、血脂成分的含量。经过一系列系统性操作后,抽取处死的实验室大鼠的胆汁,检测胆汁中胆固醇和胆汁酸的含量[3]。50只实验室大鼠在喂养前的状态良好,未感染任何疾病,肝脏和胆囊无任何损害。

1.2 临床实验研究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某院收治的20例有脂肪肝伴胆结石患者(研究组)和48例有脂肪肝但未伴胆结石患者(参照组)参与研究调查,两组均实行临床试验。其中参照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25~61岁,平均(47.13±9.84)岁;研究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7~63岁,平均(48.96±10.07)岁。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抽取静脉血前1天需做禁食处理,次日清晨再做采集处理,之后再选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样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HDL-C(高密度脂蛋白)、TC(总胆固醇)、FPG(空腹血糖)、LDL-C(低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进行胰岛素评估[4-5]。其他指标还包括BMI(体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物实验的血清检测结果

详见表1。

表1 动物实验的血清检测结果(±s)

?

2.2 动物实验的肝浆组织检测结果

详见表2。

表2 动物实验的肝浆组织检测结果(±s, mmol/L)

表2 动物实验的肝浆组织检测结果(±s, mmol/L)

?

2.3 动物实验的TC含量及胆汁酸

详见表3。

表3 动物实验的TC含量及胆汁酸(±s)

表3 动物实验的TC含量及胆汁酸(±s)

?

2.4 临床实验研究的相关指标

详见表4。

表4 临床实验研究的相关指标(±s)

表4 临床实验研究的相关指标(±s)

?

3 讨论

肝脏有代谢和解毒、生物转化的功能,也会制造胆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器官。一旦当肝脏内的脂肪过多无法正常排出时便会堆积成脂肪肝,进而引发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系统性疾病。由于肝脏可制造胆汁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脂肪肝同时伴胆结石的发病率呈持续性增高,经临床实验发现,胆固醇过高、高血脂、肥胖等因素属于引发脂肪肝加胆结石的共同因素。结合本次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会使胆汁中的胆汁酸和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进而形成结石,由此可知,脂肪肝伴胆结石的发病因素与脂质代谢异常有一定联系;同时因缺少脂肪酸和不饱和磷脂、胆碱,使总胆固醇无法正常溶解,含量升高,进而导致胆汁析出结石[6-8]。联合临床实验研究可知,导致脂肪肝伴胆结石的原因包括低水平含量的脂联素,而瘦素水平也是影响脂肪肝版胆结石的共同因素。本次研究将实验室大鼠的动物实验和胆结石伴或未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动物实验研究结束后经血清检测数据可知,两组被检测大鼠中,脂联素、瘦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更高的一组是观察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更高的一组却是对照组,两组大鼠的血清检测结果具有观察和对比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肝浆组织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偏高的一组是观察组,同时SREBP-1、SREBP-2含量更高的一组仍是观察组,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保持较低状态,两组四项检测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性;两组大鼠胆汁中的总胆固醇和胆汁酸含量比较,总胆固醇和胆汁酸略高的一组依旧是观察组,两组胆汁检测值具有对比意义;临床实验研究表明,研究组静脉血样检测的各项指标中,除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参照组,其他检测指标均高于参照组,两组的相关指标值具有差异性及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脂肪肝和胆结石均受肥胖或糖尿病等相同因素影响,两者具有共同发病机制;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血脂和血糖可调整纠正IR状态,同时将胆结石和脂肪肝的发病率保持持续降低的态势。

猜你喜欢

胆汁酸胆结石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