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2018-03-26欧阳芸芸
欧阳芸芸
摘 要:精准教学是面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高效方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精准教学是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精准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以精准课堂评价为保障,融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过程与精准教学评价三者为一体的教学。以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孙权劝学》为例探究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出结论:精准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应用中具有优势,也存在局限,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关键词:精准教学;初中语文;课堂应用;《孙权劝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5-0021-05
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PI)是面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高效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也可以补救学习者不足的学习能力[1]。然而,以前精准教学仅仅被作为教学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学模式,所以精准教学没有被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学者打破了精准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的常规,为教师构建了可供借鉴的精准教学模式。笔者以《孙权劝学》为例,对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精准教学的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提出精准教学这一理念[2],它可以对任何学科、任何学段的教学进行精准、系统的评估。
精准教学以学生学习的流畅度来判断教学是否达到目标及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掌握表现在学习表现的准确度和速度上。因此,流畅度包括准确度和速度两个指标[3]。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准确度越高、速度越快,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4]。
精准教学遵循“学习者最清楚”原则[5],认为学生行为表现更能反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精准教学要求学生日常练习并测量学习行为频率,即测量一定时间内学生行为表现的正确率和错误率。比如10分钟内,学生做对4道选择题、做错1道选择题,这样教师就能计算学生学习流畅度的准确度和速度,来判定当前学生的学习表现是否需要辅以训练等干预措施。同时,精准教学可以借助计算得来的频率数据来帮助教师和学生判定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精准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措施。已有研究表明,精准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准确率、流畅度、理解力以及阅读综合能力[6]。同时,教师在接受3小时的直接教学或阅读简短手册方式后就可以学会进行有效精准教学的基本原则[7]。综上所述,精准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准教学的实践,教师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技能,并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下面就以《孙权劝学》的课堂教学为例,来探讨精准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二、精准教学的实践应用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三者相脱离的现象,因此,精准教学课堂的构建应该是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准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精准课堂评价为保障,融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过程与精准教学评价三者为一体的教学[8]。
(一)制定精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于学生,教师应该思考“学生应该学会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所以,精准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已有知识能力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另外,如果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表述过于模糊,不能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精准还在于教学目标的具体、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第三单元为“不平凡的人物”单元,显然教材编写者将《孙权劝学》放入第三单元是希望学生能够从三国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到个人成长的养料。因此,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新课标文言文的要求,笔者最初将《孙权劝学》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读懂全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2.揣摩人物心理,提高分析文章人物的能力;3.从人物身上吸取个人成长的养料,从文章中得到多角度的启示。
然而最初在设置《孙权劝学》的教学目标时忽略了学情。经过一学期的文言文学习,七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具备借助课下注释和《词语手册》来疏通简单文言文大意的能力,只是在疑难文言字词的理解和句子翻译方法上有所欠缺,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疑难文言字词以及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另外,七年级学生不知道怎样去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需要采用角色扮演的策略,通过情景设置和人物对话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最初教学目标的设置忽略了其精确性,如何去衡量学生“读懂了”“积累了”“掌握了”“提高了”“汲取了”“得到了”呢,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模糊的,难以实现课堂精准教学。
基于对学情的了解,以及达到准确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目的,笔者对《孙权劝学》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修改:1.带着情感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能够口述全文大意,说出“掌事”等9个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能够正确翻译“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三个句子,并从中总结出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调整词语位置、留下专有名词、补充省略成分);3.通过模拟人物之间的对话,陈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4.结合文章相关语句,表述人物的优秀品质;5.参照示例、选择角度,谈谈从文章中得到的启示。
(二)展开精准教学过程
精准教学过程就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精准使得教师明确学生在课堂中所要达成的目标,明确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完成之后及时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
围绕《孙权劝学》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中开展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采用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的方式朗读全文,教师纠正错误的字音,并指导节奏划分;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词语手册》疏通文意,遇到难点字词时小组合作解决。然后,教师检测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以及重点句子的翻译,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最后,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述全文大意;3.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情景表演,然后让表演者和“观众”说出当时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4.简单介绍孙权、吕蒙、鲁肃三位主人公后,将学生分成三组,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分别陈述孙权、吕蒙、鲁肃成为英雄的某些优秀品质;5.呈现示例:笔者选择吕蒙这个角度,从他的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得到的启示是: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谈一谈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课堂实录】
三名学生分角色模拟人物对话
师:首先请“孙权的扮演者”來说说,你是以怎样的口吻来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的?
生1:坚定的语气,两个“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孙权要吕蒙学习的决定不容拒绝。
师:所以当时你在说这句话时脸上是怎样的神情呢?
生1:郑重其事。
师:非常好,你能进入孙权的角色中,细致表现孙权的语气和神态。现在请一位“观众”来说说孙权在说这句话时内心在想什么呢?
生2:吕蒙你现在掌管着国家正事,竟然不学习,太不应该了!也许孙权在心里责怪吕蒙不学习。
师:那么,如果吕蒙再不学习,孙权就要解除他的官职,甚至处死他吗?
生2:没有,当吕蒙找借口推脱时,他还在耐心劝诫。看来,孙权十分希望吕蒙学习。为什么呢?
师:对的。因为当时三国之间展开了人才的竞争,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贤才诸葛亮,曹操也有关羽辅佐,而孙权当时失去了周瑜,所以迫切希望吕蒙成长为有勇有谋的将才。你现在觉得孙权说这句话内心想的是什么呢?
生2:我明白了。虽然孙权对吕蒙提出了严厉的要求,那是出于对人才的渴求,对吕蒙还是关心的,寄予厚望的。
(三)落实精准教学评价
当前教师缺乏对自身课堂的有效评价,不知道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不知道“学生是否学会”、不知道“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传统的粗放式的课堂评价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准教学评价就是要准确地诊断教学目标达成的效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前先设计好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项目,然后在课堂中检验“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据此来调控教学进程和布置课后练习。
基于《孙权劝学》的教学目标,笔者为其设计的评价项目如下:1.小组或个人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其他学生进行评价;2.采用“开火车”形式,学生轮流准确地翻译句子;3. 1位表演者和1位“观众”代表能够说出当时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其他学生补充;4.三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分别陈述孙权、吕蒙、鲁肃的优秀品质,其他小组补充;5.学生采用“我选择……角度,从……中得到的启示是……”的句式,表达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笔者在《孙权劝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设计好的评价项目来随堂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控教学进程。比如,在教学环节3中,通过对话模拟,学生还是不能说出孙权的心理状态,这时笔者适时介绍三国之间人才竞争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当时孙权对人才的渴望、对吕蒙虽严厉又寄予厚望。学生也不太理解为什么鲁肃见到吕蒙时会如此惊异、赞叹,这时笔者补充文中省略的鲁肃与吕蒙论议的情节——吕蒙为鲁肃想出五种抵御关羽军队的策略,学生自然能够理解当时鲁肃的心理活动了。同时,课后可以根据学生未达成的目标来设计课后练习。比如,在教学环节5中,由于课堂时间紧张,只有两位同学谈了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而且选择的角度单一,因此笔者将此环节改为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三个不同的角度,表述从文中得到的启示。最后,为了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达成目标,笔者还设计了课后学生评价表(表1),据此笔者对这堂课进行反思,想想这堂课的目标落实情况怎么样、为什么,不足之处该采取什么措施弥补。
三、精准教学实践应用后的反思
(一)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应用上的优势
根据对课后学生评价表的收集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班级95%的学生自我评价已经达成了课堂学习目标。课后笔者对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应用上的优势进行了反思。
1.精准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检测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实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实现精准帮学。比如在《孙权劝学》精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角色扮演策略无效后,适时加入情节补充的策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2.精准教学要求以精准教学目标为核心,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目标制定精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设计和开展教学过程的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精准有助于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疑难点和困惑点、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比如《孙权劝学》精准教学目标制定时,明确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难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策略来突破此难点。
3.精准教学对学生学习表现的适时监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容易达成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或提前预习,无需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比如《孙权教学》教学目标1和2的落实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达成的目标,也就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彻底解决问题。比如在《孙权劝学》教学目标3的落实上,采用一定策略后学生还不能自主解答问题时,教师需要适时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学生难以达成的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比如根据收回的《孙权教学》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表,可以对未达成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此,精准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精准而高效的教学干预。
(二)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应用上的局限性
精准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生为本、重视学生课堂目标的达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实际教学应用中存在局限。
1.精准教学的“精准”在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可观察和可测量,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是否可以测量呢?比如,在《孙权劝学》精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陈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也能陈述出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但学生有没有受到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感染、有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这些都不可测量。由此可见,精准教学重视学习行为结果,却忽略了学习行为过程。另外,精准教学在有外显行为改变的学科教学中是高效的,比如算術和阅读,但它在能力与创造性培养上显得不足[9]。所以在精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上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2.精准教学依赖于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师实施精准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测量、记录、分析与比较学生学习表现数据,也搜集和测量不到全体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过程数据,对个别学生实施的干预措施也是滞后的。比如笔者在《孙权教学》的精准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检测到班级部分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课后全班学生对目标达成情况的自我评价也带有主观性,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然而精准教学的“精准”在于精确测量和记录全体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及时反馈,这需要信息技术提供的大数据支持,否则很难迅速、准确地判断当前教学是否落实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怎样的个性化教学[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专门的技术器和图表绘制工具,可以用来测量、记录以及可视化呈现精准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的学习表现。甚至有学者正在尝试开发学生学习活动状态的识别与跟踪系统,来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行为表现[11]。信息技术使得精准教学更加高效可行,但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教育而言,很难用信息技术来支撑精准教学。
四、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具有局限性,但精准教学已经发展为一种成熟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精准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以精准课堂评价为保障,融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过程与精准教学评价三者为一体的教学。只要我们明确了精准教学的适用性,它就能应用到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精准教学必将得到推广、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3][5]祝智庭,彭红超. 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1).
[2]Lindsley O R. Precision teaching: Discoveries and effects[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992,(1):51~57.
[4][9][10]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4~7.
[6] Str-mgren, B., Berg-Mortensen, C., Tangen, L.The use of precision teaching to teach basic math facts[J].European Journal of Behavior Analysis,2014,15(2):225~240.
[7] Haring, N., Liberty, K., White, O. An Investigation of Phases of Learning and Facilitating Instructional Events for the Severely/ Profoundly Handicapped. Field Initiated Research Study. Final Project Report[EB/OL].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240767.pdf,2015-12~08
[8]练至高. 教学设计视野下课堂“精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6):7~9.
[11]郑怡文,陈红星,白云晖. 基于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精准关注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2).
【责任编辑 李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