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资助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8-27陈会芹
陈会芹
【摘 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引人注意。基于此,本文试图以精准资助为视角,深入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精准资助;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精准资助”是近几年高校资助工作的一大创新,实践证明实施精准资助政策对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将“精准资助”理念融入到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以此推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
一、将精准资助融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精准识别贫困生,真正做到精准施策,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次,有助于推动贫困生经济脱困,进而思想解困。精准资助以精准解困、心理抚育、励志感恩、能力提升为着力点,真正帮助贫困生建立自信、提升能力,砥砺品质、完善人格。再次,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高校的心理咨询现状来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自卑多疑心理。经济上的拮据、见识上的狭窄常常使得贫困生处于一种自卑状态,不善于也不敢于表现自己,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猜疑他人瞧不起自己,慢慢与他人疏远。
其次,孤独自闭心理。部分贫困生因自卑心理,常常独来独往,不愿意沟通,不善于交流,拒绝他人的一切善意帮助,久而久之在心中筑起一道与世隔绝的围墙。
再次,烦躁倦怠心理。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很多贫困生既希望刻苦学习获得更多奖学金,又千方百计打工、做兼职,这种情况经常使得他们身心疲惫,烦躁倦怠,慢慢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最后,其他方面心理。其一是焦虑心理。经济上的拮据、物质上的匮乏,使得贫困生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为学费、生活费感到焦虑,为学业、就业感到焦虑,思想负担过重。其二是依赖心理。部分贫困生在长期的受助过程中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认为接受资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再试图通过个人努力去改变现状。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由家庭、自身、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家庭原因。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低收入家庭,长期的物质匮乏使得他们一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另一方面往往带有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烙印:怯懦、敏感、不自信。
其次,自身的心理弱点。贫困生的典型特质是脆弱和过于敏感,他们害怕变化,担心他人的异样眼光,承受能力低下。
再次,社会环境影响。当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面是贫困生在为生计奔波,一面是有人生活奢靡,这就导致部分贫困生心理失衡,偏激。
最后,资助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已实施了“奖助勤补贷”等政策,全力保障贫困学子完成学业。然物质上的救助不能完全消除精神上的贫困,心理问题依然存在。
四、精准资助视角下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鉴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以“精准资助”为切入点,以精准解困、心理抚育、励志感恩、能力提升为着力点,积极构建四级联动的立体化育人体系。
(一)积极构建以“精准识别、精准施教、精准帮扶、精准关爱为抓手的资助解困体系
首先,通过精准认定贫困生,力求“资助对象”更加精准,“资助力度”更加合理,真正帮助贫困生经济上脱贫。
其次,通过设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引导贫困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等,全面提高其学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再次,通过提供“一对一”就业政策宣讲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贫困生拓宽就业路径、提高就业能力。
最后,通过实施“家校联动”制度,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更好地实施关爱帮扶。
(二)積极完善以心理课程设置、咨询与辅导、危机预防干预、专题活动开展为依托的心理疏困体系
首先,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辅修课程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形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意识。
其次,搭建关心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平台。一是结合贫困生不同特点,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普查和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等,使他们有勇气、有毅力克服眼前的困境;二是做好低年级、就业前景欠佳专业、女性贫困生等特殊群体的“台账管理”,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帮扶。
再次,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实时反馈与跟踪服务。
最后,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专题活动,积极引导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
(三)积极培育以理想信念、励志感恩、社会责任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健全人格培育体系
首先,通过加强文明修身、成才与就业、创业与就业等专题教育以及谈心谈话制度,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
其次,利用重要节点加强励志感恩、社会责任感教育。如在助学金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勤工助学活动等工作环节中,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再次,充分挖掘受助学生典型,如“自强之星”、“最佳志愿者”等,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激励贫困生直面困难,勇于拼搏。
(四)积极助推以素质拓展和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成才体系
首先,建立以贫困生为主体的学生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和教育。如成立“公益社区服务中心”等,由贫困生自主运营,实现由“受助”到“助人”的完美转变。
其次,搭建实践强能平台。发动组织贫困生利用寒暑假走向“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实践、实习、创业活动,一方面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为单位选用人才搭建了平台。
再次,架起梦想之梯。如组织贫困生参与一次国际化大都市调研考察、一次海外拓展培训等,使贫困学子趋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为梦想插上助力飞翔的翅膀。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作为特殊受教育群体,理应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高校要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对内教育引导贫困学生正确面对眼前困境,主动利用国家资助完成学业;对外,通过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多元联通平台,助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尹琳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J].学理论,2015,(30),57-58
[2]冉永琴.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基于重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74
[3]胡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8):134
[4]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施教工作的通知[Z].鲁教学字21号文件,2018
[5]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教党41号文件,2018
[6]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Z].财科教21号文件,2017
[7]杨庆实.中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541
(本文系2019年山东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项结项论文。)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