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中段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能力浅谈

2020-08-23王艳

读写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教学策略

王艳

摘 要 随着现阶段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学目标也逐渐有了转变,在培养学生们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累积,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文章将展开具体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小学中年段;数学小组;合作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054-01

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对学生的基础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标实施后,小学数学教师不仅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己探究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

根据小学中段即三、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数学教师可以以培养其合作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的差异为划分标准将其科学合理地分组,主张学生通过组内协作、科学分工、相互配合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学生可以在其中发挥特长,弥补不足,顺利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效果是显著的,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个人潜质借助团队力量展现出来,深化数学学习,在锻炼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使其思维和情感也能得以良好地发展,最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科学分组,有序组织

以往的数学课堂学习中,对教师所抛出的数学问题,学生要么是保持沉默,等待教师讲解,要么是积极抢答,你推我攘,从整体上看是非常不利于良好稳定课堂秩序的建立的,课堂教学和互动的无序性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学习小组,学生们没有合作意识,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进行科学地分组,为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提供支持。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层次,遵循互补原则,以优带困,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提升的机会。在做好分组工作以后,教师还需要明确合作小组成员的分工,设立组长,指定学生发言、记录的职责,使小组合作得以科学地运行和管理,从而发挥团队协作的最大价值,学生就能从中获取更丰富而有价值的学习体验,数学学习才能更加高效。

二、提供机会,展开合作

建立学习小组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给学生创设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展开合作,参与进课堂,在互动和交流中锻炼答题和解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从传统数学教学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要注重课堂实践,根据教材内容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发挥自身引导和支持功能。以《位置和方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使其排列成一定的形式互相判断相对位置,掌握概念。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也可以安排相应的实践探究任务,比如在学习完统计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本学期数学月考成绩”“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生最喜欢的运动”等课题供学习小组探究,使其在课下调查、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共同制作完成数据统计表。此外,还可以开展其他形式的数学活动知识竞答、判断等从多方面对学习小组进行锻炼,使其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走向成熟。

三、联系生活,强化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将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强化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并不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习小组多进行课外拓展,强化其知识运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科学、教育与文化都包含着大量的数学内涵,数学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如学校操场的周长、教室的面积、学生的身高、文具的价格等等促使学习小组进行探究,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才会更加有活力,学习主动性也会更强。

比如在学习了测量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联系日常生活中测量路程、计算物品重量的问题来进行实践运用。又可以结合分、时、秒时间单位的学习来计算速度,使学生建立各个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复习巩固已学内容。

四、多元评价,共同进步

對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也需要教师的重视,除了教师对整个学习小组的评价以外,还包括学生个人的评价。数学教师要积极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明确评价内容,把握评价准则。比如就学习小组在课堂发言中的表现、学习任务完成率、作业的正确率以及课堂考勤做记录,采用积分制,对优异的表现加分,对不良的表现扣分,设立记分员将其记录在特定的册子上,在每周的班会上进行总结,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颁发奖状,使其受到鼓舞,在学习中也会更加积极。对表现欠佳的小组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导学生找出问题,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反思自身,继而采取更加健康积极的态度和学习策略来改进,最终得进步与提升。教师需要做好调节工作,避免学习小组出现矛盾,要给予正确的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良性竞争、合作学习的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数学教学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1.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研究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