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式呼吸锻炼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8-27

护理与康复 2020年8期
关键词:反酸腹式病患者

方 英

衢州市人民医院,浙江衢州 324000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1]。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反流等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常见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常采取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一个疗程至少8周。但据统计,10%~40%患者在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下仍无法有效改善自身症状[3]。腹式呼吸是一种通过加大横膈膜活动、减少胸腔运动来完成呼吸的方法,可增加膈肌力量,加强抗食管反流的屏障作用,减少食管酸暴露[4]。目前,国内关于腹式呼吸锻炼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相关研究较少。为观察腹式呼吸锻炼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腹式呼吸锻炼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3];年龄≥18岁;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5]评分≥12分,且近1个月内至少出现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反流症状中的任意一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可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有精神疾病史,近6个月内服用过抗焦虑、抑郁药物;伴有消化道溃疡、胃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剔除标准:研究期间中断治疗药物,呼吸锻炼中断连续超过2 d,中途失访。观察组因呼吸锻炼中断和药物中断各剔除1例,对照组因失访和药物中断各剔除1例,最后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门诊就诊时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记录基本资料。就诊当日开始饭前口服雷贝拉唑,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食管反流,每天2次,每次1粒,连续服用8周。就诊当日专科护士给予面对面健康宣教,内容包括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以及注意事项,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如何有效管理疾病,如合理饮食、运动等,指导患者尽量避免仰卧起坐或瑜伽中的仰卧位运动等,防止反流症状加重,可采取慢跑、伸腰等站位或坐位动作;发放患者日记和随访卡,随访卡上详细记录干预后第1周、第4周、第8周进行门诊随访的时间;嘱患者回家后在患者日记上详细记录每天的症状、用药、饮食、运动等情况。随访当日专科护士对患者日记进行检查,对未遵医嘱用药的患者予以剔除,并再次对其他患者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嘱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另外,每周进行3次电话随访,检查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和运动、规范记录日记等,连续干预8周。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患者在家中接受腹式呼吸锻炼,连续锻炼8周。

1.2.2.1 制定腹式呼吸锻炼手册

成立包括消化科主任医师、护士长,感染科护士,护理研究生在内的腹式呼吸锻炼管理小组,查阅相关文献[4,6],结合临床经验,编制腹式呼吸锻炼手册,用于指导患者腹式呼吸锻炼。

1.2.2.2 腹式呼吸锻炼手册内容

主要包括锻炼体位、锻炼内容和注意事项三部分内容。锻炼体位包括站位、坐位、仰卧位,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任一体位均可。站位:指导患者自然站立,抬头挺胸,保持上半身直立,放松双肩,双脚分开至与髋部同宽,使身体重量平均分布于双脚。坐位:自然坐于凳子上,保持上半身直立,同时双肩放松,双膝分开至与髋部同宽,双腿弯曲自然下垂,保持小腿与地面垂直,双脚平放于地面,双手放于大腿上。仰卧位:指导患者平躺于柔软的垫子或床上,上臂放松自然伸直。锻炼内容:锻炼时患者双手放于脐下,并轻轻按压腹部,经鼻腔吸气,深吸气末腹部隆起并抬高双手,深吸气至最大肺活量后屏气3~10 s,维持腹肌紧张状态,随后经口缓慢呼气,放松全身肌肉,双手随着腹部凹陷轻轻向下按压,控制吸呼时间比为1∶2~1∶3,每10次呼吸为1组,两组之间间隔3~4次正常呼吸,每天锻炼15 min,于空腹或餐后2 h进行,连续锻炼8周。注意事项:呼吸锻炼时确保周围环境安静,不受外界影响,且患者处于平静、放松状态下,呼吸节奏稳定;每次呼吸锻炼最好固定在同一时间段,尽量选择空腹或餐后2 h进行;若出现头晕、反酸等不适症状及时停止锻炼,根据个人情况决定当日是否再继续锻炼。

1.2.2.3 实施呼吸锻炼

开展研究前由接受过腹式呼吸锻炼学习且具备指导、培训能力的主任护师对专科护士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培训,并对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考核,确保所有专科护士掌握腹式呼吸的所有操作要点。入组当日由专科护士首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腹式呼吸锻炼指导,通过语言指导、亲身示范的方式帮助患者掌握腹式呼吸锻炼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直至患者能够自行完成持续15 min的腹式呼吸锻炼,且经专科护士评定患者动作标准、规范。发放腹式呼吸锻炼手册,指导患者严格参照手册内容进行家庭锻练。分别于第1周、第4周、第8周进行门诊随访,以及每周3次电话随访,随访时检查患者是否坚持腹式呼吸锻炼,若发现患者未按要求锻炼,予以剔除,并再次向其他患者宣教腹式呼吸锻炼的重要性,嘱其严格按要求锻炼。

1.3 效果评价

1.3.1消化道症状

由专科护士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小组推荐的RDQ[6]对患者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反流4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进行评价,即4个维度、8个条目。严重程度:根据上述4种症状的严重程度计分,0~5分分别表示“无明显症状”至“出现明显症状”,总分0~20分。发作频率:根据每周症状出现的频率计分,0~5分分别表示“无症状”至“6~7天/周”,总分0~20分。消化道症状总分=严重程度评分+发作频率评分,总分0~40分,得分越高表明消化道症状越严重。

1.3.2心理症状

由专科护士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对患者心理症状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对患者焦虑症状进行评估,量表共20个条目,1~4分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至“绝大部分时间”,其中5个条目需反向计分,将各条目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数,即为量表的最终得分,总分25~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症状越严重,总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估,量表共20个条目,1~4分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至“绝大部分时间”,其中10个条目需反向计分,将各条目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数,即为量表的最终得分,总分25~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总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总分及其严重程度、发作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总分及其严重程度、发作频率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症状比较

3 讨论

3.1 腹式呼吸锻炼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消化道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发作的最直接原因是抗反流屏障功能降低,胃食管交界处高压带是抗反流屏障中的关键部分,主要由下段食管括约肌和膈肌脚组成[3]。正常情况下,下段食管括约肌产生的压力主要用于呼气,而吸气时高压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膈肌的张力作用,膈肌在抗胃食管反流中担任不可缺少的活瓣作用,膈肌张力不足,则机体防御胃食管反流的能力就弱[9]。因此,通过加强膈肌肌力来增强抗胃食管反流屏障功能是改善患者反流的有效手段。腹式呼吸本质上是对膈肌的锻炼,通过增加膈肌肌力,加强抗胃食管反流的屏障作用,可有效减轻反酸、反流等症状。此外,腹式呼吸锻炼时患者膈肌上下移位的幅度会增大,可由静息状态下的1~2 cm上升至5~10 cm[10],这种腹壁运动幅度的增大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降低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进而有效减少灼烧、反酸等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腹式呼吸锻炼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式呼吸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

3.2 腹式呼吸锻炼有助于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多且易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打击患者治疗信心,易出现焦虑和抑郁[11]。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常与消化道症状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一方面,负面情绪会促进促肾上腺素的释放,使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这一路径被激活,进而引发自主神经应激反应,松弛下段食管括约肌,导致消化道症状加重[12]。另一方面,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等状态时,还会引发食管高敏感性,异常放大患者的感知症状,进一步加重反酸、烧心的症状[13]。腹式呼吸通过强化膈肌力量增强胃食管反流的屏障作用,增大腹壁运动幅度,以加快胃蠕动,减弱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通过减轻消化道症状带来的痛苦和困扰,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呼吸锻炼属于放松训练的一种形式,通过训练可转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度,放松心态,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14]。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长达8周的腹式呼吸锻炼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式呼吸锻炼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反酸、反流等消化道症状,还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样本量较小,缺乏大样本量的验证;未对质子泵使用量、胃食管结合处压力等间接指标进行观察,在验证腹式呼吸锻炼的有效性方面缺乏更加有力的证据,确切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后续将扩大样本量,增加上述观察指标,进一步验证呼吸锻炼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疗效。

猜你喜欢

反酸腹式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