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深刻的反思,质朴真率的表达
2020-08-20付小明
[摘要] 教学的成败往往始于备课时的文本研读,对文本研读的程度往往决定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任务的达成等诸多教学环节。仅以教参为辅的传统文本研读方式,是很难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充分发掘文本教学价值的。借助“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文本互读和比较”的方式可深入文本理解,深化课堂教学,并为教师的文本研读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 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文本互读
郑振铎的《猫》选自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文试从文本释义、文本解码、文本评鉴、文本互读与比较等角度对《猫》一文进行研读,并对本课教学设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探索深入解读文本,深化教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教师日常的文本研读和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文本释义
《猫》以第一人称口吻,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对三只猫得而复失的过程的详细交代,对“我”与家人悲痛、遗憾的心情的细腻刻画,尤其是对第三只猫死亡的歉疚之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和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
(一)课文结构
文章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从结构上看,文章围绕“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有相对完整的“得猫”“养猫”“失猫”的过程,但是各有侧重,耐人寻味。
(二)“猫”的特点及命运
第一只猫来自隔壁家,外形可爱,性格活泼,最后病死了。
第二只猫来自舅舅家,浑身黄色,更有趣、更活泼,但终被路人抱走了。
第三只猫是只流浪猫,不好看,又很瘦,且性情忧郁、懒惰。其结局更为可怜——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三)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当心爱的芙蓉鸟被咬死时,“我”便妄下断言,并狠狠地惩戒了流浪猫,致其无辜死亡。此事警醒“我”,做事绝不能仅凭个人好恶、私心和偏见,否则就会造成无法补救的过失。这也表现了一位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文本解码
作者是如何表现和揭示上述主题的?
(一)巧妙的对比
文章的对比主要存在两个层面:一是三只猫的对比与烘托。在作者笔下,三只猫的外表和性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只猫毛色花白,性情活泼;第二只猫是只黄色小猫,性情更为有趣活泼;而第三只猫瘦弱、忧郁懒惰。第三只猫的死亡更能揭示文章主题,于是作者对其描写较前两只猫更为详细。这样看来,写前两只猫是为了更好地烘托第三只猫。
二是“我”对三只猫态度的对比。对前两只猫,“我”十分喜爱。对它们的亡失,“我”或酸辛、或怅然、或愤然。而对第三只猫,则无好感,甚至因“芙蓉鸟事件”,主观臆断冤枉它,愤怒之下惩戒它,最终导致其死亡。对于它的死,“我”内心充满了自责,并且决定“永不养猫”。
在两层对比之中,可以鲜明地揭示主题。
(二)细腻的描写
本文的描写艺术在于把对“猫”的外貌、动作描写与对“我”的心理描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常如带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的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这是作者笔下的第一只猫,漂亮、活泼。它带给“我”生命的欢愉,“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对于其死,“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第二只貓比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对其亡失,“我”的主观感情又为之一宕,由“欢愉”变为“怅然”“愤然”。
作者笔下的第三只猫,外表“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性情“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对“我”的心理描写也一直贯穿其中,从初来时“我不大喜欢它”到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再到真相大白后,感到“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三)精妙的结构
《猫》一文结构非常巧妙,对于主题的揭示起到了很好的提醒、暗示作用。其结构的巧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文中三个故事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且层层推进。开头一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篇,也开启第一只猫故事的讲述。中间的“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承上启下,引出第二只猫的故事。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句,既结束第三只猫的故事,也首尾呼应,并从“好久”到“永不”的递进中、在情感的深化中揭示主题。
其次,作者善设伏笔,使情节的发展自然、合理。“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一句就很好地暗示了第一只猫的死亡。“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一句,预示着第二只猫被人捉走的命运。第三只猫不招人喜欢,又老爱凝视鸟笼,为其后来的被冤枉埋下了伏笔。
精妙的结构,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得三个故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谓匠心独具。
(四)独特的风格
《猫》展现的是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自省,但所写之事却是“我家”三次养猫或死亡、或亡失这样的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而在叙写家庭琐事之时,又有着淡淡的哀愁,如“我心里也感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又如,“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种“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恰恰是郑振铎先生质朴、真率文风的体现。
三、文本评鉴
《猫》写的是家庭生活,实际上却表现了作者对时代、人生、人性的思考,折射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的彷徨与探索。这正是郑振铎小说的特别之处,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似乎也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和困惑。
(一)文体的淡化
《猫》是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当我们读过《猫》后,在潜意识里会把它当作一般的记叙文或者散文。的确如此,因为在《猫》中讲述的家庭生活,叙述时间与故事发展的时间同步;文本反映的生活也不复杂,只是记写了家养的“三只猫”的生活片段,似乎更像“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这种文体的淡化也给读者的阅读带来诸多的误会和不确定性。如果从生活角度来观照郑振铎的小说作品《猫》,会觉得文章几乎完全是写实,忽视文本的写作思路和结构,读者的眼光或许就容易被描写小猫可爱、活泼的形象语言所迷惑,局限其中,进而把一篇完整的作品读得支离破碎。“尽管作家主张表现‘血与泪的人生, 但他只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当拿起笔来表现中国的家庭时,他老老实实地写出自己或别人家庭中发生的事, 探索人性的美, 探索某些人物悲剧命运的家庭社会渊源。”[1]
(二)主题的多元
对于《猫》主题思想的理解历来就有很大分歧。
有人认为:《猫》中寄寓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悲叹。第一只猫的去世隐含了作者对旧时代人生命运凄婉的伤感。第二只猫的失踪,隐含对自私自利的世态之风的讥讽。第三只猫则是动荡不安的旧中国那些贫苦者、弱小者悲苦命运的象征。
也有人认为:《猫》表现了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使“我”由一只猫的死引出了深切的悔恨。
又有人认为:《猫》一文的主题在于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千万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的好恶和偏见,这种主观的臆断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还有人认为:作者写猫,并不仅仅局限于猫本身,而是借此呼唤人们关爱动物、爱护弱小,并反思人类自身的弱点。……
《猫》以家庭生活为题材,但又折射着作者思想的彷徨以及对时代、对社会的思索。这种主题的隐晦性是读者对主题理解产生诸多分歧的根本原因。
四、教学研讨
我们先来看一篇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
(选自《课外语文》,作者是四川民族学院孙东平教授)
1.教学目标
疏通文意,品味朴实、深邃的语言;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培育敢于认错、勇于自责的可贵精神。
2.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并努力付诸实践;感悟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教学过程
(1)内容导入:
……你们养过猫?喜欢猫吗?(教师展示猫的图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和他笔下的那些猫!
(2)朗读课文,初步触摸不同的猫。
(3)细读课文,定焦第三只猫。
(4)精读课文,品味体验情感。
师:我们常说,读书应该知人论世,来看看郑振铎写作此文的背景,也许会对你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帮助。(幻灯片展示郑振铎个人资料及写作背景)
(5)联系实际,读出自我,诗意表达。
学习经典,探究作者本意,理解思想感情,是靠近经典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从经典中总结自己的体悟,汲取精神营养。下面请同学就文章中任意一个人、一只猫、一件事,选一个角度,深入思考,读出自我,读出属于自己的体会。
……
师小结:今天学习了郑振铎的《猫》,我们不仅掌握了文章内容,探究了作者的创作本义,还对文章做了个性化的解读,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这篇教学设计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以下两点值得商榷:其一,“我们常说,读书应该知人论世,我们来看看郑振铎写此文的背景,也许会对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帮助”。很显然,孙教授采用的是“知人论世”读懂主题的方法。“知人论世”的确是读懂文本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于《猫》一课不适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也显得不妥。《猫》一文的主题虽多元,但主流主题还是可以通过文本品读出来的,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就可以了,无须像文艺理论家那样去深究。且“知人论世”的先入为主,外化了学生的阅读行为。殊不知,语文学习更多地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文本中不断“摸爬滚打”,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并最终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运用水平的过程。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所在,是其他外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因此,执教此文还是应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勾画文章中作者心理变化和情感抒发的相关语句,并在此基础上品味出主题。
其二,很多时候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作者的唯一性。因此,“联系实际,读出自我,诗意表达”并不适用于每一篇文章,《猫》一课就是如此。若是学习任何文章,都要来一个“你从中读出了自己的影子了吗?”等标签式的追问,看似体现了个性,實则过于随意。譬如,学生读完《猫》后,获得“第二只猫的遭遇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各方面都好,讨人喜欢,也不能得意忘形,否则就会招来横祸”这样的感悟,是否有点令人啼笑皆非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应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
五、文本互读与比较
很多名家都写过“猫”,写“猫”的名篇也有很多。我们如果将郑振铎的《猫》与老舍笔下的《猫》,以及王小波的作品《猫》做横向比较,就不难发现郑振铎的《猫》在描写形象和主题挖掘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1.笔下的形象
老舍对猫这种顽皮可爱的小动物的观察是细致的,对猫的习性的描写也是到位的,这缘于先生对猫一以贯之的厚爱。老舍笔下的小猫性格中充满着“古怪”,“古怪”中却洋溢着好生气,展现着真性情。相比于老舍,郑振铎既缺少对猫做长期、细腻的观察,也似乎缺少了一份对猫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因为作者对猫的喜恶主要源于猫之外表和性情,他不能对所有的猫做到一视同仁的爱。因而其笔下之猫,虽或活泼有趣,或忧郁懒惰,但总觉得未能将猫在生活中之形象真实、丰富、逼真地还原出来,作者的主观色彩较浓,猫的客观形象却较淡。
2.语言的表达
老舍先生的文章读来往往亲切自然、平白如话,这和叶圣陶“写文章就是写话”的主张是相通的。观其语言表达,特点有二:一是鲜有长句,代之以清楚明白的口语。这样的语言朴素、随和,读来亲切自然。二是句式多变,运用自如。长短结合,整散结合,且陈述之中夹杂反问,句式灵活多变,折射出老舍思维的妙趣。
郑振铎的《猫》,在语言的质朴自然、亲切随和上,与老舍有很大的相似性。但郑振铎的语言相比于老舍的语言又似乎缺少了一点变化的灵动。这或许和二者的生活环境有关,因生活背景不同,文风自然也有所区别。郑振铎的文章带有浓厚的家庭生活气息,而老舍的文章则更鲜活、更贴近普通大众。
3.主题的挖掘
郑振铎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写的作品中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鼓吹公道,以及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猫》正是这种思想的折射。文中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正表现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但郑振铎仅仅局限于自我心灵的反思,而缺少更深层次的批判,相较于王小波的《猫》,其主题的广度和深度略浅,缺少应有的厚重性。杨开浪曾说:“王小波在《猫》中则蕴含着显而易见的国民性批判和深刻反思。面对血腥而悲惨的‘虐猫事件,民众始终是司空见惯、轻描淡写的,他们已被惯常的思维模式所同化,再也不能独立思考真相背后的意义。”[2]的确如此,读王小波的《猫》,我们会发现王小波对暴力专制的控诉和揭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显示出当代知识分子可贵的精神操守和文化良知。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十二期课题“基于经典课例实践性解读的教师研修范式研究”(课题编号:2017JK12—L01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游友基.略论郑振铎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贡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3.
[2]杨开浪.论王小波早期小说的思想倾向[J].现代语文,2015(12):34.
付小明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薛城名师工作室核心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