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润与体验:诗教课程建设的基本逻辑

2020-08-24唐岚柳袁照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诗教诗歌校园

唐岚 柳袁照

摘要:诗歌自古就是教化民众的重要载体,我们的先人把诗作为五经之首,探索出一套通过学诗、写诗进行启蒙教育和能力训练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苏州第十中学继承传统文化,转变育人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建设诗教课程,让学生在诗教的浸润与体验中提升认知、情感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诗性教育诗性文化诗教课程

从2008年起,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结合百年办学历史文化,理性反思教育现状,提出了“诗性教育”的重要命题,进行了诗教课程的系统建设,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与实施。2012年10月,“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成功申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课程基地视导调研中,专家组认为我校“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具有“领先的理念、时代感的顶层设计、强烈的课程意识、丰富的课程资源、独到的系统规划”,创设了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育人环境,不仅有历史的深度和厚度,也有时代的气度和力度。

让学生在诗歌教育中浸润与体验,获得认知、情感与审美,是我们建设诗教课程的基本逻辑。

一、 诗教课程的顶层设计

(一) 课程目标——以人为本,诗意发展

在诗教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诗意发展”的课程目标,履行“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使命,主张科学与人文并举的课程文化观、回归人的生命与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与民主化的课程设计观。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的诗教课程根植于学校百年历史和文化,坚持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互相包容、协调统一,倾力打造“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学校文化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自觉,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校本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科目、课程等进行修习。校本课程的设置,除了重视学生的知识习得外,还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取,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诗教课程尤其追求培养学生的诗意。

(二) 课程开发——凸显文化,浸润体验

《人民教育》用“最中国”来概括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并赞誉“校园里的每一幢建筑都承载着历史,每一块石头都蕴含着文化,每一面墙壁都在诉说教育”。我们把校园视为学生进校后阅读的第一本书,视为一门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独特课程,努力构筑一个古老而灵动的隐性课程文化场。学生由此开始,进入全校、全员的诗教浸润与体验。

我们基于校园文化,开发了一系列诗教精品课程。其中,“校园碑文选读”在江苏省教育学会第三届“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语文组出版的《文学苏州》获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校本教材。由于诗歌教育、诗教课程的建设与推广,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

(三) 课程实施——自主选择,唤醒诗意

我们不断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与个性化实施,结合校园文化、学科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完善课程实施的基本流程。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提出“多元化教育”“多课程选择”“多途径成才”的教育策略,先后在美术、摄影、微电影、音乐、历史等学科开发诗教课程。

基于校本选修课程灵活、多元的特点,我们提倡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学习和人际交流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课程的“美丽”和“美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比如在西花园——康熙、乾隆作为行宫曾经驻跸的园子里,有摩崖石刻,有沈周、何绍基等书画家撰写的碑文,有杨绛、何泽慧等历届学子作为毕业留念留下的铭文,成为一个幕天席地传递校园文化的情景教室,学生在这个诗意文化场中以现场学习、文化浸润、互动体验等方式,开展以诗歌教育为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四) 课程特色——立足传统,诗润心灵

诗歌教育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活动,以诗歌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呼唤对美育的重视,将为现代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奠定人文基础。

我校的诗教课程有三大目标:“把诗歌还给年轻人,让诗教恢复应有地位,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诗教新路。”为此,我们展开了四项特色探索:一是面向四类不同学生,构建多元的诗教课程,探究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二是以诗教为核心,开发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三是立足传统,不断挖掘、开发、建设诗教教学资源;四是润泽心灵,强化诗教的价值引领作用。

(五) 课程评价——青春诗情,化育诗性

我们制订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诗歌教育课程基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关注全人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主,形成全校性的全科课程,让诗教课程设计有章可循、有本可依。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修1—2门诗教课程,以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检测、作业、实验、调查报告等为考查形式,学习合格者所获学分计入学生成长档案。

二、 诗教课程的物型课堂建设

我校始创于1906年,前身为苏州振华女校。校园内,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亭台楼阁,花树掩映,各呈风姿;牌匾池石,风雨阳光,自成美趣。我们将这些景物作为重要的资源和基本元素,以江蘇省诗歌课程基地为目标,建设诗教课程的物型课堂,即8个诗歌教育情景教室:4个感知和验证平台,4个互动式自主学习平台。

(一) 感知和验证平台

1. “诗歌长河”情景教室。

对应诗教课程“诗海巡览”,是适应面最广的教室,指向中外古今诗歌。为让学生对世界诗歌发展有整体的了解,对所学诗歌在诗歌史、全世界中的地位有清晰的把握,我们勾画了一条从公元前24世纪到当今的时间长河,让学生一目了然,把握诗人及其作品的地位。我们基于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考量诗歌,也期望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看问题。在这里,电子白板播放由师生共同制作的电视短片《诗歌长河》,影像音乐与墙面视觉形象配合,“诗歌长河”壮观奇丽,令人震撼。

2. “姑苏诗情”情景教室。

对应诗教课程“文学苏州”,是苏州地方诗歌的教学现场。这是姑苏风味的情境,有古意浓郁的书斋式讲台,有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姑苏诗墙,有标注诗人姓名与活动地点的苏州诗人地图,还有苏州诗歌简史。我们还专门编撰、拍摄、吟诵、配乐,制作了苏州历史短片,教室里更添几分姑苏风情、诗歌意蕴。

3. “星河诗梦”情景教室。

对应诗教课程“我坐窗下”是学习外国诗歌课程的教学现场。深蓝色吊顶上点缀着39颗星星,象征39位曾获诺贝尔奖诗人如明星照耀夜空。墙上绘制历史长河纹理,39位诗人的头像及简介制成大小不一的无框画,按获奖先后,巧妙地置身历史长河间。顺着“河流”,学生可以了解各位诗人的情况,一览他们的风采。诗人们的代表诗句则做成展板,灵动、引人,自然营造出开放、美好的诗意氛围。

4. “红楼诗画”情景教室。

我校校园原为清代织造署遗址,与《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设计了“《红楼梦》诗歌研读”课程,作为学生选修课程之一。“红楼诗画”情景教室的墙面设为红色,展示十多首红楼诗歌、数十幅表现红楼情节的图画,再配上师生朗诵、吟唱红楼诗歌的音频与视频,声电光综合呈现,构成了浓郁的红楼情境、诗意情境。

(二) 互动式自主学习平台

1. “校园碑刻”情景教室。

这是校本课程“校园碑文选读”的教学现场,也是诗歌教育课程基地的教学现场,我们精选部分碑刻诗歌,据此设计课程,让师生走进历史,读文学诗,感受诗意,传承、领悟学校文化。

2. “青春诗颂”情景教室。

这是诗社活动和诗歌创作的教学场所,也是展示、朗诵全国各地师生原创诗歌的专用教室,对应诗教课程“西花园的风”。这里实景展示我校师生的部分优秀诗作;同时,利用电脑收藏历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和我校学生诗会的全部诗稿、我校教师的原创诗作,以及朗诵训读的备选音乐、视频画面等,方便随时取用。教室里还设有小型的舞台,用于朗诵、表演。在此情景教室,创设诗教情境,还引入专业的诵读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激发创作、欣赏与表演的兴趣。

3. “校园诗韵”情景教室。

我们的校园除了有碑刻、建筑、纪念物等物型文化,还有无形的精神,如关于织造署遗址的诗歌、图画,百年以来师生的诗作等。这些无法在校园里完全呈现,我们就设计了“校园诗韵”情景教室,再现历史上关于瑞云峰的文人书画,介绍校园碑刻上的诗作,展示师生创作的诗歌作品,将非物化的内容物化呈现,营造了彰显校园文化底蕴的情境,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类课程、校园碑文诗歌阅读教学和校园写作活动的推行。

4. 校园影视工作室。

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了一个让学生尽情展示自我的舞台,进行诗歌MV的创作与拍摄。近年来,师生共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微电影,其中近十部获得了全国校园影视创作比赛的金奖。

依托诗歌教育情景教室的建设,传统文化精髓和百年名校文脉凸显。沉静秀美的杏园拥有了诗歌教育的图书中心、专题资料搜索与查阅中心、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师生教学与阅览中心、师生创作成果展示中心,处处都是诗歌课程的教学现场。

三、 诗教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 开拓诗教课程领域,系统推进课程建设

1. 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整体建设诗歌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纲要提出,要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共同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理解思想内涵,探索丰富意蕴,领悟艺术魅力,并注重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重新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给予恰当的评价。由此,以必背篇目为主干,背诵更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标配”;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明晰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并尝试进行诗歌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成为广大学生普遍的实践。

2. 以校本课程为源泉,不断丰富诗歌课程。

(1) 必修课程。

主要有“校园碑文选读”(诗歌韵文形式的碑文)、“文学苏州”(苏州诗人作品及歌咏苏州的诗歌)和“诗海巡览”(中外诗歌史及作品选读)等。

(2) 选修课程。

主要包括“诗歌全景”“诗与人生”“写我真情”“杂树生花”四类。“诗歌全景”有“好诗共欣赏”“盛唐之音”“豪放与婉约”“现代之音”“文化视野与鉴赏”等专题,勾勒诗歌全貌;“诗与人生”包括“诗与人生”“匹夫不可夺其志”“感发的魅力”“诗情画意”等专题,关注诗歌人生;“写我真情”包括“古体诗创作”“现代诗创作”“诗歌与写作”等专题,指导诗歌写作;“杂树生花”包括语文学科的“诗意昆曲”“红诗歌初探”“苏州诗歌史”,历史学科的“吟诵唐诗领略大唐”“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政治学科的“从诗歌中解读经济与社会发展”,地理学科的“诗与桥”,音乐学科的“古诗吟唱”,美术学科的“诗与画”,生物学科的“诗情花意”,化学学科的“诗歌中的化学”,物理学科的“物理中的化学”,数学学科的“数学之诗”,指向跨界学习。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主要包括校园诗会、创作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三类。校园诗会有五月的“纪念五四放飞青春”校园诗会、十月的“我和我的祖国”国庆校园诗会;创作活动有高一的“與太阳同行·曙光行走”、高二的“冉旭苍穹勇攀高峰”、高三的“挑战自我激发潜能”,以及昆曲、评弹、古琴“三曲进校园”;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诗歌的专题研究、创作研究、采风活动,以及苏州诗歌地图绘制、《瑞云诗刊》组稿与编校等。将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升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有三:一是利于展会活动的规范化开展,二是利于创作活动的阶段化进行,三是利于诗教内容的研究性学习。

(4) 创作交流研讨活动。

主要包括指向作品发表、出版的全国中学生青春校园诗会、各类省市级诗歌或经典诵读会和“星星诗刊中学生营地”,指向诗歌研讨的诗歌讲坛、瑞云诗社,指向国际国内诗歌交流的国际专题交流、国际友好学校专题研讨、全国中学生诗歌教育与创作网络互动平台等。

对学校原有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资源,我们按诗教课程建设的要求改造、完善、整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全科性的诗教课程体系;同时,进行校本选修课程的開发与实施,并注重其系统化。传统的诗歌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和专用教室,内容、过程与成效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而今,我们多形式、多场合地开展诗歌教育活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开研究性学习,帮助、支持广大学生将知识学习、综合活动与社会实践以多形式、多途径,转化成具体的成果。

(二) 搭建数字教学平台,全员开发个性课程

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包括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等资源,加强与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等高校的合作,破解教师知识陈旧、信息化技术素养不足、诗歌教育课程缺乏等困难。我们聘请诗人常驻学校,直接与师生对话交流、参与我们的诗歌课程建设;直接为学生开设诗歌普及型和前瞻性的不同类型的讲座;指导广大教师全员开发个性化的诗歌课程。

1. 数字化阅读诗歌课程。

我校教师开发了“古韵今风——民谣漫谈”“英雄识英雄”“诗游大唐”等数字化阅读诗歌课程,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从视频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作业等路径,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能力,以及进行评判性思考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2. 影视教育诗歌课程。

许多师生钟爱微电影,投身影视工作室建设,努力创作更好的作品。他们成立了创作小组,发挥自己的创意和团体协作能力,积极参与苏州市和全国的微电影大赛。他们积极拍摄校园诗歌MV,继苏州十中版《南山南》之后,学生和音乐教师合作,进行民谣创作,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 传媒艺术诗歌课程。

我校开发实施“捕捉美的瞬间——摄影与诗歌创作”系列课程。如拍摄一组“西花园的秋”摄影作品,学生根据画面内容配上诗歌,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发表。互联网成为我校诗性教育传递信息、相互交流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诗歌创作的积极性。

4. 夏(冬)令营诗歌课程。

我校积极探索适合“国科大创新实验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开发夏(冬)令营诗歌课程。如,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吴文化起源与发展、苏州园林文化精髓,带着问题游园,将园中对联转化为现代诗,并制作诗画美篇、影视短片等数字化、多媒体化的作品。这样,诗歌课程就不限于诗歌知识的学习,而是着眼于学生创新品质、实践能力、志趣爱好与优势潜能的开发,并配套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更宽广的舞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

5. 诗歌系列主题精品课程。

学校定期开设“瑞云诗歌讲坛”,举办“西花园笔会”,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诗人,通过讲座、沙龙、笔会等形式宣讲诗歌文化,大力打造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诗歌系列主题精品课程。如我校加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校园写作计划”,邀请诗人欧阳江河、作家叶兆言走进我校,与学生对话;同时主办全市语文教师与文学对话的沙龙“构建理想和有效的文学教育——欧阳江河、叶兆言、柳袁照三人谈”,为广大师生呈上思想的饕餮盛宴。

6. 网络微课程。

我们还开辟“为你读诗”“见字如面”等微信栏目,为师生提供一个施展诗才的舞台。这些栏目的作品的筹划、组织、制作与传播,事实上也成了一个个网络微课程。

7. 诗歌创作与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每年举行两次校园诗会,印行四本校园诗集,刊发师生诗作数千首;出版“西花园诗丛”系列诗集,包括《放飞青春》(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诗选)、《走入荒原,越发美丽》(柳袁照诗集)、《西花园的风》(苏州十中教师诗集)、《给十六岁的自己》(苏州十中历届校园诗会诗歌精选)、《人生曼妙是从容》(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110周年校友诗选)、《想一个人旅行》(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诗歌精选)等。写诗、开诗会、出诗集,已经成为我校师生的创作常态。

“全国中学生诗会”发轫于我校,吸引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50所一流学校热情参与,由各地名校轮流举办,至今已举办十届,成为全国中学生诗歌创作与交流的高端平台,被《中国教育报》列为2011年全国教育文化之旅十件大事之一。

这些诗歌的认知、教学、创作与实践活动,都是师生合作开展的。其意义在于,让诗教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学的本源,回溯和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日常的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把学校教育教学引向自由创造。

我们热切希望,诗意(诗歌)能成为教师发展的底色,成为校园文化的底色,成为师生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的底色。因此,我们的诗教课程始终追求全面的学习体验,以“浸润与体验”为路径与特征,让学生在日常活动的浸润与体验中,提升认知、情感和审美能力。

(唐岚,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副主任。致力于诗性审美课堂研究。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原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致力于诗性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诗教诗歌校园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诗教为何与何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