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公正观培养的《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与教学探微
2020-08-20任天鸣
[摘要]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要旨,树立正确的公正观,对于青少年个体发展和社会化至关重要。通过对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内容的锚定与解读,可以发现其公正观基本理念的融通渗透、公正观价值体系的统整连贯与公正观哲学隐喻的融化引领,由此提出以公正环境浸润学习氛围、以公正故事追求观念理解、以静待沉思引导情绪感知、以哲学课堂激发公正思考、以道德判断塑造价值认同、以真实践行推进行为外化的教学策略,实现为儿童公正观的塑造提供支撑的目的。
[关键词] 公正观;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教学策略
培养儿童公正观的目的在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认同和倡导的公正理念,内化于儿童的价值体系中,将道德的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养成公正人格,维护和推进指向公正观的综合素养。实际上,公正观的培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大到国家宏观政策文件,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小到学科育人的微观层面,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就明显体现出对儿童公正观培养的要求。
因而,研究者首先將儿童公正观培养的目标分层如下:以公正的道德信仰为最高层次培养目标;以公正的普遍原则为中层次规范指导;以公正的底线坚守为最低行为要求。这三个层次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其次,对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与公正观相关的内容进行锚定与解读,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策略分析。
一、基于公正观培养的教材解读
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以下12个单元承载了儿童公正观培养的目标:我们的班级(二年级上册)、我们在公共场所(二年级上册)、我们好好玩(二年级下册)、我的家庭责任与贡献(四年级上册)、与班级共成长(四年级上册)、同伴与交往(四年级下册)、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五年级上册)、公共生活靠大家(五年级上册)、我们是公民(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国家机构(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守护者(六年级上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六年级上册)。这些单元涵盖了公正的丰富要义,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单元布局,对儿童公正观培养的内容可以解读为:儿童与他人的平等相处(平等、尊重、合作、关爱);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意识(规则制定、规则认同、规则遵守);社会生活的秩序与权责(秩序的意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法治精神的理解与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保障作用)。这些内容要想在教学中得以有效转化和落实,就需要对教材中公正观培养内容的呈现特点、教材对教学思想的方向引领等方面做深入的理解。
(一)教材中公正观基本理念的融通渗透
“公正”的内涵丰富,关系到人与人交往以及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关注儿童生活的六大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的共同世界),其中暗含着关于公正的诸多要素。教材以“渗”为过程,以“透”为结果,使公正观有机地融入丰富的课程内容中。在教材架构中,将体系化的公正原则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渗透,修正儿童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中,教材意在通过引导儿童理解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排队的方法,明白守规则和礼让的重要性,既体现了德性,又关注了人文情怀和法治意识。排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公共场所排队体现了“先来后到”的公平原则。教材的结尾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呈现排队中遇到的两难问题,作为教材正文的延伸和拓展,触发儿童对公正问题的思考,并提示学生不能僵化地执行规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正义原则要高于对规则的遵守,例如遇到老弱病残、紧急情况时要礼让。这些案例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相互融合与补充,也向学生渗透了公正价值序列中“正义”的首要地位。
公正观通过回归于儿童生活的融入渗透,引导儿童在生活中体悟公正。“如果高谈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远离社会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就如同空中楼阁,教育效果也无从谈起。”[1]教材通过帮助儿童把自己置于与他人的关系中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如同伴交往中的平等、尊重与宽容、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理解、对班级事务的权利与义务等,为学生提供涉及公正价值的论点、论据,引发其讨论、反思,最后回归现实生活,协助儿童走出道德困境。
公正观通过时间缓慢、循序渐进地融入渗透,贯穿学科育人的全过程。以公平合理的规则制定为例,从二年级的游戏规则到三年级的遵守班级规则,从四年级的自主制定班规到五年级的协商决定班级事务,教材引领儿童在四年的时间里,不断深化认识规则背后的公正意蕴,通过长期培养学生对社会观念的认知、社会情感的体验、集体意识的建立等,让学生明晰公正的规范与准则。公正观融入渗透的过程虽然缓慢,却是扎实稳固的。
(二)教材中公正观价值体系的统整连贯
统编教材含有两条线索,其中的“明线”以儿童生活逻辑进行组织,体现教材与儿童的对话;“暗线”则是以儿童的道德发展需求为目的进行组织的,体现教材与教师的对话。从培养儿童公正观的角度来看,教材编写的“暗线”体现了公正价值体系在不同年级段的统整连贯,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统编教材中,体现公正的同一个要素,在不同年段会再次出现,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视野的开阔和深度的递进,这有利于加深儿童对抽象的公正概念的理解。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对公正的认知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水平。在公正的规范准则方面,从低年段的规则意识培养,到中年段的公共秩序的维护,最后到高年段的法治理念的建立,就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公正原则的多次呈现、逐步进阶的过程。从以避免惩罚而遵守班规和校规(阶段一),到以满足个人需要或者别人需要为出发点的行为(阶段二),再到自觉以集体所期望的有价值的行为来维护、支持和遵守规则与秩序(阶段三),然后到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的行为(阶段四),最后走向以普遍的公正原则为标准的后习俗水平(阶段五、阶段六)。通过故事和案例中的人物对话和矛盾冲突,教材为儿童提供更高思维阶段的公正价值评判。从避免惩罚到公平交换,从尊重公正的价值到理解公正行为的动机,从以遵循法律与秩序为目的到脱离原则和权威,最终建立以崇高的道德境界和普遍的伦理价值体系为目标的多层次、多阶段的公正观教育体系。
(三)教材中公正观哲学隐喻的融化引领
自古以来,公正问题就是哲学家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同教师和成人一样,儿童有他们自己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将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2]也就是说,儿童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在公正观培养的过程中,教材作为儿童的“伙伴”,将儿童带入特定的“生活事件”之中,使其“在场”思考公正的哲学本质。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中,“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暗含着法律通过强制手段使人“得其所应得”的公正哲学本质;在儿童讨论法律的场景中,通过推理与判断是否应当用看似公正的“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冲突,来理解法律通过理性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以实现公平正义;在“相关链接”中的法律援助制度,引导儿童认识到法律通过帮助弱势群体,彰显社会正义。
此外,教材中许多栏目的设问也是引领儿童进行哲学思考的。这些栏目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鼓励儿童依据教材话题来准确表达观点,并引导其由浅入深、从无序到有序,最终学会正确判断和推理。在与教材文本的对话中,儿童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来透视公正的本质和原则,通过深层次思考、推理、质疑、提问等方式,提升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丰富哲学体验。
二、基于教材公正观解读的教学策略
(一)以公正环境浸润学习氛围
道德與法治课是社会生活与儿童世界的桥梁,教师应向学生传递有关社会公正的时事要闻,以促进儿童在公正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援助、政策上的倾斜等是公正实质的体现,精准扶贫、社会救助、希望工程等是彰显社会正义的政策。教师可利用在公共生活中遇到的复杂、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争辩、事实澄清,进行价值判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平等、程序公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等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公正价值体系。例如,在六年级的法治教育专册中,教材以三个比喻来帮助儿童理解法律的公正本质,即:“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指南针,法律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尺子,法律是与不公正现象斗争的武器”。可以说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引导儿童理解公平正义是法律的基本要义,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体现。但是公正观的教育不能仅是对公正底线要求的说教,过分推崇底线可能使民众放弃对公正理想、至善道德的追求,从而导致公正信仰的缺失和道德价值的衰弱。[3]所以说向儿童展示一个既有崇高德性涵养,又有法律与制度保障的、多层次的公正价值体系,对儿童的公正观培养意义重大。
(二)以公正故事追求观念理解
故事是德育的载体,儿童喜欢听故事,容易沉浸在故事之中,通过故事能够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好的故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讲好公正故事是落实儿童公正观培养的有效手段。首先,选好公正故事是前提,应当选择学生可参与、可感受的生活中的故事;选择有正义感的思维内涵、有不同的结局走向、有多个变化因素的故事,引发儿童思考与讨论。还应选择与教材中培养内容相对应的公正故事作为课堂的延伸,如在中低年段可以选择平等友爱、传递爱心、关爱弱势群体、践行公正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故事,在高年段可以选择公正无私的历史、法治等方面的故事。其次,讲故事要留白,若我们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把故事的教育内涵直接抛给学生,势必剥夺学生通过故事思考道理的机会和空间。[4]最后,讲完故事要引导学生看到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由故事的特定情境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来,由故事人物理解现实人物,在故事中感悟生活、实现成长。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讲”出公正故事。“公正”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社会取向方面,角色扮演能够使个体凝聚起来,通过正当、民主的方法,一同分析并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人际交往问题。[5]角色扮演使儿童经历了“找出问题—表演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反观内心,丰富情感体验。通过演绎古今中外的公正小故事,无论是“当事者”还是“旁观者”,都能理解公正给社会和谐带来的重要意义。
(三)以哲学课堂激发公正思考
哲学课堂是探究哲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通过鼓励儿童根据课堂焦点话题,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其思维由浅入深、从无序到有序,通过合理的训练学会正确的判断和推理。首先,教师应以教材中关于公正的焦点话题或者不同的公正价值导向作为“刺激物”,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推进儿童的公正观从他律取向到自律取向转变的过程中,以三幅分别体现“无管理的混乱”“他人管理的有序”“自我管理的自觉”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规则对社会生活的意义,以及自律的品性。接着,通过课堂讨论比较和深化对“无限制的自由”与“良好的规则”的认知。哲学课堂讨论的形式比较多,有自由讨论式、主题讨论式、辩论讨论式、主讲讨论式、交流讨论式等。因为多数的儿童哲学思考依赖于语言工具,所以无论哪种形式,均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对话思维技巧。在对话的过程中,要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强调包容性。同时,以合作促进道德推理,无论是儿童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是以合作的形式来探索的。教师是组织合作中话题的推进者、成员的协调者以及哲学探究的合作者,儿童之间也会通过倾听、交流、质疑等形式合作、梳理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自我见解。最后,以促进儿童思辨为目的,整节课以过程推理为重要依据,帮助其在不断梳理、质疑、归纳中完善对公正的认知。
(四)以静待沉思引导情绪感知
对公正问题的推理和思考,意味着必须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沉思时间。沉思是慢慢强化对某种意识的觉察,通过反复思考,穷极一种思想,产生类似开悟的感受。解释情境时沉思——儿童需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概念和要素,在这个过程中要留有沉思的时间,培养学生善于透过社会现象看到事物的隐藏规律。判断选择时沉思——遇到道德两难问题时,学生发现该冲突存在特殊情境,与普遍公正原则相违背,道德评价与选择应如何作出?评价的依据又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教师要在提问之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想要引发儿童沉思,就需要教师提出高质量的、能够促进儿童深度思考的问题,而非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往往指向公正的本质(正义、自由、平等、互惠、尊重等)、公正的规范准则、看待公正问题的视角等。反省自我时沉思——君子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以远离祸患;君子应以持中守正的观念去观察万事万物。反观自心是自我观察和道德反思的重要途径,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省时间能够提升课程育人的价值。
(五)以道德判断塑造价值认同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道德判断在本质上是一种寻求和解决道德冲突的方式,理性的道德判断是界定道德行为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6]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逐步引导儿童形成更成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发展观,以达到对普遍的公正原则有一个清晰理解的目的。[2]作为教师,首先,应帮助儿童理解其在思考公正问题时,思维方式的不合理之处,这是一个矫正的过程。然后,以更高层次的公正理解再次让学生进行判断,持续推进,从严守公正底线到遵守公正准则,再到把公正作为一种信念去体悟和持存。道德判断离不开理性推导,公正问题大多涉及不同利益群体的机会平等、公平分配、矫正不均。儿童对直观图表的理解力要强于文字,所以思维导图的呈现、比较分析类表格的绘制,都能够促进儿童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和感受公正的精神实质。呈现表格分析的过程,就是抽象的推理过程具象化的表现,教师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和分析,帮助儿童明晰判断标准,建立公正观的价值序列。
(六)以真实践行推进行为外化
道德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的产物。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7]只有实践才能修养德性,产生感情关联,经历感动。统编教材中的《活动园》栏目设置了很多学习活动,是以实际的道德行动为综合的学习方式。行动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行动的驱动力既有思考之后所确定的目的,也有来自先天的本能冲动,道德本能以行动驱动力的方式参与到行动中,并在行动中得到加强。[8]这些行动能够引发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感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意义和情感升华。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一课,通过选举产生班委会和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使儿童感受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以发布竞选报告的方式,自愿报名参加,竞选人演讲与答辩,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公示结果。这一系列儿童真实参与的班级管理活动,彰显了机会平等、实质正义和程序公平的公正要义。《道德与法治》教学把复杂的社会学习、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使班集体复制社会需要的协调方式,促进儿童与他人共同制定形成合作过程的规则和协议。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儿童公正观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课题编号:ZD1916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41.
[2]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6,69.
[3]桑学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公正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250.
[4]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172.
[5]乔伊斯,等.教学模式[M].兰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90.
[6]科爾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14.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6.
[8]高德胜,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45.
任天鸣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