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活”数学课,构建初中数学“灵动”课堂
2020-08-26钱颖
钱颖
【摘 要】 有序、有趣、灵动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充满活力,让数学教学更加多元、深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灵动的课堂构建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的追求,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文章对怎么上“活”数学课、构建初中数学“灵动”课堂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加以简单论述,以飨共享。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灵动课堂;构建策略
课堂是学生展示思维力、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关键场所。数学教师应努力构建灵动、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绽放个性、发散思维,展现生命的活力。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题海战术”,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课堂沉闷、枯燥、乏味,缺乏灵性、没有活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怎样上“活”数学课,让数学课“灵动”起来,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论题。笔者认为,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于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力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再给予巧妙的点拨和引导,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勇于探索。课堂因问题、活动而“活”起来,学生因问题、活动而“灵动”起来,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活动的参与而有所获、有所悟。
如《勾股定理》第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之初,首先呈现出教材插图1,并设计问题:如果小方格的边长是1 cm,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以B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以AB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之后,教师继续呈现下面的图片:
设计问题:图片中的A、B的面积各是多少?你能分别从左、右两幅图中A、B的面积得到C的面积吗?从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通过问题串的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新的数学课堂观要求教师既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倡导学生创造性学习。而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学习。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身心规律,设计创新性、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机会,搭建自主探究、发散思维的平台,从而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a2+b2=c2”后,教师可以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你能对“a2+b2=c2”这个公式进行变形,直接写出直角三角形中求三条边的公式吗?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了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灵活性,学生的变式思维得到培养。其次,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擂台赛”“一题多解”等活动,给学生展示独特见解、推荐不同方法的平台,保障学生特长的施展,也为课堂注入了时代的活水,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三、践行“六大解放”,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新课标也倡导实践、操作、体验学习模式,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感受发现学习的快乐。初中生喜欢动手操作,其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如在“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教学中,对于普查和抽样调查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思考问题: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班级中有多少同学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这样引出“调查”的概念,让学生现场“调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调查是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调查,因此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要调查整个徐州市初中生有多少人知道母亲的生日,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这样的问题引领,让学生结合生活化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之后再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班级同学穿多大号的鞋子;了解八年级同学穿多大号的鞋子。通过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促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应改变传统模式,课堂不能再是学生的训练营,不能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搭建展示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设计多元活动,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才能思维飞扬、个性绽放、灵感不断,课堂才能精彩纷呈、活力四射,最终使数学课堂学习不断迈向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振仁.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靈动”课堂[J].学周刊,2019(32):58.
[2]柏素霞.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灵动课堂——“有理数的乘方”一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反思[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