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08-21王怀熹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美术培养

王怀熹

摘要:让学生体会到对于美的感受和认知是中学美术课堂最重要的使命,通过对于美术等简单艺术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培养美学概念,这对于中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37-2

艺术教学是打开美学大门,打开学生与美学对象之间的桥梁的关键,只有建立良好的美学兴趣和判断力,才能以更大的热情追求和创造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是人类综合发展的必要人才。美是无处不在,这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发现美是一种美学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发现和欣赏美,从而具有一定的美学能力。

一、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影响,学校、家长、学生都普遍认为中学的美术课程不重要,导致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笔者认为目前中学美术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教学设施不足,美术教学得不到重视。前文说到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主要以学习文化课为主,考个好大学为目标,对美术教育并不重视。在学校美术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干扰,为其余学科的课堂让步。所以我国的很多中学并没有建设专门的美术教学教室,也没有配备必要的美术教学工具。由于美术教学不受社会重视,美术专业的人才也很匮乏,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教师有时会由其余学科的教师兼职,这样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水平令人堪忧。

2.课堂教学无趣,学生缺乏热情。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不足;另一方面,美术教师的课堂会受到很多干扰,也并不受学生重视,这样一来,很多美术教师也渐渐失去教学热情,课备得再好,没有人听,美术教师在之后就可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这样的课堂呆板无趣,学生更加没有学习热情。

3.中学美术课堂也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普遍认为中学美术一般都是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之余的调剂,教师也认为上美术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不会给学生布置作用,也不会有美术学期期末考试。这导致中学美术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美术教学的重要使命和意义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是很难完成和发挥的。

二、提高审美能力的意义

1.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一种拒丑求美的心理,使自己的风格高尚优美,陶冶情操。如果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低下,那将影响他对于人性美丑的认知,从而失去对高尚人格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走向罪恶或者黑暗。

2.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欣赏到很多经典艺术作品,从而拓宽中学生的眼界,陶冶情操,也可以让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放松精神,获得心灵的放松。

三、将美术欣赏与音乐结合起来

音乐是艺术表达的另一种形式,和美术作品一样,也是人们寄托心情,表达思想的方式,是一种建立与现实但超脱现实的高尚美的表现形式,两者是有共同之处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可以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美术学习时,播放音乐。例如,在进行古代中国人物技巧的欣赏教学时,邀请学生浏览和欣赏这两幅经典画作的同时播放古琴名曲,创造出舒缓愉悦的优美气氛,帮助学生进入美术作品的世界,理解作品精神内涵。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风格的画作之间的强烈对比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多样性,比如比较欣赏精巧的人物作品和山水花鸟作品,选择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通常用物体投射或更换灯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傳统作品的艺术特色。例如,比较和欣赏崔白的“秋蒲蓉宾图”和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一副工笔花鸟,一副道教人物。学生能强烈感受到中国画多样性,国画线条的丰富和画作情致的飘逸,从而唤起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爱。

四、倡导独立的审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同一作品的美学评价中,学生的情绪,经验,常识和经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美学意义。所以在艺术教学中,我主张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视角,以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共鸣艺术作品,例如,当我们上一节名画鉴赏课时,我会将画作通过投影放大,让学生自主欣赏,简单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生平以及作品年代背景,让学生自己欣赏,体会画作技巧,感悟画作思想感情。之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个人意见。有些学生看到了色彩的亮度和简单性,有些看到了强烈的油色和多变的笔画的影响,有些人感受到令人兴奋的感觉,有些看到了作者用色块大胆地表达自然的美丽,有些人意识到一种哭泣和释放的生命,其他人觉得花朵像火一样点亮生命。提倡学生独立的审美人格,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欣赏多样化,复杂而深刻。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参与艺术类的积极兴趣,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设备支持下现代教学模式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近距离观赏世界名画,还可以通过精致、柔和或愉快的音乐,创造一个具有强烈艺术风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艺术的气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潜在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例如,在欣赏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时,可以把这幅经典画作投屏给学生观看欣赏,然后播放交响乐。教师们同时介绍凡高本人和绘画的背景:1888年在法国南部,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位画家专注于他在工作室的创作。这个著名的《向日葵》以这种方式诞生。整个绘画就像一片火,明亮美丽,同时给人们一种厚实,细腻,和谐的感觉。这种教学不仅可以创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充分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而且还实现了有效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训。

六、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美术教育走进生活

在美术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感受是实现美术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艺术欣赏课上,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个人教学模式,学生可分为小组,分配主题或任务,让学生自己学习,积极投资课堂,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工作主要以一侧为指导,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艺术。艺术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充满了艺术,美术来源于生活实际但超脱的表达了生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进艺术,再把艺术融入到生活当中,比如说通过艺术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健全高尚的品格,让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通过美术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生能在绚丽的山水画中,感受生命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美术课要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祖国壮丽的山川河海,描绘充满风土人情的生活情境,来培育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在欣赏表达人性之美或革命历史的优秀雕塑和绘画等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汲取精神的养分,树立自己伟大的人生目标,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结语:初中艺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至关重要,通过艺术作品的研究鉴赏,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形成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对高尚的生活高贵人格的追求,为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以更加贴近中学生美术学习的需求,完成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胡馨雨.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200(008):147-148.

[2]刘日岩.初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 [C].2019,45(67):56-57.

[3]张天兰.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016):217-218.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初级中学,山东 青岛 266408)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初中美术培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