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探析主题教育课导入技能
2020-08-20姚瑜洁
[摘要] 导入技能是指在活动初始环节,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主题教育课需要掌握多种导入技能,以实例剖析十二种导入方法;点明导入要围绕“扣”“精”“趣”“近”“疑”“动”“情”“多”“新”“变”等十个要点;从“切换”“链接”“铺垫”“发动”四个维度解析导入的功效。通过多维度探析,让主题教育课生发无限可能。
[关键词] 主题教育课;导入技能;多维度
一、字斟句酌话导入技能
1.导入。“导入”顾名思义指“引导”和“进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引导”是教师的行为,是指活动开始前,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和认知准备,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进入”则是学生的行为。“导”是手段,“入”是目的。
2.技能。技能是个体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是指掌握并能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明朝的李贽在《李生十交文》中说:“技能可人,则有若琴师、射士、棋局、画工其人焉。”文中提到十种交情,酒食、市井、遨游、座谈、技能、术数、文墨、骨肉、心胆、生死,其中的技能之交是说生活中在技能、艺术方面有造诣的人,如音乐、武术、弈棋、绘画四种技艺带给人快乐,让人佩服,也就是“可人”。
3.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指在活动初始环节,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实例剖析十二导入方法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这不仅适用于文章的开头,也适用于课的导入。
1.歌曲导入。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歌曲营造出或轻松、或愉快、或紧张的场景效应,把学生带入其中,引起情感共鸣。如三年级主题教育课“给爸爸妈妈点赞”中,当《爸爸去哪儿》的歌曲声响起,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脑海中闪现出爸爸妈妈和自己在一起的诸多场景。
2.故事导入。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神话传说、寓言典故、名人趣事等富有吸引力,将抽象的道理生活化,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乐之效。如四年级主题教育课“父母的爱=无价”中,同龄孩子小彼得的故事能引发学生进行自我观照。
3.诗歌导入。诗歌是语言的凝练与升华,能营造出如诗如画的美妙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堪称语言艺术之最。如三年级主题教育课“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农具”中,通过耳熟能详的古诗《悯农》简洁明了地导入主题,感知农业的重要性。
4.谜语导入。谜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重要成员,猜谜语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娱乐方式,让活动不再枯燥。如一年级主题教育课“我和时间交朋友”中巧设谜面,在头脑风暴中揭开谜底。
5.事例导入。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精心选择的生活情境、身边熟悉的事件、热点新闻的报道,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如六年级主题教育课“有你在,真好”借用时尚的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再现了好朋友相处中的几个画面,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6.演示导入。演示导入就是把抽象的、远距离的、不易理解的事物用具体的、形象的实物或教具等加以演示,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分析,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支架,降低理解难度。如四年级主题教育课“中国相声,百年欢笑”中,教师身穿大褂,上台就是一个鞠躬,还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单口相聲《五环之歌》。通过表演,学生感受到了相声特有的语言魅力和表现方式。
7.板书导入。板书导入是在黑板上当场板书或出示已经准备好的、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板书或板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五年级主题教育课“小岗位,想说爱你也容易”中,教师先当堂板书象形文字,学生在揣摩的过程中被吊足胃口,随后,教师进行释疑解惑。
8.图片导入。图片导入是用幻灯片或挂图既直观又形象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如四年级主题教育课“镜头里的值日生”中,通过酷爱摄影的教师拍摄的教室照片导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带来舒适、愉悦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
9.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指用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情不自禁置身其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受。如二年级主题教育课“匹诺曹讲诚实”设计了转学的匹诺曹来到新学校后的场景,由此引导学生讨论。
10.问题导入。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难点,使学生顿生疑虑,引发回忆、联想和思索,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是激思解疑的行为。如四年级主题教育课“厉害了!中国制造!”选取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物品——笔,通过讨论问题“看看它的品牌是什么”,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制造”的普及性之高。
11.游戏导入。“玩”是儿童的天性,从游戏导入,不仅能增加课堂乐趣,更能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愉悦的体验中增长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如四年级主题教育课“小小外卖 使命必达”,教师设计了“谁是抢单王”的游戏,学生边玩边学,乐趣无穷。
12.视频导入。视频导入是利用电影、录像或Flash动画等视频资料导入新课,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五年级主题教育课“我家的年夜饭”开场就播放视频《舌尖上的春节》,自然而然引出“年夜饭”这个话题,用美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新春过年的热烈氛围。
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朗诵导入法、比较导入法、格言俗语导入法等。
三、十字要诀议导入要点
一出好戏要从精彩的序幕开始,一部华章要从优美的序曲开始,一节好课要从引人入胜的导入开始。成功有效的导入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扣。导入要紧扣教育主题,体现针对性。导入是一节课不可缺少的环节,犹如电影的“序幕”和乐曲的“引子”,好比歌唱家定调、提琴家上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歌唱或者演奏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导入的目的是为后续内容服务,导入与后面的主体内容要无缝衔接。
2.精。导入不是越花哨、内容越多越好。导入要控制时间长度,一般在3—5分钟内,时间太短,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时间太长,会显得喧宾夺主。导入要做到先声夺人,用短、平、快的形式破解主题,用最少的时间做到“抢耳”“抢眼”“抢心”,为后面重、难点的突破留出足够的时间。
3.趣。导入要有吸引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探究精神,促使人们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导入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要能拨动学生心弦,“课伊始,趣已生”,才能保证“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4.近。老师要像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导入要找准切入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应用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集中注意力。
5.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好奇心引发探究欲,要善于設置富有想象的空间,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热情。
6.动。课堂导入就好比一节课的敲门砖,敲了以后要得到回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导入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注重师生互动,用最生动的形式发挥导入的最佳效果。
7.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导入以情为纽带,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8.多。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只要有可能,就应当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见的东西用听觉;如果某种东西能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那就应当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它。”导入可以利用图片、表演、音频、视频、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刺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9.新。课堂的导入贵在创新、重在实效,新颖且富有时代性的导入方式,更为学生所熟知,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10.变。导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单一的导入方法是乏味的,但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魅力。导入讲求灵活性,切忌生搬硬套,应根据主题内容、活动对象以及自己的风格,灵活选用,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
四、四个维度析导入功效
精彩的导入能“投石激漪”,引起“浪花四溅”的思维碰撞,让学生从课始就产生浓郁的兴趣,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感受,为整节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要完成四个重要任务。
1.导入强启动——切换,时空上及时位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始,学生可能还沉浸在上节课的余音中,对教师给予的各种刺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故第一要务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排除心理杂念的干扰,切断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调动学生认知和情绪的注意,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切换到本次活动的应有状态。
2.导入意相通——链接,情感上互动交融
活动中,情感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具有支配、控制作用,教师应注重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导入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也是沟通情感的基础,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学习进程,通过导入,能够渲染气氛、沟通情感,达到师生心灵相融的意境。
3.导入引新知——铺垫,认知上情景再现
导入如同基石,为课的展开做好铺垫;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主题的高潮和结局;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就是从学生的已知出发,走向学生的未知(或少知)的一个过程。成功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凸显潜在的教育导向。通过导入环节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这也是导入的应有之意。
4.导入添动力——发动,行为上亲身体验
通过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兴奋”起来、活跃起来。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启发式”。在学生进入“愤”的状态时“启”,在学生进入“悱”的状态时“发”,这样的教学效果最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创造的结晶。它好比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掌握多种导入技能,让主题教育课生发无限可能。
姚瑜洁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学德育高级教师。上海市首届“育德之星”,上海市优秀辅导员,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浦东新区园丁奖获得者,上海市第三期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小学联盟主持人,浦东新区首批高级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