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清理联合活动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疗效分析
2020-08-28张帆,李娜
张 帆,李 娜
异位骨化是成骨细胞出现于软组织而形成的骨组织,该情况大多发生在关节周围,好发于神经麻痹、局部创伤、脑损伤等患者,临床机制尚不明确,但据已有报道,该病的诱因及病因相对较多[1-2]。患者临床早期表现为局部明显肿胀疼痛,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由于钙离子在骨骼系统中有所沉淀,常常导致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3]。传统治疗异位骨化的方法为肘关节固定术,但临床长期疗效并不理想,同时由于部分患者术后不能进行有效、系统的康复训练,导致患者术后存在较多临床并发症[4]。前瞻性研究2016年10月—2018年1月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患者,并进行手术清理联合活动外固定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患者经诊断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异位骨化疾病,且非手术治疗无效;经检查后显示肘关节存在基本骨性结构;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患者有明显骨质疏松;肘关节出现感染;精神不正常无法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差。11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复位组及活动外固定架组,每组58例。内固定复位组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34~46岁,平均40.4岁,平均住院时间(13.5±1.3)d。原始损伤部位:肱骨髁间骨折11例,肘部三联征19例,尺骨鹰嘴骨折6例,肘关节脱位14例,其他部位骨折8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例,机械损伤16例,高处坠落伤13例,殴打伤9例。Hastings分型:ⅡA型8例,ⅡC型14例,ⅢA型14例,ⅢC型22例。活动外固定架组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4~46岁,平均45.3岁,平均住院时间(10.3±1.7)d。原始损伤部位:肱骨髁间骨折13例,肘部三联征18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肘关节脱位13例,其他部位骨折7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例,机械损伤16例,高处坠落伤13例,殴打伤9例。Hastings分型:ⅡA型9例,ⅡC型12例,ⅢA型16例,ⅢC型21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医伦20160320)。
2治疗方法患者伤后即入院,进行常规消肿等治疗措施,符合异位骨化成熟三期(局部肿胀减轻、硬性包块明显、X线片检查可见骨化影、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骨扫描为阳性)或二期(局部肿胀减轻、硬性包块明显、X线片检查可见清晰的骨结构、碱性磷酸酶含量正常、骨扫描为阴性)方可进行手术治疗[5]。术后固定方法如下,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医师完成,避免了医师技术差异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内固定复位组(手术清理联合内固定复位):取仰卧位,进行局部麻痹,缓慢切开创伤部位,用金属螺钉、骨板对手肘断骨进行内固定,然后通过针拔等方式进行复位,随后在手肘骨折部位插入钢针,同时行C臂机透视检查。 清理阻挡结构及增生组织,使用直径为1.5mm克氏针钻进转轴,参考旋转轴在肱骨侧固定针的方向上进行旋拧,旋开尺骨,侧固定器与活动外固定器连接,拉出旋转轴定位针再次确认骨赘被彻底清除,局部骨赘清除情况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判定。
活动外固定架组(手术清理联合活动外固定架):该组患者术姿、麻醉方式、手术清理方法同内固定复位组。通过外侧入路进入肘关节,缓慢分离局部神经组织,处理创伤部位并调整解剖关系,通过X线检查获知对合关系,使用外固定架对患肢局部进行固定处理。术后清理方法同内固定复位组。
3观察指标对患者伸直受限角度、屈曲角度、旋前角度、旋后角度等进行分析。治疗前和术后30d,采用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标准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恢复现状,该量表评分区间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肘关节功能相对越好。根据患者治疗后MEPS评分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分为优(≥90分)、良(75~89分)、可 (60~74分)、差(<60分)[6]。
5结果肘关节异位骨化至再次进行手术的时间间隔比较,活动外固定架组(92.14±5.16)d短于内固定复位组(105.25±3.11)d。活动外固定架组(3例,5.17%)患者复发率低于内固定复位组(10例,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活动外固定架组患者屈曲、旋前指标显著高于内固定复位组患者,伸直受限显著低于内固定复位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内固定复位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疗效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肘关节伸屈角度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P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讨 论
目前,肘关节异位骨化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学者认为创伤后肘关节异位骨化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信号转导失调有关。BMP作为局部诱导剂可释放、诱导成肌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使新骨形成[7-9]。活动外固定架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内固定复位组,分析可能原因,异位骨化的形成是骨细胞群在特定生理环境下,发生的类似骨折愈合过程。其与自身的成骨能力密切相关,活动外固定架可通过控制肘关节内侧、外侧关节,保护外侧副韧带,达到减弱自身成骨能力的目的[9]。术中清创或冲洗则可有效防止诱导因子反复刺激局部创伤组织。手术清理可清理关节腔,清除异位骨化、增厚关节囊,缩小关节腔的受力面积,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增加了患者的术后活动度[10]。
治疗后比较,活动外固定架组屈曲、旋前指标及疼痛、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内固定复位组,原因可能在于活动外固定架可在对关节间隙进行适当程度的牵开时,保持肘关节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帮助术后肘关节的功能锻炼[11]。当手术时肘关节处于闭合状态,支架的放置对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及早期肘关节的功能锻炼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2]。 活动外固定架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内固定复位组,原因可能在于手术清理联合活动外固定架方式在进行手术时,极大程度拉伸了肘关节的周围韧带,让局部挛缩的关节组织能更好得到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