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20-08-22张锦飞
张锦飞
(东莞市莞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言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1-2]。该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存在发病可能,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痛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红肿、发炎、关节疼痛难忍等,一般发病在夜间,关节处出现明显痛感,如:撕裂感、刀割感等,关节出现功能性障碍,限制患者活动,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影响[3-5]。当前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有研究表明,秋水仙碱对该疾病治疗效果显著,但大剂量使用药物会引发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小剂量使用临床效果欠佳[6-7],因此,应找到适宜药物剂量治疗,进而保证患者临床疗效与预后。基于此,本研究针对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探究与分析,现将报告进行如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选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代表,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0日。按照给药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每组患者平均20例。其中,高剂量组男11例,女9例,患者年龄36-69岁,平均(53.26±2.48)岁,病程3-9年,平均(4.65±0.89)年,中剂量组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52.96±1.85)岁,病程2-10年,平均(4.49±0.58)年,小剂量组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37-70岁,平均(53.12±1.58)岁,病程2-9年,平均(4.85±0.65)年。利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差异呈P>0.05,说明三组患者基线信息无显著差异,可进行比较。
1.2 相关标准
诊断标准:①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②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24小时内达到发作高峰;③关节呈暗红色;④单侧跗关节炎急性发作;⑤存在高尿酸血症;⑥存在痛风石;⑦非对称性关节肿痛;⑧在发作后可自行终止。上述症状存在3种以上可被确诊为痛风。
纳入标准:①符合痛风诊断标准患者;②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③无严重精神疾病,对本研究可有效配合治疗患者。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患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③晚期重度关节炎、丧失劳动能力、残疾患者;④未成年患者与70岁以上患者。
1.3 方法
均给予三组患者口服秋水仙碱(云南省玉溪望子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904)治疗,高剂量组治疗方式为:每2小时给药1.5 mg,连续治疗28天,中剂量组治疗方式为:每2小时给药1 mg,连续治疗28天,低剂量组治疗方式为:每2小时给药0.5 mg,组间患者每天给药均不超6 mg。连续治疗28天。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尿酸含量基本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尿酸含量下降70%以上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血尿酸含量均无改善迹象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关节炎发作次数;③对比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轻度腹泻、恶心呕吐、重度腹泻、脱发。
1.5 统计学分析
以上三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5%,中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0%,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为优异,与中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小剂量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由表1呈现。
表1 三组患者比较临床疗效[n(%)]
3 讨论
临床中,痛风疾病较为常见,一般病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患者居多,该疾病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紊乱性疾病,是全球中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症,以及由于患者尿酸过高形成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与关节畸形等。伴随患者病情不断加重,肾脏将会受其累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当前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使用药物为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苯溴马隆、别嘌呤醇等药物,有研究表明,其中秋水仙碱治疗效果最为确切,该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等炎性细胞进行有效抑制,进而降低关节中因尿酸盐结晶形成的炎症反应浸润,与此同时,有效抑制乳酸形成。但有研究提出,秋水仙碱存在一定毒性,高剂量服用会对肠胃产生一定刺激,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该药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服用剂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临床疗效相对较差,高剂量服用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同样过大,中剂量服用临床疗效与高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与低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使用秋水仙碱治疗痛风过程中,应选择中剂量(每天3次,每次1 mg)治疗。
综上所述,中剂量秋水仙碱(每天3次,每次1 mg)治疗疼痛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少发病次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