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风情,千年美感
2020-08-21杨纪
杨纪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老挝”)是受欧美旅行者青睐的国家之一,对中国游客来说,那里还是一片相对陌生的土地,尤其是与邻近的泰国、越南等国家相比,它显得过于低调。然而,在去过一次老挝后,哪怕只是浮光掠影般地游览,你依然会发现,那里尚未被时代浪潮冲毁的传统生活方式,有着沉淀千年的美感。
一
老挝是佛教国家,许多人信奉小乘佛教。在这片土地上矗立着几千座寺院,无论漫步在城市街头,还是穿行在乡间小路,你都能看到香火不断的寺院。打扮入时的人们与身着橙黄袈裟的僧人擦肩而过,一切都毫无违和感。
佛教一直是这个历经苦难的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千百年来,这份信仰使得老挝人普遍拥有向善、宽容的心态,有着独属于他们的“老挝式幸福”。
每天早上,寺院的僧众会赤足而出,沿街接受人们的布施。布施者虔诚地跪在地上,将事先准备好的糯米饭团、点心、水果放在僧人的锡钵里,整个过程自然、庄重。这是老挝佛教文化的一个缩影,历经千年而不变。我接连几天清晨,在不同的街道,与当地人一起安静地等候着僧人的到来。一位老僧的锡钵里装满了饭团和饼干,旁边有几个小孩走过,他停下脚步,很自然地将食物分给了这些孩子,孩子们双手合十还礼,彼此未交一语。
布施结束,我沿街闲逛,转过街角就有一座寺庙。在老挝,无论是大名鼎鼎的皇家寺院,還是街头的普通寺庙,都能看到精美的壁画,以及久经岁月沉淀的莲花佛坛。置身其中,我总能感到安宁、平和。
老挝首都——万象有一座西蒙寺,寺中有一尊坐佛,据传法力无边。我看到一位僧人在佛像下诵了一段经文,然后在信众的手腕上系了一根细绳。这是老挝的古老习俗,他们认为通过“拴线”可以祈运去病、保平安。
入夜,老挝的城市又展示出另外一番景象。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成了夜晚灯光秀的“主战场”,大大小小的酒吧林立,音乐声随之蔓延。当晚,我也挑了一间酒吧闲坐。酒吧的驻唱歌手是两个很有艺术气质的帅哥,一人弹吉他,一人弹电子琴,从头唱到尾,直到所有人都已微醺。有一首歌的曲调十分熟悉,过了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只是填了老挝语的歌词。可能是当晚的中国游客比较多,接下来的一首《光辉岁月》,他们干脆用粤语演唱,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很多客人和我一样站起身来合唱,大家相视一笑,在异乡感觉到了一种特别的亲近。
二
“不过那风景中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的感触。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耳里还留下谁口中发出的声音。还记得当时心的震动。那是和只有照片不同的地方。那些风景将以只有那里才有的东西,在我心中一直立体地留下,不仅现在,直到未来,也将相当鲜明地继续留着。”这是村上春树对老挝的印象。
老挝境内80%都是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虽然没有海岸线,水资源却相当丰富,甚至超过了东南亚其他国家。在这样的山水褶皱里讨生活,自然不太容易,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却因此幸存下来。
我喜欢去当地的早市凑热闹,买几个西红柿,简单冲洗一下就能吃,虽然个头不大,但酸甜多汁,有着地道的“西红柿味儿”。还有山野里的清新香草、嚼劲十足的糯米饭、鲜美的清蒸鱼和清爽香甜的沙拉……老挝的食物里充满了浑然天成的“仙气儿”。
其实,在老挝行走的几天里,流水、青山、吊脚楼……我的眼前从不缺少田园牧歌式的风景。
从万象前往小镇万荣的路上,我吃过午饭,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散步,有几个孩子在河边嬉闹,我举起手机想拍,他们突然就害羞起来,一个大一点的孩子纵身跳进了河里,其他孩子也一窝蜂地跳下去,以极快的速度游走了。后来,在坦江溶洞、南松河、蓝色潟湖、光西瀑布等景点见到大家和衣入水,我也见怪不怪了,人们会很自然地从树上、岩石上跳进水里,放飞自我。这样纯净的水质,以及与水这样亲密的关系,是我梦寐以求的。
老挝的城市绿化也是极好的,在万象登顶凯旋门,在琅勃拉邦爬上普西山,都能俯瞰整个城市,感觉它们就像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样,绿意盎然,与远处的乡野无缝衔接。信步走到任意一条巷子,我都能看到热情生长的植物透过木制篱笆,探出身子,掩映着后面的木屋,别有情趣。
这就是老挝,一片宛如世外桃源的净土。虽然也有生活的压力,但人们仍能找到心中的自在,甚至让外来者也深受感染,慢慢放松下来,感受这份难得的清净与安心。难怪很多来过老挝的人,以后一直走在“回”老挝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