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便秘 防治结合是关键

2020-08-25朱元章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肠壁泻药举例

朱元章

众所周知,老年人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会出现便秘的现象,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便秘?

并不是一两次的排便障碍,就能称为便秘,只有在出现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干球粪或者硬粪、排便费力、有不尽感、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甚至需要手法辅助排便,且每周排便少于3次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是便秘。而以上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其中至少近3个月有症状,且至少四分之一的排便情况符合上述2项及以上的,就属于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的危害

由慢性便秘导致的危害往往非常严重,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排便费力和次数减少,过分用力会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排便晕厥,甚至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并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而长期便秘也会导致患结肠癌的风险增高。因此,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防治结合很重要

首先需要正確面对,积极就医,判断便秘是由疾病导致的器质性便秘还是非疾病的功能性便秘。如果是器质性便秘,则必须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否则便秘很难解决;如果是功能性便秘,则应尽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改善便秘症状。

1.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每天定时排便。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尽量采用坐便器,同时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2.足够的水分摄入:养成定时饮水和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饮水量以1500~1700毫升为宜,每次50~100毫升,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

3.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每天≥25毫克。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及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如糙米、红豆、绿豆、木耳、海带、番茄、牛蒡和苹果等。

4.适当合理的运动:散步、拳操等,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对卧床患者,即便是坐起、站立或能在床边走动,对排便都是有益的。

5.辅助锻炼:

(1)在平卧放松的状态下,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

(2)收腹-鼓腹运动:平卧,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收腹,反复做10分钟。

(3)提肛运动:平卧或坐位时进行收缩肛门运动,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能力。

药物的辅助治疗

除了以上对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合理运动外,对于老年人慢性便秘,可以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选择性地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

1.刺激性泻药

主要特点为刺激肠蠕动,对排便动力衰弱和缺乏有一定的帮助,但有时易发生腹痛,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不宜长期服用。

举例:如番泻叶,每日3~6克,泡茶分次服用,用药后24~48小时排便,有泻热导滞的作用。

2.容积性泻药

该类药物不被肠壁吸收,通过吸收肠管的水分后膨胀,从而增加大便量,扩张肠道容积,刺激肠蠕动,引起排便反射进而起到缓解便秘症状的作用。

容积性泻药为非吸收的盐类和食物性纤维素等物质。

举例1:如欧车前亲水胶散剂,6克溶于240毫升温开水口服,用药后10~24小时排出粪便。服后多饮水,加速粪便通过肠道,不会过度刺激肠壁,不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举例2:如氢氧化镁乳剂,每日15~30毫升,睡前服用,用药后24~48小时排出粪便,肾功能障碍者勿用。

3.渗透性泻药

该类药物可经结肠细菌的作用,降解为低分子酸类,使肠道里的水分不易被肠壁吸收,从而保留肠内水分,润滑肠道,软化粪便,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举例:如乳果糖口服溶液,15~30毫升/次,2~3次/日,用药后24~48小时排出粪便。不能耐受乳糖者禁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4.润滑性泻药

用于干粪便或排便功能较差者。

举例1:如开塞露,每次5~10毫升,注入肛门,用药后6~10小时排出粪便,刺激肠壁,反射性引起排便。

举例2:甘油灌肠剂,一次60毫升注入肛门,用清洁棉球按压肛门1~2分钟,其后5~10分钟可以排便,对年老体弱便秘者较好。

5.中药类肠动力药

润肠通便,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扶正固本。

举例1:如通便胶囊,2~4粒/次,2~3次/日,用药后24~48小时排出粪便。

举例2:麻仁润肠丸,1~2丸/次,2~3次/日,用药后10~24小时排出粪便。

药师提醒

老年人常遭受慢性便秘的痛苦,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积极面对老年人便秘问题,学习如何防治,为家人和自己的健康负责。

猜你喜欢

肠壁泻药举例
滥用泻药易致便秘
乘法公式应用举例
吃苹果过快影响营养吸收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学会最常用的习语,让老外眼前一亮
用泻药减肥,小心肠道“变黑”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专家答疑
CT诊断成人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2例报道
等差数列与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