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思维方法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2020-08-27周仁平

文理导航 2020年26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周仁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个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逐渐涌现在众多教学工作者的面前,使得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转变自身以往的陈旧教学理念,将培养班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而初中物理教学是初中生在校接受的主要教学活动之一,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是众多物理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初中物理教学,分析能够有效培养班级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為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教材中涵盖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物理是一门能够将实验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之中,能够在自身脑海中灵活调用以往所学理论性物理知识内容,依据自身的思维能力,运用常用的物理思维方法,进行物理实验,对提升初中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师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必须意识到初中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深入研究能够提高初中生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依据自身对物理思维方法的熟练掌握,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物理教学策略,为班级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空间。

一、物理思维方法的基本概述

将结构较为复杂的物理实验或者物理知识,通过假设物理实验过程、简化物理实验、比较物理知识等方式,找出物理实验或者物理知识的本质,在自身脑海中创设物理实验的情境和抽象化的物理知识内容,这种方法被称之为模型思维法。依据对某项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的了解,采取逆向反推的方式,将事件的时间和因果关系进行颠倒,探索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方法被称之为逆向思维方法。物理思维方法众多,其不仅包含以上所讲解的两个思维方法,每一个物理思维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初中生在遇到物理问题时,可以运用自身掌握的思维方法,依据物理问题中涵盖的已知条件,进行假设问题答案、猜测解题步骤、验证自身猜想、逆向推理物理问题、建立物理问题模型等,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生在接受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培养现状,直接影响其学习各项物理教学知识内容的速度,若是初中生思维能力较低,其在接收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时,难以将抽象性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且难以在脑海中建立以本节课程物理知识为核心的模型,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是由其知识储备量和各项综合应用能力共同构成,初中生具备的思维能力,是其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向班级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注重培养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最终教学目标。物理习题训练是加深初中生对物理知识印象和检测初中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工具,初中生依据自身在物理课堂中所学知识内容,采用各项思维方法,探索物理习题的解题策略,具备较高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

三、初中物理思维方法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借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模型思维能力

在各项初中物理教材之中,涵盖许多的物理实验知识内容,其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物理教师在向班级学生开展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创设与物理实验有关的教学情境,让班级学生设想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然后再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达到培养初中生模型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如在开展电路连接实验教学活动时,物理教师提前准备小型电池、灯泡、电线、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等工具,物理教师让班级学生在自身脑海中设想电路连接的实验过程,如线路的设置、电压表所处位置、电流表所处位置、灯泡所处位置,让班级学生在自身脑海中建立物理实验模型。在物理实验设想环节结束之后,物理教师可以将自身准备的实验工具分发给班级学生,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可以将实验的具体过程与自身的设想进行对比,找出自身在设想过程中遗漏的部分,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模型思维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图像思维能力

仔细观察图像,掌握图像中涵盖的物理知识内容和物理原理,如各项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或者函数关系、某项物体运动的规律等,利用图像中含有的物理知识,解决各项物理难题,这种方法被称之为图像思维方法。如在进行《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课堂教学活动时,物理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在网络中搜索与教学知识内容有关的电路连接图片,将其作为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辅助资源。物理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班级学生展示自身搜集的图片,向班级学生提出“仔细观察图片,分析其电路连接方式,找出其中线路连接错误的电路”问题,学生依据自身的观察和所学电路连接知识内容,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布置电路连接绘图任务,让班级学生将串联、并联两种电路连接方式,绘画在草稿纸上,从而培养班级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

(三)进行物理专题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初中生在解答物理习题时,逆向推理是其常用的解题思路,依据自身所学知识内容和解答物理习题的经验,假设物理问题的答案,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逆向推理和验证假设,从而完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学习任务。如在进行《速度》课堂教学活动时,物理教师先向班级学生讲解速度、加速度、时间、路程等知识内容,在学生初步消化和吸收教学知识内容之后,物理教师设置与本节课程所讲内容有关的物理题目。物理教师为班级学生预留几分钟的思索时间,让班级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内容,尝试解答物理习题,在学生思索结束之后,物理教师采取逆向推理的方式,先是假设物理问题的答案,依据答案进行反向验证,最终完成物理习题的解答。物理教师将逆向解题的技巧传授给班级学生,设置相似题型的物理习题,让班级学生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解答,从而逐步提高班级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等效思维能力

在确保事件原有结果和性质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将物理研究对象、物理实验的背景、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科学的分解,替换其中某一个已知条件,使得其能够转换为自身所理解的物理问题,这种方法被称之为等效思维方法。如在进行《二力平衡》课堂教学活动时,物理教师先向班级学生讲解“二力平衡”的概念和特性,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物理实验,小组学生可以将抽象性的物理概念替换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小组学生可以将小型玩具车作为物理实验对象,在玩具车的两端系上长度相等的绳子,在绳子的两端系上同等重量的橡皮,观察玩具车的运动状态变化,接着加重某一端绳子所系物体的重量,观察玩具车的运动状态变化,从而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在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习主导权交还给班级学生,学生在利用生活中常见物体进行物理实验时,能够提高初中生的等效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之中,能够加深自身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向班级学生开展各项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意识到培养班级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物理教师深入研究现有的物理思维方法,依据自身对物理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找准物理知识与思维方法之间的联系,采取情境创设、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逐步引导班级学生运用各种物理思维方法,学好物理知识,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秀.初中物理教学与逆向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周刊,2015(40):50

[2]夏青.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时代教育,2013(22):201

[3]扎西加措.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东方青年·教师,2013(20)

(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