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研究

2016-06-18吴庆宪樊泽恒

成才之路 2016年13期
关键词:突破创新人才多维度

吴庆宪++樊泽恒

摘 要: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几大困境:认识滞后,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起步难”;一些学校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应从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01-02

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目前,一些高校在表面上都很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实处上却有想使力却使不上的感觉。我们认为,使不上力、落不到实处主要是因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几道难跨的“坎”,存在几大困境。

1. 一些学校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

当前,一些学校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管理的要求相差较大。这种管理难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无积极性、无动机的行动是被动应付式行动,是有效性不高的行动,因而它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缺乏个性、人本性和激励性。

2. 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存在着资源瓶颈,导致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落实。首先,创新型教师资源缺乏是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的现象,即使有些教师在科研上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束手无策。丘成桐指出:“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不高,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贫乏。为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而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一些大学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再次,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创新基地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课堂教学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翼,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性教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翼,创新实践与学习创新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一翼尚未丰满,创新性实践教学一翼则更是稚嫩甚至还没有形成,这大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第四,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

3. 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

环境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当前大学入口前(高校招生)环境、大学教育环境以及大学出口后(社会引纳人才)环境,有时不太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式,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就高校内部环境而言,校园创新环境发展还不成熟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刚性较强,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弹性管理较弱,尤其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生评价机制。各种评价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无视创新的特点,对师生简单统一地进行要求,缺乏灵活性、宽容度和自由追求的环境。从校园文化上来看,明显缺乏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一些学校较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往往忽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学术平等、学术自由气氛贫乏。

二、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

正是上面所述的几大困境,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正视这些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系统地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之对策。

1. 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

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就要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首先,应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创新人才不是只有一个统一的大而化之的定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创新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传统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活动的地方,培养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因此,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式,根据社会各行的需要和学校本身的特长,准确定位,思考自己能够培养哪一类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认知层面有关,而且与人格、社会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层次、特色来认知和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种关系。一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是创新素质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些高校想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强调创新,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事实上,人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恰恰需要深厚而宽广的基础知识作为根基。三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高校类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不同。四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会学生由被动接受就业者转变为主动就业者,引导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2. 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

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在这种规范性框架下建立一系列的动态运行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对自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内激励主要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可从提高主体激励认知力,结合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等多层面入手,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外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可从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制度,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等层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环境激励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从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建设。

3. 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

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大致可分为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相当短缺,已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加快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以学科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科,二是课程体系,三是教学内容。学科由课程组成,课程由知识内容组成。建设过程是一种由学科向教学内容自上而下发展的过程,而在人才培养时,则是一种由教学内容向学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过程。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向在于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创新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学科通过课程来实现知识的分类和传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旨归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和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课程设置应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统一:即从“认知性”向“创造性”转变、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有生命力的经典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设置课程;二要在整体上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优化课程结构;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四要科学设计整个课程模块,提高选修课培养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功能;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上,使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以创造型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创造型教师资源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从主要重视学历考查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查转变。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三是形成提升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动态协同机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协同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明确标准和正确的指引,学校应为本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条件,个体应注重强化自主提升的意识和行为。

技术资源开发主要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创出校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物质资源开发在于创建一批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开展。

4. 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凝聚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高校除了建造大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崇尚创造、自由创造的氛围。高校应大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创新组织结构,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同时,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间的合作平等关系。实践证明,要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

[1]樊泽恒,陈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0(01).

[2]樊泽恒.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选择及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9(08).

猜你喜欢

突破创新人才多维度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信息论翻译的多维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