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专项”引领精准教学,“三步骤”实现高效操练

2020-08-24王睿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精准教学

王睿瑞

【摘要】  从近五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古诗鉴赏的考查方式有所变化,难度下降,考点不变。教师如果深入思考客观题的答题方法和备考方向,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助力学生在主观题的解题中寻找到突破口。本文针对“微专项”来阐述如何进行古诗词客观题的精准教学,从精确准备、精细审析、精要应对“三步骤”来实现高效操练。

【关键词】  微专项 精准教学 三步驟 高效操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211-01

0

在古诗词鉴赏客观题中,出题人一般按照内容的顺序来设题,选项里分“局部赏析”和“整体赏析”两大类别。不论题型是“4选1”还是“5选2”,学生都可以借助选项理解该首诗词的大部分内容。但如果不能辨别选项中的错误点,学生也同样容易走入陷阱。

我认为,想要让学生成功解答此类题,教师应该从命题角度确定五个“微专题”,再结合“三步骤”来进行教学。学生只有明白古诗鉴赏的客观题在考什么、怎么考的,才知道如何自如应对其设误角度,才能高效积累做题经验。

一、专项备课,逐一突破

以《考纲说明》为依托,可围绕“内容理解、情感态度、鉴赏形象、语言赏析和表达技巧”五大要点展开专项备课,逐一教授。研读近几年考题和考情,不难看出,出题者把“内容理解”设为确切错误点的比重较大,而学生面对“表达技巧”则易混淆出错。由此,教师可确定教授过程中的重难点。下面,我就把“内容理解”作为微专题,以2017年全国I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为典型例题来示析:

“内容理解”其本质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诗歌。学生读诗时须有五个意识和两个方法。五个意识即“探究题目、联系作者、把握题材、结合注释和联想主旨”,两个方法则是“挖空不懂,合理猜测”和“补充主语,调整语序”。本例诗中,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表明了事件,是关于古代考试的。作者“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学生比较熟悉。德才兼备的欧阳修在监考过程中,看到的是未来的官员胚子。此景之下,主旨情感应该是欣慰。

首联“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席”字不理解,可先将其挖空出来。其余字词直译为“紫色桌案上焚着熏香,温暖吹着轻柔;宽阔院庭中清早XX众多精英”。“席”字,有常识的学生都可以组词“席地而坐”,联想到“坐”的动作后,根据考场环境的限制,译为“坐满”最佳。此外,“温暖吹轻柔”语句不通。补充主语后调整语序为“风吹过,温暖轻柔”。因此,A选项“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完整正确。

再如颔联“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中,“衔枚”背后的典故学生多半不知道,可先挖空。该句直译为“没有喧哗战士XX勇敢,落笔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衔枚”组词为“衔着一枚”,学生大致能想象到“嘴里包着东西”的画面。细品诗句,考场出现“战士”,应当用了比喻手法,主语为“考生”。调整语序为“考生们如同衔枚的战士,勇敢且没有一点喧哗,只听见仿佛春蚕嚼食桑叶的落笔声”。由此可知,B选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不太准确,重点表现的应该是“安静”。

二、分步做题,高效操练

做古诗鉴赏题,需分“解题准备—审题分析—应对策略”三步骤。第一步,通读诗歌,审清题干。弄清单选多选、选正确还是错误;第二步,寻敏感点,推设误处。根据常见命题角度,在选项里圈出敏感点或存疑的地方。第三步,逐一比对,落实方法。将选项与相关诗句一一对照,尤其聚焦敏感点,继而依据“微专项”教授的方法和意识确定选项。下面,我以陆游的《感旧》为典型例题来示析:

首先,通读诗歌,可知“选不正确的两项”;然后,学生自由读选项,感知思考,并讨论问题:这首诗各选项考查的角度是什么?我把全班学生分成5组,每组专注研讨一个选项,务必对选项做到研究透彻;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作口头展示:“我通过哪些关键词,猜测考什么内容”。在讨论之前,我建议学生先将选项分层,抓住关键词更有助于分析。

第一组学生把A选项分为了三层。他们通过“回忆”猜测考“内容理解”,“‘揖字”考“语言赏析”,“形象”考“鉴赏形象”。在此基础上,我要求与原诗句比对:选项“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他们牢记读懂诗歌的意识,从标题“感旧”和首联“当年”确定说法正确;选项“‘揖字生动描摹动作”,他们挖空翻译,判断正确;选项“写出了儒雅谦恭的形象”,他们警醒自己从文本出发,兼顾作者和背景知识,看出了此处故意译错形象。原诗“气吐虹”展现的是充满意气的自信之态,再加上陆游是豪迈洒脱之人。故,A项错误。

有了良好的示范,第三组学生也把C选项分为了三层。他们通过“诗人写”猜测考“内容理解”,“借梦寄情”考“表达技巧”,“深情怀念”考“情感态度”。心里有了解题准备,再与原诗句“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逐一比对,根据应对策略,找到了确切依据。“借梦寄情”是学生熟练掌握的艺术手法,在明确的概念意识下,他们没有被思维定势,看出了C项对诗歌中描写的情感故意曲解。颈联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和现在身老在乡野村落形成鲜明对比,更多的体现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因此,C项错误。

总之,面对诗词鉴赏的客观题,学生需要树立自信心,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诗歌阅读知识体系,掌握对应的解题方法,就能迎刃而解。教师则是学生反思、总结、再提高的引路人!

[注:本文系德庆县基础教育科研规划项目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成果(课题编号:2018DJKY008)]

猜你喜欢

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精准教学”在药学专业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借力互联网+教学打造信息化精准课堂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基于“雨课堂”的精准教学研究
智慧教育下的pad精准教学初探
基于“精准教学”的中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工匠精神培育下的高职《劳动法》课程改革探析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