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探索
——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
2020-08-2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一、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跨境贸易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然而,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成熟,无论是经验、理论,还是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都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跨境电商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同样需要不断的摸索。
二、课程教学基本流程
根据上述问题,设计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三、教学过程实施及教学策略
基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重点总结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建设。为了实现让学生真正学到并掌握跨境电商的技能,在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之前,经过了多方咨询、调研和讨论,最后决定放弃实验室仿真环境,选择真刀真枪的实战模式,这一选择为后续课程的实施带来不少挑战。
首先是实操平台的选择,期间诸多曲折,有平台的限制,如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只能开通企业账户,也有学校资源的限制,如亚马逊平台可以开通个人账户,但需要开户费及后续每月支付维护费,而学校并没有这类费用的预算。经过与各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接触交流,最终与跨境电商四大移动商务平台之一WISH 达成合作协议,争取进入了WISH“星青年”培养计划,引入行业导师,由WISH 平台讲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平台优秀经营者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和实际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全真操作,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具体实施过程采用项目制,按业务技能分成不同项目,内容如下:
·建立网店的基本操作
·跨境电子商务支付
·国际物流选择与运费模版设置
·选品与产品价格核算
·产品发布与优化
·店铺营销与平台活动
·出货与纠纷处理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最初考虑既然采用实际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就以实际绩效为考核依据,后来与行业导师、系、分院主管领导及其他实践类课程指导教师咨询讨论后,觉得交易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与传统的课程表现评价体系差异太大,综合平衡各因素后,确定过程评价重于结果评价,具体组成如下。
参与度 20 %;项目评分 50 %; 实效评分 10%; 总结报告 20%
参与度:包括两部分,课堂表现由教师依据到课情况打分;系统应用频度由行业导师依据平台的后台统计数据打分。
项目评分:每个项目的操作在WISH 平台留有痕迹,同时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因此综合实验报告评分及平台的后台操作数据,在这一部分中,还包括了两次平台的合规测试,成绩由平台方提供。
实效评分:体现结果的实效评分占比10%,没有成功交易不得分;成功交易1 次得5 分;成功交易2 次及以上,得10 分。这是与现实妥协的结果,称为激励分更为贴切,但现实有时会出人意料,经过前面数月颗粒无收的艰难困苦,最后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最终大多数同学得到了10 分。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有感触之处,作为教师或许可以更大胆些,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更有信心些,这是教学改革、教学探索的意义之所在。
总结报告:课程结束,要求学生提交的总结报告,课程体会,对课程表现的自我评估,以及对课程的反馈意见。
五、思考与建议
本次实践环节的教改和建设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挑战。回顾整个过程,有充满不确定陷入泥泞小道的困惑,最终穿越迷雾豁然开朗的欢欣。虽然每个参与者、相关者都很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坚定的信念、开放的心态、知识的准备及对教学的热忱与负责精神是教改成功的前提。
六、经验教训
首次尝试应用实际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及全真操作,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模式,确实积累不少经验教训。
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习惯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输出,走出了他们的舒适区,极不习惯。本课程执行过程中,三天培训跨境电商经营的基本技能,包括平台规则、选品技能、定价策略、物流选择、成本控制、诚信店铺建设等,甚至主要的陷阱和实用技巧,接下来通过对这些技能的合连纵横,消化吸收、反复应用,内化为自己的技能,从生疏到娴熟,从机械执行到流畅挥洒,打理自己的跨境电商业务。而这一过程与学生原有的学习过程有异,是部分学生产生不适感的主要根源。
课程老师和行业导师的协作协调,由于教师本人缺乏跨境电商经营的实操技能,大致的理论指导尚可胜任,具体到某些特定操作,如产品上新时批处理出错、先提交再检验或检验后再提交等特定操作问题,难以提供即时的解决方案,而部分同学希望有问题老师就能解答,缺少探索和钻研的意识,难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要求。但事实上,不少同学通过探索尝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同时,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需要时业界导师通过微信远程协助解决问题。
课程评价标准的建立,课程首次采用应用实际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及全真操作,考虑到市场中实际经营的巨大不确定性,课程评价主要以经营流程、经营活动是否正确、正常展开为主要依据,即每周产品上新数量是否达到要求,避免违反平台经营规则,而实际的经营业绩在评价中只占很少部分。未来可加大经营业绩的评价权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业务经营参与度,通过市场竞争压力倒逼学生掌握和提升实际经营能力,真正达到课程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