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0-08-23沈榕榕

读写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数感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沈榕榕

摘 要 数感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学生首要具备的能力,是学生深度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所在,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数学实践教学经验,详细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 数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2-0133-01

教育的改革和不断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广大教师及时变更思想理念,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数的敏感程度,并且在讲述关于数的知识点时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既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又能够提升数感,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一、利用图形理解数字,帮助学生树立数感

数和形是数学学科所研究的两大重要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将数量关系与图形通过相互转换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小学是学生启蒙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理解数字,帮助学生树立数感,促使其在学习中数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图形展开教学,以促进他们高效地理解数字,并由此帮助其树立数感和提升数学素养。课上,数学教师首先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回忆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求解公式。然后,教师又画出一个底边和高都相等的三角形,说道:“同学们,能够计算出这个等高和等底的三角形的面积吗?”学生开始思考,教师随之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他们通过图形之间的联系想到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图形,很快便认识到两个等大的三角形能够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进而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图形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图形的同时树立与提升数感。

二、采用生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强化数感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可见生活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数感是人们对于数字的一种感受力,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通常都会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促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增强数感,使之学会用数学观念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生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强化数感。一上课,数学教师就说道:“同学们在家会测量身高和体重吗?”学生齐声道:“会!”教师道:“那你们能不能说出自己以及父母的身高与体重呢?”学生纷纷展开回忆,并且大声说出了一些数字,此时教师展示出课本中标有长颈鹿父子的身高的图片,说道:“长颈鹿和它的爸爸也在测量身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随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通过图片中标有的1.8米和5.63米开始学习小数,并与自己提出的身高和体重形成对比,加强对小数的认知。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生活教学法展开教学,能够促使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强化数感,一举双得。

三、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升数感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喜欢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合理利用学生这一“爱问”的特点,尝试将问题贯穿在课堂中,鼓励他们自主思考问题过程中逐步提升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是一门关于数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其积极思考,进而提升数感和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导入课堂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提升了数感。一上课,数学教师就在黑板上写下“文具盒的表面积为2( );黑板的面积大约为( );数学课本的面积大约为300( )”等幾个关于面积的问题,供学生解答。在学生完成解答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刚才大家填写的平方米、平方厘米等单位都是什么单位”,唤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知。随后,数学教师又问道:“那有人能够快速说出学校的占地面积为多少吗?”学生展开猜测,教师也由此引出“平方千米”和“公顷”两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并将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讲解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习过面积单位的过程中提升数感。学生在问题式学习情境中,思维十分活跃,喜欢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在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数感,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一言蔽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教育模式下要高度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采取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进而从中寻找出能够高效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基础之上,使之数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芳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6(22):230.

猜你喜欢

数感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