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
2020-08-21
敬惜汉字,弘扬传统文化;以史为鉴,细说字间故事
对于历史上曾真实存在,但已然消失的文明,人类盛放了很多想象。透过故都残迹的荒芜,后人能一窥异方殊类的过往;透过古书的只言片语,也能撷取文明的吉光片羽。这些文明因为它们的消失,变得无边无垠,在真实的命运之外,成就另一种形式的永恒。
释义:比喻一个人狂妄无知、肤浅自负的行为。
在中国古代,有一些小国,它们虽然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但它们的故事却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被保存了下来,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夜郎国位于中国西南方,是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政权。据传,它兴起于夏朝,内部经历了武米夜郎、洛举夜郎等王朝后,在金竹夜郎王朝时国力最强,独占一隅。因此,夜郎国国王对自己的国力非常自信。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国(即今天的印度)的通道,派使者向西南方出发,开辟捷径。途经夜郎国,国王不知道汉朝的幅员辽阔,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后来,这个故事衍生为成语“夜郎自大”,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傲慢无知、肤浅自负。
不过,在西南边陲几经动荡之后,夜郎王最终来到汉朝觐见汉武帝,获得汉武帝的册封,成为西南地区的国家中,获得汉朝授予王位的少数国家之一。但在汉成帝时期,夜郎王不甘于汉朝藩属国的地位,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朝,最终被汉朝在西南地区任命的牂柯太守所杀,夜郎国也就此灭亡。
虽然国已不在,但“夜郎自大”的成语还在提醒世人,要有自知之明,保持谦逊之心。
在中国的西南方向还有一个古蜀国。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其中的蚕丛氏和鱼凫氏,都是传说中在蜀地建国的人,是蜀人的祖先。
蚕丛氏是养蚕专家,由于沃野千里、气候温湿的蜀地非常适合栽桑养蚕,所以蚕丛氏带着部族迁居于此,教民种桑养蚕,成就了后来赫赫有名的蜀锦。
鱼凫的本义是一种捕鱼的水鸟,鱼凫氏教民捕鱼,帮助蜀人求生计,也创下了功绩。
在鱼凫氏之后,杜宇成为古蜀国的国王,被称为“望帝”。他倡导农业,使农业兴旺发达,国力昌盛繁荣,自认为功绩高于之前的蚕丛氏和鱼凫氏。不过,当时的四川盆地近乎封闭,川内又有岷江、涪江等江河水流,水患严重,杜宇即便筑堤开堰,依然收效甚微。
后来,杜宇知道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他原本生活在襟江带湖的荆楚之地,识水性,很有治水的经验。杜宇任命他为蜀相,来除水患。鳖灵经过一番观察和权衡后,决定在山上开凿水道,让河流顺峡谷而出,不再四处泛滥。他亲自带着百姓投入开山引水的工程中,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终于使原本淤塞横流的川内江河都从峡谷顺势而出。鳖灵也在治水的过程中得到百姓的爱戴,有了很高的威望。
后来,杜宇禪让给了鳖灵。鳖灵成为蜀地新的国主,杜宇则隐居于岷山。但他仍心系百姓,日日为百姓的农事活动担忧。杜宇死后,更是化为杜鹃鸟,每逢农历三月,便以“布谷”的叫声催促蜀人趁农时播种。李商隐的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提到的就是杜宇化为杜鹃鸟的故事。
在杜鹃鸟的一声声啼鸣中,属于天府之国的传奇故事还在续写,它由人创造,也在人的手中延续、发展。
你知道吗?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过“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样一句诗。其中的“夜郎”并非汉朝时的夜郎国,而是唐朝时在湖南设的夜郎县。
2.传说中,蚕丛氏的形象非常特别,他的眼睛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后来,在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不少与蚕丛氏形貌相似的器物,如铜纵目面具和青铜立人像等,有研究者认为,三星堆遗址就是蚕丛部族的文明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