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途径
2020-08-26夏乾凯
夏乾凯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更注重自主、个性化学习,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章仅从探究教学法如何在初中數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实施途径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讲读教材、注重知识,而是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等主要特征形式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构建互动课堂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发挥导入的作用,首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营建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互动课堂的基础,为探究学习营建良好的环境。创设故事情境法是备受大家青睐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故事,以故事的简要讲述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以古印度的故事导入: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宫廷中,展示给国王自己发明的棋类游戏,国王立刻被深深吸引,并决定奖赏他,就问:“年轻人,你要什么奖赏,尽管说,我会满足你任何要求。”于是,年轻人说:“国王,我不要别的,就给我一些麦子吧!”国王问:“多少?”年轻人说:“就按棋盘算吧,第一个格里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第四格里放8粒,就按这个方法放,直到64个格子放完。”国王一听,心想:“这还不简单?要求也太低了吧?”但是,宰相说:“不行啊,皇上,整个国家的小麦都弄来,也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国王和大臣们一听,面面相觑:“怎么会呢?不可能!”聪明的你们,能不能算出这个年轻人到底要了多少小麦呀?学生自主思考、交流之后,教师引出教学重点。这样导入,既为课堂增趣,也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乘方”学习的欲望。
二、实施“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质上是通过设计自主、合作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合作交流、有效互动,培养探究学习意识,提升探究学习能力。
如教学“代数式”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1)小学时候就学过用字母表示数,那么,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优点?(2)观察90x、y、a+b、2x-3y、2m+1、108n-27、5a、a2b等,这些式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探究后,教师趁机提出“代数式”的概念,然后进一步提出探究性问题:代数式有什么特点?列代数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有效先学、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探究学习,实现自主构建,充分先学,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模式的优化。
三、设计探究性任务,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探究学习活动时,应注重问题的探究性,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有效互动,否则,形如“什么是代数式”的问题缺乏探究的元素,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难以实现。
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平行线的判定入手,引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如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分别说出平行线判定的已知和结论:(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学生说出已知和结论之后,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判定定理中的结论和已知条件互换,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带着这个问题,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样的学习任务具有探究性,并且教师巧妙的“引”和“导”,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加大训练力度,强化探究学习的效果
探究学习之后,给学生足够的练习量,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让所学的知识运用更熟练,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如“代数式”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后,教师可以给出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学以致用”,感受探究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列代数式:比a的平方小2的数是;甲、乙两个数分别是a和b,甲的平方的2倍与乙的三分之一的差。随后给出一些式子,如x3 -2y、4x-2、等,让学生说出哪些代数式不规范,应该怎样纠正?……多样化的训练,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进一步开展,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强化基础知识。
又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学生通过量、比,证明平行线性质的真实性,发展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
总之,探究学习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既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晓熔.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57-58.
[2]周丽英.浅论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观察与思考[J].学周刊,2018(2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