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兵之美,回味绵长

2020-08-24严亚雄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真善美

摘要:华应龙老师两次执教《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生,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课堂上,师生用数学的独特语言礼赞阅兵之美,用温暖的数据歌颂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发展进步,让人回味绵长:在经典的笑声里感受“真”的智慧,在温暖的数据中感受“善”的价值,在育人的大视野内感悟“美”的力量。

关键词: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真善美

2019年11月底,终于有机会现场聆听华应龙老师2019版《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12月底再一次现场学习,激动之情一如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华老师般,溢于言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生,华老师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宏伟高瞻的构思,大气磅礴的课堂,直抵内心的震撼。这样的场景,让许多像我一样的“华粉”深受感动,深深回味,回味绵长。

回味之一:在经典的笑声里

感受“真”的智慧

一堂好课,不仅依赖于教师精细设计的教学流程,尤其是精妙选择教学素材,更在于教师精彩组织实施的程度和精细处理教学的艺术水平。此外,还取决于教学环境,特别是精神环境的营造。借班授课,在短短几分钟内,如何让学生感受轻松、民主、愉悦,最终敞亮自我、悦纳老师?华老师用他经典的笑声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片段1】

课前谈话环节,教师选择性地展示学生的课前研究单。一个叫李至真(音同)的学生提出了關于“东风41”多长时间可以打到美国的问题。华老师说:“李至真同学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玩的问题,看到了吗?”接下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笑声,是对学生爱动脑、会提问题的肯定,同时,也回避了国际敏感话题,并为后面的研究埋下了伏笔。多么富有智慧的笑声啊!

【片段2】

师(面向刘铭泽)刘铭泽,你分明是我的托儿。(面向全班)看看,他提的问

题好不好?领队将军和第一排士兵之间的间隔为什么是6米而不是7米?会

提问题非常重要。谁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太近了不协调,太远了将军的声音后面的士兵听不见。

师多好的角度!掌声!

生我学过历史的,中国人讲究水满则溢,6不到7,所以不会溢出来。

师你太有学问啦!厉害,厉害!

生后面有5行,估计是从间隔1米到2米再到3米,到第六排就正好间隔6米。

师还有这样的关系呢!生六六大顺。

师多吉祥啊!好样的,对于我们同学自己提出的问题,竟然有这么多不同角度来欣赏。这

次阅兵大家都知道啊,将军在前面喊“向右看”,然后带着全队踢正步通过

检阅区,那正步一步是多长啊?生75厘米。

师对,前面同学都研究了,正步一步是75厘米。现在你再想想,为什么将军

和士兵中间的距离是6米,而不能是7米?有没有新的角度?

(简短的同桌交流后,一个叫刘子东的孩子很激动地站起来:“6米减去75

厘米是525厘米,525就是我爱我,我爱我的祖国。”这样的回答真是让人

忍俊不禁,伴随着华老师温暖的笑声和“真好,真好,简直是别有洞天!”

的评价,课堂更显自然轻松。笑声中,学生的思维渐渐逼近“8步之后,士兵也会踩着将军踩过的那条敬礼线”。 )

同一个画面,不同角度的理解。面对每一种回答,华老师都给予恰当的理答,并用笑声回应,并不急于让学生直指问题本身。华老师的笑声像施了魔法般,感染着课堂中的每一个人。他的笑声,让他成为课堂情绪和节奏把控的高手。

没有正确答案的出现,华老师的笑声降临;没有思维奔腾的地方,华老师用笑容掀起。所有情绪的阶梯,皆因儿童而生长;每上一级台阶都激发一种独有的情感,那就是对儿童深深的关爱、理解、尊重,甚至是欣赏。华老师的笑声源于内心,为了儿童。从笑声中,我们看到他对于儿童千奇百怪答案的包容,他甚至期盼看到儿童“莫名其妙”的差错。正因为华老师的心中有儿童,他的眼里时时都能“看见”儿童,于是,在他的课堂,我们能够看到热烈而又放松,积极响应和轻松愉悦的对话交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勇敢地站起来,更能体面地坐下去,最终实现的是思维的深度激荡。

回味之二:在温暖的数据中

感受“善”的价值

数学课堂离不开数据。如果数据只是数据本身,那就是冰冷的表示“某一种量的数”。相反,一旦数据和学生生活相融,或者学生能够参与数据的产生过程,这时,数据就是一种情感的言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温暖价值。

【片段3】

课前,华老师布置了研究任务,其中一项为学生自主搜索、整理阅兵中的相关数据,比如“正步一步步长为75厘米,检阅区长为96米”等。课堂上,呈现这样的数据时,华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大声报出相关学生的名字。我注意到,那些被报到名字的学生脸上呈现出骄傲的神情。

【片段4】

师有了检阅区长度,有了方队的长度,还差一个——速度。是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算?生(齐)自己算!

师我喜欢,我喜欢愿意接受挑战的孩子!孩子,告诉你哟,当我们自己算的时候,那个数据就会带上我们自己的温度。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一个叫刘宸俊的孩子汇报。教师板书他的答案: 140米/秒。)生140后面应该是厘米。生(刘宸俊)哦!我懂啦!

师你知道当我看到140米/秒的时候,想到什么了吗?高铁,中国高铁世界第一。在站台上,高铁从你身边驶过,什么感觉?生很快,像一阵风。

师是啊!一般的高铁250千米/时,换成米/秒,是69.4米/秒。

(无声地指点“140米/秒”和“69.4米/秒”,部分学生若有所思地发出“哦”的声音。)

师(将“140米/秒”改成“1.40米/秒”)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方队的速度1.4米每秒,这个数据是不是就带上了我们自己的温度,有了我们自己的故事?

数据原本是冰冷的,它们只是字符或数字,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算出来的数据,则变得温暖起来。特别是当学生算出的数据和官方公布的数据完全一致的时候,学生眼里的光彩闪亮而又动人。华老师努力做到的,就是将课堂学习权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始终拥有一种情感的温度。这样的温度如阳光般渗透在数学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也贯穿在学生孜孜的学习生涯里。

回味之三:在育人的大视野内

感悟“美”的力量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科育人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数学学科知识的阵地,更是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那么,数学学科如何很好地实现铸魂育人的价值追寻?华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借助“70周年阅兵”这样一个盛大的庆典题材,结合数学学科特质,通过三个阅读故事,娓娓道来,让学生收获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做人的学问,更有涤荡在心灵深处的那浓浓的爱国情和炽烈的爱国心。

【片段5】

(课前暖场,华老师播放国庆阅兵仪仗方队、海军方队、东风41弹道导弹

方队走过检阅区的视频片段,铿锵有力的步伐、响亮整齐的口号、气势磅礴

的音乐,听课教师和所有学生都热血沸腾,似乎又回到了观看直播的那一刻。)

师国庆节看阅兵了吗?

生(齐)看了!

师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壮观。

生很雄伟,很自豪!

生从刚建国到现在,70周年风雨征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

师是啊,非常震撼!阅兵之美,美在力度,铿锵有力,震撼人心,让我们每一

个中国人都特别的自豪和骄傲!

【片段6】

师关于东风41,同学们课前做了很好的研究。我这里也有一个相关的视频,请看——

(视频主要介绍东风41弹道导弹发射成功概率100%和7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师 视频看完了,什么感受?是不是更提气啊?

(学生频频点头。)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好玩!东风41打到美国纽约只需要20分钟。张

子杨关注到了,还有几个同学也提到这样的问题。不过啊,东风41的研制

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穷兵黩武,我们是不会主动打过去的。

(学生点头。)

师飞到纽约20分钟,北京到纽约大概1万千米。能算出它的飞行速度吗?一小时多少千米?3万千米/时。有同学问“1秒钟多少千米”,非常佩服这样的问题。是多少?

生8.3千米/秒。

师(指板书中的“69.4米/秒”)一看,一比,感觉怎么样?

生太快啦!不是一个级别的!

师是啊!当我们心中有数,再来看看中央电视台海霞和康辉的解说,我们就会觉得更加美好。

(学生看着解说词,眼睛发亮了。)

【片段7】

师孩子们,好玩的时候,我们希望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看手表)今天,手表的速度快了。时间到了,下课吧。

(学生不肯下课。听课教师热烈鼓掌。)

师(亲切地)下课了!

生我还有点舍不得。

师我也有点舍不得。

生(满含深情地)跟您待的时间越慢越好!

生(不舍地,眼含热泪)我希望这堂课永远上下去!

(听课教师泪眼蒙眬,发出鼓掌声。)

生(激动地)我有点怀疑您的三个字“下课了”,您的声音那么小,我在想您是不是在骗我?

(听课教师再次鼓掌。)

生(含泪)我希望您下次来能再选我们班!

(听课教师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我也很愿意和我们五(9)班再合作。那我们今天就上到这儿了,好吗?

生(齐)不要!

……

师(不舍地)谢谢孩子们给了我很难忘的一节课。2019年12月27号,我们一起享受了60分钟。我也很愿意和咱们班孩子再合作!

(经久不息的掌声里,气势磅礴的阅兵视频中,学生依依不舍地离开。)

爱国就要传承中华文化。数学学科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常常习惯于引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数学史料。比如,从π≈3.1415926说到对中华民族有卓越贡献的祖冲之,我国是最早开始研究圆周率的国家,比其他国家早一千多年。再比如,早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就有关于平面图形的解法,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著……这些的确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很难产生融入感,也较少因为这样的介绍产生极大的情绪体验。

“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带给学生的是视觉的冲击,更是数据背后国家强大力量的彰显。通过研究阅兵题材,学生真切感受到的是力度之美、精度之美、速度之美。一系列“数学之美”,让他们更加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快速发展。他们还能体悟到“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正如学生在课堂回顾阶段所说,“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强大的数据支撑,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更多的意义!”“我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发展速度”。对此,华老师是这样总结的:“真好!阅兵之美,美在力度;阅兵之美,美在精度;阅兵之美,还美在速度。它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发展速度;它更让我们自豪,我们有让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阅兵之美,美在哪儿?美在我们的心里。”

当一个大大的爱心画在“数”这个字的外面时,我们和学生一同享受着“心中有数,无限美好”的情感體验。数学的情感在这里得以升华,数学的独特价值在这里得以彰显。“课欲尽,意犹存。”下课时间到了,学生非常不舍。很多学生的眼中都满含热泪。他们不舍的是给他们带来如此震撼的数学课堂的华老师,更是华老师和他们共同感受到的数学力量。如此美好的一个小时,他们用数学的独特语言礼赞阅兵之美,用温暖的数据歌颂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发展进步。可以说,华老师的课是一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数学课堂,更是一首献给伟大祖国的深情赞歌——

再回味

数学情温暖

再回味

爱国意昂扬

再回味,回味绵长

绵长且悠远

……

(严亚雄,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星湖校区数学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真善美
望天门山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我身边的真善美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习惯了真善美才能拒绝假恶丑
美丽之花,为真善美而开
教养:理解教育的一个未来视角
中华诗词必须弘扬真善美
续写雷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