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高效策略浅析

2020-08-24欧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欧榕

【摘要】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排在首位的。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德育教育更是尤为关键。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能够通过高效的教育策略,使学生的德育素质不断提高,是班主任在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将结合班主任德育工作实际经验进行浅析。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239-01

0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引起重视,学校也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设立为重点的教育培养目标。特别是在初中的教学中,对于德育教学工作如何能够更有效的开展,也是班主任老师更加关注的话题。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德育教育意识较为陈旧

目前很多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意識较为陈旧,对德育教育没有更深层次的剖析,因此基本采用的仍然都是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学方式比较固定死板,通常都是由班主任强行将道德思想、德育理念传输给学生,不够人性化,学生接收的德育知识也仅限于表面,难以进行更好的消化吸收,因此也很难获得成效。

(二)德育教育理论水平较低

目前初中班主任普遍存在德育教育理论水平较低的情况。特别是班主任通常都会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学生升学考试的教学目标,因此精力也通常集中在教学方面,德育教育方面经常被忽视。很多班主任没有经过专业的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对德育工作缺少深层的认识,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很难走入学生内心深处,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

(三)德育的方式方法落后

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内容与生活、社会现实脱节,很少给学生创设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的机会;传统的德育课堂以及德育教学手段的单一,导致德育教育变成了简单的道理灌输和纯粹的道德说教。这样空洞的教育达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教师榜样形象,使学生耳濡目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在学生的心目中才有一个高大的形象,学生才会让发自内心的尊敬、爱戴,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我们要用坦荡无私的灵魂、光明磊落的胸怀、勤奋进取的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作学生的表率。平时多与学生交流,用爱心、耐心亲近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

(二)增加主题班会的举办,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

创造良好的班级风气,进行加强班级建设工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举办班会。特别是主题班会对于德育教育效率的提高大有帮助。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内心情感更加丰富,同时也改变了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一场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班会,提前准备相关的视频影音,比如《厉害了,我的国》之类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视听材料中感受祖国的伟大,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的举办,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从而培养学生的更加高尚的道德修养及行为,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利用影视资源,直观进行德育教育

影视资源是可以是电影、电视,也可以是网络上一段几分钟的视频。与传统的德育课堂相比,影视的形式多样,直接、形象而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容易在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这两年出现了很多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录片、电影,有《大国外交》、《超级工程》、《辉煌中国》、《航拍中国》、《红海行动》等等,这些影视资源直观、形象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以便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四、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感恩意识

单纯的靠理论教育不能够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德育是一种品德,感恩是其中之一。因此班主任更要通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班级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将感恩之情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为灾区亲手折制千纸鹤、幸运星,也可以编写一首诗或一句祝福,以表达对当地人民的关爱,通过实践行动让学生们不断增强对他人的关心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另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募捐或者公益宣传、志愿者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既能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还能够增强社会道德及责任感。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帮助环卫工人清理公共环境卫生,感恩社会上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不断增强感恩意识,从而树立回报社会的远大志向。

五、传承传统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教师育人、育德的深厚沃土,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传统文化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

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德育教育中?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体现在班会课上,同时要有机融入所有学科,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体系,让学生充分领略并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和魅力,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对于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进行的德育教育,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尊重并信任学生,使学生认可,不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推进德育教育的不断开展,使初中生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受益一生。

[ 参  考  文  献 ]

[1]孙春雷.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6):19-20.

[2]高海利.小议初中班主任德育策略高效性[J].探索科学,2019,(7):96-97.

[3]马岚.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高效策略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9,(1):229.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