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语境下公民美德的养成论述

2020-08-20田雨馨

时代人物 2020年7期
关键词:品德公民文明

一、公民美丽品德养成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之意

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人类,美丽中国的目标的最终实现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这个意义来讲,美丽中国包含了两个层次。

美丽中国首先是生态美。要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发展经济和建设国家。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索取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为了实现生态美,应当将目光尽量放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维护生态平衡,又要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来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这其中科技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先进技术对生态问题进行治理,构建合理的人类活动范围,将自然之物还给自然。

美丽中国其次是心灵美 。心灵美即一种为了达到生态美而应该拥有的文化价值观和品德。建设美丽中国,应该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绿色环保的理念,树立合理消费观,正确的生态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将“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纳入“推动道德实践养成”层面,提出“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可以看出公民的美丽品德在整个美好生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塑造美丽心灵、倡导绿色行为,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已经迫在眉睫。

二、公民美丽品德的主要内容

敬畏自然观

敬畏自然观是指人类应该遵守自然规律,任何经济活动都应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人们应该主动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人们应当意识到物质财富与自然关系,因此首先就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拥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品德。敬畏自然观是相对于传统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想法而言的,在敬畏自然观的支配下人们会慢慢形成绿色的低碳生活意识,拥有生态道德。

万物平等观

万物平等观即要求人类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之间平等的对待。坚决杜绝猎杀动物和乱砍乱伐等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中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看待自己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而万物的发展都是遵循规律的,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不断发展。同样的,人仅仅作为一种生物理应遵循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人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人类无权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而肆意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家园。强调万物平等观就是要培养公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意识,重视人与自然的共生性、统一性和平等性。

和谐共处观

和谐共处观是公民美丽品德中最关键也是最高层次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确定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 和谐共处观的养成更是覆盖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能在实践中唤起人们的生态良性,培育人们的生态理念,最终聚焦于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找到平衡支点,自觉承担和履行生态责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境界。

三、公民美丽品德养成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影响

公民的美丽品德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动力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道德品质决定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主体是各公民,它既是一个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价值观。公民美丽品德的形成是指导人们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科学实践的导向,它是建设中的核心力量。这种力量是内在的,而非外界强加的,拥有较稳定的内驱力,它能催生人们产生生态文明的观念和道德,进而引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让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一种自主化秩序化的理想状态。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越来越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只有通过培养公民的美丽道德,才能在实践中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孕育人们的生态理念。美丽中国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平等互惠、和谐共处,现代化的优良品德能引导人们自觉转变思维和行为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因此,公民美丽品德培育有助于引导公民更加合理地认识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进而促进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公民的美丽品德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

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例如乱砍乱伐、废水废气乱排等现象,这些归根结底是物质利益的欲望大于了对环境保护职责的明晰。“环境污染源于心灵污染。”,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路上,制度的约束和内在的品德是同样重要的,其中内在的品德起着基础性作用,两者又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公民的品德作为支撑,那么无论外在的制度约束能力有多强,人们依然无法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仍然会存在钻法律空子以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因此,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生态品德,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四、公民美德养成的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开展生态领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公民美德形成的基础和必要,也是进行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手段。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让公民了解必要的生态知识,知其善才能行其善,只有当公民明白其应该履行的生態义务有哪些之后,才有真正实践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教育要多主体联动实施,首先各级政府需要利用各种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例如标语、横幅,社区讲座等,帮助公民全面了解每个人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并且在此之中要将高深专业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可视化的方式转化了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内容。其次,学校教育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对生态文明的教育要从学生抓起。学校可以利用知识问答等方式,向学生科普生态知识,并在赛事的举行过程中传播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行为对整个自然界都影响重大。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

法律与品德作为硬性规定和柔性要求,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公民的生活和行为起着制约和警醒的作用。因此,法律和制度作为一种约束行为、惩恶扬善的刚性力量,对公民美德的形成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法律的力量也不可或缺。此次新冠肺炎的爆发即给了人类一个警告,完善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已经迫在眉睫,要在立法层面眼里打击非法捕杀交易运输野生动物及制品。各级政府要根据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并组织公民学习环境保护法,强化其生态法律意识,政府也应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对全体公民起到规范、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开展生态保护活动

人的美德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生态保护活动包括参加净溪活动、绿色骑行,以及组织生态旅游等。这一系列的生态活动强调亲身体验生态保护活动如何落实到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其目的在于培育公民的生态品德、生态人格与生态信念,是公民美德形成的关键。更高层次的生态道德都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持久磨练出的,最后形成稳定的生态行为习惯和生态美德。通过生态保护活动,人们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类更无法脱离生态自然而生存。并能够在与自然的密切接触过程中发现生态之美,激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而审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考察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在生活中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龙静云,崔晋文.生态美育:重要价值与实施路径[J]中州学刊,2019(11):95-101.

[2]陈华洲,郑利鹏.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公民美丽心灵培育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33-36.

[3]向贤彪.用“美好心灵”创造“美丽中国”[N]人民日报,2013-05-30:(4).

[4]黄蓉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共生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19.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西区七栋 田雨馨(收) 电话13071212981

猜你喜欢

品德公民文明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好学者贤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品德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