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基于VAR模型分析

2020-08-25黄志煌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单位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黄志煌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也随之迅速推进,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其正面的影响是:城镇化快速推进往往也导致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这有利于包括城镇居民在内的所有居民提高收入,其负面的影响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加剧城镇居民的就业竞争,并阻碍了城镇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城镇化和居民收入两者的关系,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其中李晓霞①通过分析苏州市城镇化和居民收入现状,发现苏州市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苏州市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约分别增加3233元和1694元。姜怡悦②借助Eviews 6.0软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并绘制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图,以此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GDP、金融水平和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万丹③研究发现城镇化率的上升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大,但滞后期长,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小,但滞后期短。马骁,范维④等利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技术与Tapio脱钩指数,测算出2012—2016年全国及部分省份城镇居民收入与城镇化率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影响及脱钩关系。研究表明:现阶段居民收入仍是影响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关键因素,城镇化率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贡献相对较小,但是城镇化率的小幅提升会引起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及城镇化率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阶段性差异。高延雷,王志刚⑤等则基于2000年—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法探讨了不同城镇化方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其研究发现:一是传统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均对农民总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分别为0.116和0.032;二是传统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都拉大了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之间的差距,传统城镇化表现为提高非农收入并且还有降低农业收入的“叠加效应”,而就地城镇化则体现为既提高非农收入同时又提高农业收入的“冲抵效应”;三是随着农民收入分位数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两种方式的城镇化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呈现逐渐减小的特征;四是传统城镇化显著拉大了中国东、中部地区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但在中国西部这一作用并不明显,而就地城镇化拉大了东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同时又分别缩小了中国中部和西部农民的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之间的差距。

许多学者关于城镇化与居民收入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非常多的成果,但已有的研究鲜有通过VAR模型对城镇化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具体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而本文通过建立包含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政府财政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时间序列变量的VAR模型,对城镇化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

二、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的所有数据都是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获得,本文选取数据的时间范围为1992-2018年,原因是1992年中国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启动市场化改革,而本文分析城镇化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前提是市场机制,所以本文选取中国正式启动市场化改革的1992年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指标选取

1.人均GDP(agdp)

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了一段时间内(一般为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和制造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而人均GDP则是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cz)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是以户口性质计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计算。本文以城镇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表示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变化,因为以城镇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内地的城镇化水平,所以本文选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作为分析城镇化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研究指标。

3.政府财政支出(zc)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使经济更快的发展,中国的政府财政支出事实上更多地偏向能够使国民经济更加快速发展的城市地区而不是乡村,而政府财政支出的这种倾斜势必会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所以本文将政府的财政支出也纳入到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标体系之中。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sr)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所以本文用它来代表城镇居民收入。

(二)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用来检验对各研究变量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时间序列矩特性的时变行为实际上反映了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质。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变为平稳序列,这样就可以应用有关平稳时间序列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对时间序列单位根的检验其实就是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中存在单位根,一般可以通过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取对数或者进行差分的方法来去除单位根,从而获得无单位根的平稳序列。如果变量是无单位根的平稳时间序列,一般则可以直接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来进行研究,一般来说ADF检验是检验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的常用方法,它可以用来判断含有高阶序列相关的时间序列的单位根。

(三)协整检验

协整即表示数据存在共同的随机性趋势。协整检验的目的是检验一组非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是不是有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伪回归的一个特殊情况是两个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成分相同,此时可能利用这一种共同趋势来修正回归使之可靠。因为协整传递了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所以如果可以在看起来具有单独随机性趋势的几个变量之间寻找到一种可靠的联系,那通过引入这种“相对平稳”来对研究的模型进行调整,则可以用来排除单位根所带来的随机性趋势的影响,也就是误差修正模型。但是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进行协整检验的时间序列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才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四)VAR模型构建

一般而言,VAR模型在研究多个有关联的经济指标时具有操作简易、结果可靠的优点,VAR模型与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相比,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相关联的经济变量,并且能够有效的分析时间序列变量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VAR模型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及使用。

VAR模型的一般表示:

滞后阶数为p的VAR模型表达式为:

Yt=A1Yt-1+A2Yt-2+…+ApYt-p+BXt+μt

其中,Yt为k维内生变量向量;Xt为d维外生变量向量;μt是k维误差向量,A1,A2,…,Ap,B是待估系数矩阵。

当行VAR模型的特征值都在单位圆外时,不含外生变量的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才满足平稳性条件。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分别对人均GDP(a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cz)、政府财政支出(zc)、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sr)进行单位根检验,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其时间序列平稳,而人均GDP、政府财政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仍不平稳,在对其原始数据进行二阶差分处理后三个变量指标趋于平稳,各指标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1.人均GDP(agdp)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cz)

3.政府财政支出(zc)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sr)

(二)协整检验

由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原始数据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平稳,而人均GDP、政府财政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过二阶差分处理后才平稳,因此四个时间序列变量指标并不满足协整检验变量必须同阶单整的前提条件,所以不能进行协整检验。

(三)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本文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政府财政支出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四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VAR模型估计与分析:

1.VAR模型估计结果

上表节选于对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政府财政支出进行VAR估计后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在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因变量,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政府财政支为自变量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显著大于零,即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是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1992-2018年期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总体上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2.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如上图所示,在对构建的VAR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后,其模型的特征值均在单位圆之中,即本文所构建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脉冲响应分析

上图显示的是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因变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自变量的脉冲响应图,如图所示,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开始显示增加,随后减少,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在前两期首先表现为正向的,从第三期开始表现为负向的,从第六期开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开始逐渐消失。

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如上图所示,在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向前一期的预测时,其预测方差64.8%来自于人均GDP,0.5%来自城镇化率,7.3%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总支出,27.3%来自于自身,这显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一开始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误差变动影响很小,但是在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向前8期的预测时,人均GDP的影响降低到57.5%,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误差变动影响则扩大到8.5%,这表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误差变动影响具有滞后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中国内地1998-2018年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政府财政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时间序列变量的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

(1)城镇化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即1998-2018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事实上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这说明1998-2018年期间,对于中国内地而言,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正面影响大于其负面影响,即主要表现为城镇化快速推进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包括城镇居民在内的所有居民的收入。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前期表现为正面,后期表现为负面。根据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加一单位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在前两期表现为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第三期开始则表现为减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六期之后由于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渐消失。产生这一影响变动轨迹的原因可能是前期的城镇化提升增加了经济产出,同时城镇化提高扩大消费市场,因此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收入,而后期由于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乡村的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被高工资吸引进城,增加了劳动力供给,进而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

(3)人均GDP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远远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根据VAR模型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因变量,以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政府财政支出为自变量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人均GDP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测误差的影响在前8期一直高于50%,政府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测误差的影响在前8期也一直稳定在7%以上,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测误差的影响在第一期仅为5.4%,后期其影响虽然变大,但是依然没有超过9%,可见相比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实际上才是影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核心影响因素。

(二)政策建议

(1)针对实证结果显示:1998-2018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事实上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建议政府应继续坚持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因为城镇化不仅促进了工业化,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提升了工业化程度。而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正面影响是大于其负面影响的,所以本文建议政府应继续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针对实证结果显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前期表现为正面,后期表现为负面这一实证结果,本文建议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城镇居民中劳动能力与技能不足的群体,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增加了城市的劳动供给,使的职业的竞争加剧,而这部分群体实际上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属于弱势群体,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农村,对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也应提供诸如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

(3)针对实证结果显示:人均GDP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远远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本文建议国家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应注意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为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增加动力,根据统计局预计,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将首次超过1万美金,根据以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后,属于追赶型的发展中国家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根据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际上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提高人均GDP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注释:

① 李晓霞:《城镇化对居民收入的提升效应——以苏州市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9月20号

② 姜怡悦:《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9月30号

③ 万丹《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2016年5月

④ 马骁、范维、陈建东:《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化水平与个人所得税收入》,《财经科学》,2019年11月30号

⑤ 高延雷、王志刚、郭晨旭:《城镇化与农民增收效应——基于异质性城镇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农村经济》,2019年10月25号

⑥ 许贤丽《基于VAR模型的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8月20号

猜你喜欢

单位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STAR模型下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比较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
EST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及其功效比较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波动趋势的统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