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离子醚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

2020-08-26梁冬梅莫福旺黄志强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年8期
关键词:黏剂阳离子游离

梁冬梅,莫福旺,黄志强,汤 泉

(贺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胶黏剂是建筑、木材加工业、轻工业、航空工艺等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产品,用途非常广泛,而脲醛树脂胶黏剂是应用最广泛的胶黏剂,其特点是固化速度快,合成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性能较好,成本低,黏结强度高,价格低廉[1]。在我国,脲醛树脂胶黏剂在木材胶黏剂中的使用量达到80%以上[2],但脲醛树脂由尿素和甲醛合成,在使用过程中易释放游离甲醛。若释放的游离甲醛含量过高,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3]。

大自然中的许多植物都含有淀粉,因而淀粉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无毒环保等优点[4],其分子链上大量的羟基、羟甲基以及因水解而产生的醛基[5]等活性基团,可能与脲醛树脂中的甲醛、羟基、亚氨基等发生反应,从而降低脲醛树脂体系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同时淀粉也可以通过改性除去甲醛[6]。

本实验在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确定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木薯淀粉、α-淀粉酶改性木薯淀粉和阳离子醚化淀粉来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考察不同的淀粉种类对脲醛树脂制备工艺的影响,得出低游离甲醛含量脲醛树脂的最优实验方案,为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木薯淀粉(市售),α-淀粉酶(BR),阳离子醚化淀粉,甲醛(37%),尿素,亚硫酸钠,乙醇(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设备

DF-101S型恒温磁力搅拌器,DHG-9140A型恒温烘箱,NDJ-79型旋转黏度计。

1.3 α-淀粉酶改性木薯淀粉的制备

取适量的木薯淀粉加入蒸馏水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液,然后按α-淀粉酶浓度为0.03%加入到溶解好的淀粉液中,转移到磁力搅拌水浴锅中,45℃下酶化一定时间后,放入95℃的水浴锅中糊化20min,冷却,在(120±0.1)℃烘箱中烘至 100mL,待用[7]。

1.4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工艺

固定甲醛(F)和尿素(U)的摩尔比=1.48∶1,尿素分3批加入(3次加入尿素的量分别为0.75、0.20、0.05),分别在反应的加成阶段、缩聚阶段和缩聚后期阶段加入。首先,在三口烧瓶中加入全部的甲醛,调 pH 至 6.8~7.1,加入第 1批尿素(U1),升温到一定温度,保温30min,调pH至4.8~5.1,加入第2批尿素(U2),观察黏度的变化并测定反应终点。终点时调pH至6.8~7.0,降温至65℃,加入第3批尿素(U3),调 pH 至 7.5~8.0,降温至 45℃,出料。

1.5 性能检测

固含量、游离甲醛含量、固化时间、黏度的测定均按照GB/T 14074.7-2006进行,具体的技术指标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淀粉种类对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在脲醛树脂胶黏剂合成的缩聚后期阶段,分别加入2%的木薯淀粉、α-淀粉酶改性淀粉和阳离子醚化淀粉,对脲醛树脂胶进行改性,检测合成产品的性能,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淀粉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从表1可知,加入淀粉后,脲醛树脂的固含量增加,淀粉溶液自身也有一定的固含量,因此改性后胶黏剂的固含量提高。加入的3种淀粉都能降低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改性后的淀粉可使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降低得更多,其原因在于改性后的淀粉中含有更多的羟基和羧基等基团[8],在反应中可与脲醛树脂胶体系中的氨基、羟甲基等基团发生反应,进而吸收体系中的游离甲醛[9]。不加淀粉的树脂,是其固化时间比加入改性淀粉的树脂长,淀粉中含有的羟基等活性基团会与脲醛树脂中的亚氨基反应,从而使脲醛树脂的体系结构更稳定,固化时间变短[10]。不加淀粉的树脂黏度最小,加了淀粉的黏度较大,是因为淀粉中含有羟基,极易与水发生反应,具有一定的黏度[11]。在脲醛树脂的固含量、固化时间、黏度都达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测定了游离甲醛含量,以改性的脲醛树脂为横坐标,游离甲醛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图1)。

图1 淀粉对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加入的3种淀粉都可以有效降低脲醛树脂胶中游离甲醛的含量,未改性的脲醛树脂胶中游离甲醛含量高达0.7%。游离甲醛含量的大小排序为不加淀粉>木薯淀粉>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醚化淀粉,最小的是阳离子醚化淀粉改性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为0.3%。因此,选用阳离子醚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进行下一步实验。

2.2 阳离子醚化淀粉加入时间对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分别在合成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前期(UFⅠ)、中期(UFⅡ)、后期(UFⅢ)阶段,加入2%的阳离子醚化淀粉来改性脲醛树脂胶,测定其产品的理化性能,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淀粉加入时间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分别在3个不同反应阶段加入相同质量的阳离子醚化淀粉,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变。阳离子醚化淀粉在高温溶解糊化后,就具有一定的黏度,把它加入改性脲醛树脂胶中,脲醛树脂的黏度明显增大。从表2可以看到,固含量在哪个阶段加入,相差不大[12];固化时间则是在缩聚阶段时最短,原因是在中期加入阳离子淀粉,其中羟甲基已经反应合成了脲醛树脂体系中的线性大分子结构,固化时线性大分子发生交联,会加快反应速度,使得中期时间最短。

本实验主要考察脲醛树脂胶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以反应的不同阶段加入的改性淀粉为横坐标,游离甲醛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图2)。

图2 不同反应阶段添加淀粉对胶黏剂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分别在反应的加成阶段、缩聚阶段、缩聚后期阶段加入2%阳离子醚化淀粉,脲醛树脂胶黏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均得到有效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大小顺序是不加淀粉>加成阶段>缩聚阶段>反应后期阶段。在反应后期阶段添加,游离甲醛的含量最小为0.3%。在缩聚阶段加入,由于脲醛树脂体系中的醚键不稳定,会发生断裂释放甲醛;在前期加入,阳离子醚化淀粉中的羟基会与体系中的亚氨基反应,反应活性不如后期。因此,选取在反应后期阶段添加不同比例的阳离子醚化淀粉,进行下一步实验。

2.3 阳离子醚化淀粉用量对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在合成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后期缩聚阶段,分别加入2%、4%、6%、8%的阳离子醚化淀粉来改性脲醛树脂胶,检测其产品性能,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阳离子醚化淀粉用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在反应的缩聚后期阶段,随着阳离子醚化淀粉的用量增加,固含量呈上升趋势,固化时间减少,黏度降低。在性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考察脲醛树脂胶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以缩聚后期阶段加入的阳离子醚化淀粉的量为横坐标,游离甲醛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图3)。

图3 淀粉加入量对胶黏剂中游离甲醛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阳离子醚化淀粉的添加量增多,游离甲醛含量不断降低,加入量为6%时达到平衡。随着阳离子醚化淀粉的添加量增加,阳离子醚化淀粉中的羟基数量增加,游离甲醛含量逐渐下降。阳离子醚化淀粉的添加量达到一定比例后,游离甲醛含量不再下降,达到饱和。游离甲醛含量大小顺序依次是未改性UF>UFⅢ-2%>UFⅢ-4%>UFⅢ-6%=UFⅢ-8%,最小的是加入量为6%和8%的脲醛树脂胶,含量为0.19%,2种胶黏剂在其它性能上相差不大。从节省原料考虑,选择阳离子醚化淀粉的添加量为6%。

3 结论

1)在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过程中,阳离子醚化淀粉作为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最佳改性淀粉,在其它性能达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游离甲醛含量最低。

2)在合成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缩聚后期阶段,加入6%的阳离子醚化淀粉,此时效果最优,各性能指标分别为:固含量57.16%,游离甲醛含量0.19%,固化时间 45.60s,黏度 135.96 mPa·s。

猜你喜欢

黏剂阳离子游离
什么是水的化学除盐处理?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阳离子淀粉在生活用纸中的应用
低杂质阳离子瓜儿胶在调理性香波中的应用趋势
DC-Chol阳离子脂质体佐剂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玉米酒精粕基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胶黏剂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应用
陶珊珊作品
来自法国的新型水基胶黏剂使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