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方法对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疗效分析

2020-08-23吴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降温脑出血

吴琳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对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及对照组(2017年1至2018年6月)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物理降温方法进行降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降温前、降温后0.5h、降温后4h、降温后8h时的体温,对比两组体温降至正常时所需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Glasgow评分。结果:降温前及降温后0.5h时,两组的体温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温后4h及降温后8h时,观察组的体温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lasgow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lasgow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可缩短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时间,提高降温效果。

【关键词】 中医护理方法;颅脑损伤;脑出血;中枢性高热;降温;意识状态

文章编号:WHR2020064011

脑出血、颅脑外伤是因红细胞溶解吸收、体温调节中枢等引起患者不同程度发热,从而加重了对患者脑组织的损害,导致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1-2]。因此需降低患者的体温及脑组织代谢,减轻脑水肿及颅内压,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需有效控制患者高热,本院将中医护理方法用于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均不超过8分。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及对照组(2017年1至2018年6月)各3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3~55岁,平均(41.09±3.15)岁,其中颅脑损伤者13例,脑出血者17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4岁,平均(40.99±3.46)岁,其中颅脑损伤者14例,脑出血者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将室温设定为22℃~24℃,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物理降温方法进行降温,将薄毛巾包裹冰块后,置于大动脉处,之后患者头部戴普通冰帽,并及时进行更换。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包括刮痧、放血与中药护理,刮痧时取患者脊柱两侧的背俞穴,选夹脊相应病变脏腑俞穴及四肢穴位,患者取俯卧位,取穴至腰部夹脊两侧,用刮痧板蘸清水或油,沿着背俞穴或脊柱两侧,刮至皮肤成紫红色,每个部位刮3~5min,最长不超过20min;刮痧时取穴要准确,施刮时不能逆向刮,要顺着肌肤走向进行刮痧,以免损伤肌肤;同时用耳尖穴进行放血,将患者的耳轮向耳屏对折,耳廓上尖端处为耳尖穴,用75%乙醇棉球、三棱针、镊子,患者取侧卧位,用乙醇棉球进行局部消毒,用三棱针在患者的耳尖处放血6~9滴;中药降温,给予益气养阴清热开窍的中药,组方为麦冬100g、人参20g,五味子10g,沙参100g,石菖蒲10g,羚羊角冲服300mg,青蒿30g,茯苓20g,柴胡30g,熟大黄3g,水煎后进行鼻饲,每日1剂。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降温前、降温后0.5h、降温后4h、降温后8h时的体温;2)对比两组体温降至正常时所需时间;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Glasgow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降温前、降温后0.5h、降温后4h、降温后8h时的体温

降温前及降温后0.5h时,两组的体温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温后4h及降温后8h时,观察组的体温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体温降至正常时所需时间

觀察组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为(6.78±1.21)h,对照组为(24.10±3.15)h,观察组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Glasgow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lasgow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lasgow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多会出现丘脑下部损伤、脑干损伤或脑出血等,会导致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温异常升高,出现弥散性脑肿胀,升高颅内压,进一步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继发性损伤,体温调节中枢5羟色胺含量因颅脑损伤增加,对其调节功能产生影响,因此中枢性高热与颅脑损伤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危及患者生命[3-4],因此需采用合适的干预措施,对中枢性高热进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分析了中医护理方法对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疗效,为中枢性高热者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提供依据。

本文结果表明,降温后4h及降温后8h时,观察组的体温明显较对照组低,治疗后,两组Glasgow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主要是由于中医护理方法(刮痧、放血与中药)综合作用,从而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体温降低时间,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法可缩短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时间,提高降温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病例资料较少,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 廖胜霞.预见性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中枢性高热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21):156-157.

[2] 郭绍慧,李勤,江娟.亚低温治疗仪对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04):196-197.

[3] 汤怡然,齐晓涟.物理降温联合溴隐亭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案例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9,19(02):148-150.

[4] 杨建娇.冰毯机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中枢性高热病人中的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2):56-57.

[5] 赵坤,李传勇,周井铎.针药联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中枢性高热60例患者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07):113-114.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降温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降温的办法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