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海中的柏林墙
2020-08-20毛旭
毛旭
埃德蒙·莫里斯1940年出生在肯尼亚的内罗毕,上中学时,语文老师评价说,他拥有最宝贵的品质——原创性。从大学辍学后,他先后移民到英国和美国。他先是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因为所设计的广告不如人意,被公司解雇,只好从事各种零碎的写作项目:旅行手册,电影剧本……他一直徘徊在破产的边缘,直到他将一部没能拍成电影的剧本扩写成传记《西奥多·罗斯福的崛起》,并获得1980年的普利策传记奖。
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读了这本传记之后,印象深刻。妻子南希以及下属也都建议他选择莫里斯作为其官方传记作家。开出的条件很诱人:莫里斯可以随总统出入一切场合,可以接触里根的所有信件和日记,可以随时出入白宫。为在任的总统贴身作传,这在美国史上是头一次。莫里斯拒绝了,因为他当时正在写作罗斯福传的第二部。
莫里斯就这样浪费了两年半的时间。直到1985年,他在看电视时突然改变了主意。当时,电视上正转播里根在贝尔根—贝尔森犹太人集中营做演讲的场景,莫里斯听到了现场的鸟叫声,突然有了为里根作传的冲动。
里根在电视上做演讲,这一场景看似平常,实际却是传记作家所寻找的饱孕时刻。里根就任总统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直到任期的第五年,这次访问集中营是他遭遇的第一次危机。
这一年是“二战”结束40周年,德国总理科尔为了能促进德美双方冰释前嫌,非常热切地邀请里根对联邦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比特堡的军人公墓举行纪念和解仪式。里根没多想就答应了科尔,但他的允诺受到各界质疑,尤其当媒体爆出消息,说墓地中埋葬着49名党卫军成员时,所有人——犹太团体,基督教人士,南希·里根,他的政治下属——都反对他的这一决定。大屠杀纪念委员会的主席几乎哭着请求他不要参观纳粹的墓地,但里根拒绝做出让步,他对记者愤愤地说:“我觉得参观那个墓地没有什么错误。那些年轻人就跟集中营里的受害者一样,也纯粹是受害者,尽管他们身穿德军军装服役、参战。”在他看来,纳粹并非魔鬼,他们也没有灭绝人性,如今是时候摒弃前嫌、携手前进了。当反对的声浪越来越高时,里根只做出了这样的让步:在参观比特堡军人公墓之前,先参观埋葬着安妮·弗兰克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正是这次公关危机的发生,让埃德蒙 · 莫里斯下定决心为里根作传。这样一个疑问经常萦绕在他的脑际:里根是不是个傻子,凭借傻人有傻福才得以跻身美国总统之列?
1911年2月6日,罗纳德·里根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坦皮科,因为哭声嘹亮,而且白白胖胖,父亲给他起了个绰号“荷兰人”——大概他觉得荷兰人又胖又吵。里根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亲是商店售货员,母亲是个虔诚的家庭主妇。夫妻二人都是业余戏剧演员。因为赶上禁酒令的年代,父亲为了喝点小酒,带着全家四处“逐水酒而居”。
1922年,11岁的里根把四仰八叉醉倒在雪地里的父亲拖进屋里——一次创伤经历。
1925年,从出生便近视的里根第一次戴眼镜,世界从此变清晰。他在中小学成绩优异,还越级升学。
1926年,利用假期时间在洛克河边当救生员以补贴家用。他工作了7年,救了77个人。
1928年,入尤里卡学院,主修经济和社会学。在大学里,他忙于体育,成绩中等偏下;在那里结识了第一位女友,两人是学校里的风云情侣。
1932年,大学毕业,到艾奥瓦州电台任体育节目播音员5年。
1937年,与华纳兄弟制片厂签约,在好莱坞拍电影,直到1964年,一共在53部电影中演出。在一部电影的枪战场景中,他的右耳耳膜被震破,后来左耳的听力也逐渐下降。
1938年,与女演员简·魏曼结识并相恋,却迟迟不肯求婚。
1940年,简·魏曼以自杀逼婚,两人婚后育有一女一子。
1942年,参军,作为空军联络员与华盛顿频繁接触,从民主党党员转为共和党党员。
1945年,退役,回到好莱坞,因演艺事业不景气而开始从政。
1947年,当选电影演员工会主席,向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偷偷指认共产党员。
1948年,简·魏曼起诉离婚,理由是里根和她政见不同。离婚后里根非常迷茫,绝望期维持了两年,是他人生的最低谷。
1949年,结识女演员南希·戴维斯,后者主动展开追求。和专注于演艺事业的简·魏曼不同,南希的事业就是嫁一个男人,把他培养成总统。里根称“南希的出现拯救了我的灵魂”,但仍迟迟不肯求婚。
1952年,与南希结婚,两人育有一女一子。
1954年,与通用公司签约,主持电视节目8年,并在各地的分公司慰问演讲,积累政治声望。
1964年,發表电视演讲《选择的时刻》,抨击从罗斯福开始延续了50年的福利政策和政府调控,借此一举成为政界重量级人物。
1966年,当选加州州长,以铁腕应对学生和民权运动。
1970年,再次当选加州州长。
1981年,70岁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是截止到当时年龄最大的总统当选人以及唯一一个离过婚的总统——这两项记录已被特朗普打破。
3月30日,女明星朱迪·福斯特的一个狂热粉丝计划杀死偶像之后自杀,但在报纸上看到里根的行程后,决定刺杀总统,以此向朱迪表达爱意。里根并没有被命中,但防弹车弹回的弹片射进了他的肺部,伤情严重,幸亏救助及时而生还。
1985年,以高票连任美国总统。获得的选举人票数在历史上仅次于小罗斯福。
1986年,伊朗门事件。里根政府违反法律将武器卖给伊朗,并将收入用于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事件曝光后,里根的诚实形象遭到重挫。
1987年,在柏林墙前发表演讲,呼吁:“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
1989年,去职。柏林墙被推倒。
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
1999年,莫里斯出版《荷兰人:里根传》,引起轩然大波。
2004年6月5日,里根去世,享年93岁。其葬礼规模超过肯尼迪,显示了美国民众对他的爱戴。
从上述大事记看,里根的一生就像爬山,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高。它是个典型的美国梦的故事:一个酒鬼的儿子,在没有任何背景和财富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努力,在所从事的每个领域都获得成功,并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一般说来,这样的生平应该是传记家所喜欢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对里根深入了解后,莫里斯懊恼地发现,里根的“传值”并不高,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无聊的人。这也正是简·魏曼和他离婚的真正原因。“二战”期间,随着里根越来越沉迷于政治,他变得越发让人难以忍受,聊天时除了大谈工会主义就是攻击共产主义;每天早餐时间,他都会拿出一张报纸,从左上角开始朗读,一直读到右下角,简只得偷偷从后门溜出去。
但里根怎么可能无聊呢?他不是个喜欢讲笑话的段子手吗?这倒是没错,但跟他在一起时间长了,莫里斯发现,里根常常把一个笑话重复几十遍,语调和表情都不改动一点。于是莫里斯下结论说,听里根说话就像看联合收割机收庄稼一样,机器轰鸣着不断工作,有用但是无聊,“他用笑话收割支持者”。
这种无聊是对别人隐瞒真心所导致的,就好像他在自己和别人之间筑起了柏林墙。里根从记事起就拒绝让父亲亲近自己。除了南希之外,里根不会对任何人表露真情实感。几乎所有人都喜欢里根,为他的魅力所征服,但他没有一个朋友。不无矛盾的是:尽管他是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却总是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对人总是以官职相称,仿佛对方只是工具人;尽管他一直高举传统家庭道德的大旗,但他和孩子们的关系并不融洽——倒不是矛盾重重,而是里根始终像鱼一样冷冰冰。当里根作为嘉宾和致辞人出席儿子的中学毕业典礼时,在颁发毕业证书环节,他问前排的一个毕业生:“你好,我是里根,你叫什么名字?”“爸爸,是我啊,我是你的儿子迈克尔。”在家人中,他只信赖南希,因为南希把他当儿子一样照顾,这引起孩子们对他的嫉妒。
里根收集的几千个笑话,就是他“筑墙”的材料。他并无创造性的幽默感,那些冷笑话是他听来或从书刊报纸上看来的。其实,他自身的无知比那些笑话更好笑,他像画家达利一样擅长把现实扭曲成超现实。他坚定地相信:雾霾由海洋的“臭氧层”产生,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煤炉子有放射性,而且比核电厂要危险很多倍;酸雨是由树木太多引起的。当莫里斯跟他谈起苏伊士运河时,他惋惜地说:“我们当初就不应该把它还给巴拿马人。”
因為心中有一堵柏林墙,里根拒绝接受别人对他的纠正;他永远自说自话,对新知识不感兴趣,任何陌生的信息都会被他还原到他固有的知识体系中。有一次,莫里斯对里根说,当救生员其实需要用到运动的相对论,然后给里根普及爱因斯坦的理论,里根不住地叹气和看表,最后打断莫里斯的话说:“没错,那河里的水流得挺快。”莫里斯说这是里根“用屁股思考”的明证。
身体特征反映了心理特征。莫里斯说,里根的近视和耳聋,正表征了他对外部世界的拒斥。里根最擅长的本领就是充耳不闻,他顽固地生活在一些幼稚、错误甚至危险的观念中。他自豪地说,当他遇上专业领域的问题时,经常咨询专家,但他们的意见最后都没起作用。感到厌烦时,他会把助听器关掉,然后师心自用:他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的灵感,就来自于他演过的爆米花电影。他凭着这种盲目,振兴了美国,打赢了冷战,摧毁了苏联。
在他上台之前,美国正处于最低谷:国内经济衰颓,民众士气低落;国际上面对苏联的进攻节节败退。里根上台后,内政方面,通过减税、降低社会保障、减少政府调控,刺激了经济,使美国重新振兴;在对抗苏联方面,里根改变了几十年来的谨慎状态,提升了冷战的温度,用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脆弱的经济。
但里根内外政策的背后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政治经济理论,他对亚当·斯密和哈耶克并不熟悉。莫里斯调侃说:尼克松总统整天研究孟德斯鸠,里根整天研究《读者文摘》。他最重要的信念都来自《读者文摘》,从30多岁起,他就对这一杂志上瘾。而且,里根承认,他的世界观源自小时候读过的一本通俗小说《尤德尔的印刷工》,它讲述了一个穷小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参与政治后拯救了当地衰颓局面的故事。
当时的很多政客并不是真正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他们而言,反共只是一个吸引选民的政治纲领。里根则不同,他把反共当成一项事业。这种信仰在经历了刺杀事件之后更加坚定:是上帝让他劫后余生,所以他必须回馈上帝的恩典,回馈的方式便是摧毁苏联。他如此坚定地遏制苏联,甚至不惜犯法: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他把武器卖给伊朗,以交换被亲伊朗的恐怖分子绑架的人质;并将收入用来支持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以推翻亲苏联的现存政府。这既违反了禁止与恐怖分子交易的法令,也违反了国会停止赞助尼加拉瓜反抗军的决议。当这一切败露时,他先是矢口否认,对着镜头诚恳地说:“我们没有——我再说一遍——没有用武器或其他东西交换人质。”然后又声称确实存在交易,但是下属擅自为之,自己并不知情。最终,下属当了替死鬼,让他免于被弹劾的危险。
将这件事与他在1966年竞选加州州长时的访谈相对照,则是莫大的讽刺。当时有记者问他:“如果有人把你描述为电视时代所生产的政客,你怎么回应?”他说:“嗯,我觉得演艺圈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其中一点就是,当镜头给你特写的时候,你最好实话实说,不然镜头会出卖你。”
莫里斯就是在这里找到了里根的本质:他的本质就是演员,如果想理解里根,就不能把表演从他身上剥离开来。但如何突出里根的这一特性,并提升他传记的可读性呢?
1992年秋天,莫里斯在里根的母校尤里卡学院的草坪上散步时,一个松果在他脚下被踩碎,他突然顿悟:他其实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写进传记中去,陪里根一起成长。通俗地理解,就像摄影师在拍摄舞台节目时必须时不时拍一下观众的反应一样。于是,他在传记中虚构了一个和他同名的人,这个人出生在芝加哥的富庶之家,和里根是同学,从小到大一直关注着里根;他还虚构了许多其他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里根。比如,传记中的莫里斯有一个名叫加文的儿子——尽管莫里斯在现实中没有孩子。里根担任州长期间,加文是学生运动中的积极一员,他成了里根高压政策的受害者,代表了里根的保守主义辣手摧毁的理想主义青年。
找到答案的莫里斯于1994年12月最后一次去看望里根。里根的容貌和嗓音变化很大,而且已经忘记莫里斯是谁了。他指着墙上的一幅水彩画说:“那里是我曾经当过救生员的地方……”这是里根少有的情感流露。
在莫里斯动笔写作期间,里根的病情不断恶化,他唯一还认识的人只剩下南希了。他依旧忙碌,每天花几个小时从池塘里捞树叶——有工作人员负责偷偷把树叶扔进水池里;他还把时间花在看连环画上。有时,他会凌晨3点钟起床,说去参加紧急会议。他在办公室的鱼缸底部看到一个白宫陶瓷模型,把它拿出来攥在手心里,南希问他那是什么,他打开湿淋淋的手,说:“这是……和我有关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
1999年,在里根已经病到无法读书时,耗时14年的《荷兰人:里根传》终于出版。南希在读完之后,和莫里斯绝交了。不过,里根的孩子们对此书表示欢迎,认为莫里斯抓住了里根的特点。里根的女儿帕蒂在《华盛顿邮报》中写道:小时候,每当她放学回家跑到办公室去找爸爸时,里根都会“抬头看着我,眨着眼睛,就好像他不确定这个活泼的小孩是谁。他耐心地听我说话,但我知道他其实并没有真正在听。”对帕蒂而言,莫里斯是个“施展奇迹的人”,“帮我理解了父亲,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她也赞同莫里斯把他自己写进传记中,以增加戏剧性,因为她知道里根是个多么乏味的人。
尽管读者们一致认为莫里斯抓住了里根的本质,但 《荷兰人:里根传》却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原因就在于莫里斯使用了虚构的方法写传记,而且还非常“自大地”把自己写了进去。同为普利策传记奖得主的约瑟夫·艾里斯说,他在读完第一遍时,认为这是最伟大的传记之一,但当他得知书中的莫里斯并不是现实中的莫里斯时,他因上当受骗而感到气愤,认为莫里斯成就了艺术,牺牲了学术,这是“邪门歪道”和“一桩丑闻”。但莫里斯也不乏支持者,传记作家理查德·霍尔姆斯说:“莫里斯是个严肃的传记作家。所有的参考资料都非常精确……材料、引言都是真实的。我认为,事实对传记固然重要,但你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游戏。”
尽管莫里斯在19年前已凭借《西奥多·罗斯福的崛起》获得过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却是这部毁誉参半的《荷兰人:里根传》。他的名字甚至成了一种表达方式,用来描述那些离经叛道的艺术家,比如,当民族交响乐团的指挥莱昂纳德?斯拉特金向听众介绍钢琴家伊沃·波格莱里奇时说:“伊沃·波格莱里奇是古典音乐界的埃德蒙·莫里斯。”凭着这些风波,《荷兰人:里根传》一出版就登上了畅销书榜单第二名。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莫里斯說,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他不得不承认,里根对他而言仍旧是个谜。
2019年7月,里根总统图书馆的前馆长公布了一份录音,再次显示了里根是个多么难解的谜团。1971年10月,联合国通过表决,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坦桑尼亚代表团当即在大会上跳舞庆祝。第二天,里根对在任的尼克松总统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非洲来的猴子”,他们“还不习惯穿鞋”,还称他们是“食人族”。尼克松哈哈大笑。录音文本公布后,里根的拥趸们大失所望:难道他一直都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可是,倒退回1931年,20岁的里根随队到外地打橄榄球,当旅馆拒绝接纳黑人球员时,他主动要求把两位黑人队友接回家中,给予热情招待。
抛开各种猜测和解释,至少证实了莫里斯的洞见:里根始终是个在表演的演员。他曾经坐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中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他有当主角的底子:身高一米八五,脸蛋好看,浓密的头发油光铮亮;尤其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赢得了无数选民的芳心,人们只听他说话就忍不住信任他。一位记者评论说:“里根不只是上镜头,就连胶卷都喜欢他。”里根是真正的演员,真正的演员都是入戏极深的,正如莫里斯所说:质疑里根的真诚,就是误解了他,“演员不同于你我。他们真正生活和动情的世界,是在舞台上”。
但里根未必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一“特性”。莫里斯说他“对自己缺乏好奇心”:一台计算机很聪明,但它并不知道自己聪明。换言之,里根是个肤浅的人,所见即所得。他依靠阅读通俗小说和《读者文摘》,总结出一套保守理论,造就了今天的美国:对外,不受苏联遏制的它愈加习惯于仗势欺人;对内,“劫贫济富”的“里根经济学”造成两极分化。里根卸任后,美国有33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比里根刚当选时多了700万,当莫里斯指出美国有很多穷人吃不上饭时,里根开启了充耳不闻模式,回答说那是扯谎,顶多有几十万。他拒绝承认他的经济措施对穷人是灾难:“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懒。”
里根先生,推倒这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