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企业特质文化塑造研究与实践
2020-08-19冯兴龙
冯兴龙
【关键词】文化融合;弄潮国际;制度治企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由原葛洲坝新疆工程局(以下简称葛新局)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北分公司)重组而成,成立之初,文化差异巨大,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和运行管理。经过苦苦求索,遵循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或集团公司)专项文化理念,公司找到了文化融合路径、确立了共同价值追求、订立了特质文化。通过对特质文化的遵守、践行和塑造,公司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文化驱动力明显增强。
一、实施背景
历经多轮重组,来自五湖四海的水电人既有同质的文化基因,也有巨大的文化差异,公司亟需在文化冲突中求同存异、在共谋发展中文化融合,将企业治理推向更高层次。
(一)文化融合的现实需要
公司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性格特征和价值追求。同时,公司历经多轮重组,姑且不论员工个体间的文化差异,仅就重组前的单位载体而言,因其所处的外围环境、养成的组织风格、擁有的个体特征的不同,必然会存在巨大的企业文化差异。若不加以引导、融合,则会产生文化冲突,对基础薄弱、包袱沉重、前进乏力的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1.经营理念差异。公司重组前,各单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地缘环境,面对不同的生存压力和竞争态势,出于不同的合作关系和价值追求,经营理念是大相径庭的:有的追求长远发展,也有的追求短期效益;有的追求合作共赢,也有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的坚定不移地走出去,也有的坚持本土化经营;有的以市场开发为第一要务,也有的以项目管理为第一要务。
2.管理思路差异。基于经营理念的不同,加之主要领导风格和干部职工特性的不同,致使各单位的管理思路也是差异巨大:有的靠制度运行,也有的靠行政命令,还有的靠江湖义气;有的是集体决策,也有的是领导说了算;有的市场开发靠领导公关,也有的靠重奖;有的项目管理靠项目经理,也有的靠规则。
3.用人导向差异。因经营理念、管理思路的差异,直接导致用人导向的差异:有的唯才是用,也有的论资排辈;有的看重智商,也有的看重情商;有的认为干部作风正派是最关键的,也有的认为执行力强、听话是最关键的;有的认为专业技术知识过硬、经验丰富是最重要的,也有的认为组织管理能力强是最重要的。
(二)文化治企的长远追求
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人治”向“制度治企”蜕变,再由“制度治企”向“文化治企”蝶变。公司肩负“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的历史使命,“文化治企”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必然追求。
1.公司前身偏向人治。以事为中心、结果导向、过程粗放在公司前身表现相对突出,领导主观臆断、员工上行下效,久而久之,在市场经济和水电建设寒冬的双重影响下,经营状况日益惨淡,被迫走上重组之路。
2.中期发展依靠制度。悲惨的历史不能重演,窘迫的现实亟待改变,在起步之初和中期发展阶段,公司需要用制度管控、按制度运行,夯实运行基础、彻底扭转乱局,推进公司从“人治”向“制度治企”蜕变,实现一次真改变。
3.长远发展依赖文化。基于从“人治”向“制度治企”的蜕变和“制度治企”的螺旋上升,公司的治企理念和员工的价值追求将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逐步衍生出“契合集团战略、符合公司实际、引领公司发展”的精神文化,进而推动公司治理达到最高层次,实现公司的卓越梦想。
二、主要做法
面对巨大的文化差异,以谁的文化为主导进行文化融合一直困扰着公司,弱弱联合的公司,很难从自身找到答案。在对文化建设体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溯本求源寻求动力,挖掘同质文化基因,系统推进文化融合,最终确立了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溯本求源寻求动力
历史是文化的源泉,文化是前进的动力。公司回顾历史,不是要评价对错,而是要在历史中挖掘精神力量、寻找发展动力,期待通过对历史的诉说、对未来的展望,形成“三流合一”之向、构筑“三足鼎立”之基、凝聚“三箭齐发”之力。
1.追梦路上的国际战队。上世纪80年代,受国家水电建设体制改革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葛洲坝人从清江转战国际,最终打造了一支精英团队,为公司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1)改革潮头、挥师清江。在困境中、在迷茫中,葛洲坝人从“旱涝保收”的计划经济中走出,义无反顾地走向“丛林法则”的市场经济,豪情万丈,挥师清江。
首战隔河岩。1987年1月,葛洲坝以承包商的身份、以雄厚的技术实力承建隔河岩工程。1993年6月,电站首台机组发电,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首批投产发电的“百万级”水电站,因其卓越的质量品质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开创了中国水电建设史上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整体荣获鲁班奖的先河。
再战高坝洲。1996年1月,中标承建清江下游的高坝洲水电站工程。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截流、当年开挖、当年浇筑”的新纪录。
决战水布垭。2002年1月,中标承建水布垭水电站工程。用时4年零5个月,按期建成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被国际大坝协会认定为“国际里程碑工程”,先后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走出国门、弄潮国际。在三战清江后,恰逢国内水电建设寒冬,站在“十字路口”。葛洲坝人毅然走出国门、进军国际,梦圆巴基斯坦的三峡工——NJ水电站工程。
走进NJ。2007年,葛洲坝集团喜中巴基斯坦NJ水电站工程。承载着巴基斯坦民族振兴和人民希望的NJ工程,肩负着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桥头堡”作用的NJ工程,其意义绝不亚于中国三峡工程。2008年1月,三战清江的精英团队,肩负着集团公司的重托热情上路,走进NJ。
深陷NJ。复杂严峻的外围环境与条件、“理不清斩不断”的各种关系与麻烦、铺天盖地的各方批评与指责、举步维艰的施工与履约之路,让项目管理团队一筹莫展,工程陷入困境、濒临停工。
扭转NJ。2009年3月,集团公司发出了“举集团之力建设NJ工程”的号召,重新、高端打造NJ项目管理团队。全新的项目管理团队转变思路,重拾利剑,从技术寻求突破,以TBM引进为核心推进僵局的扭转,NJ工程建设乾坤扭转。
(3)十年坚守、铸就辉煌。10年的背井离乡与艰苦卓越,葛洲坝人即将走出NJ、踏上新的征程(NewJourney)。
感恩NJ。2013年,原葛新局和西北分公司重组,公司正式成立。受恩于NJ项目源源不断的资金输出和NJ人的卓越贡献,公司才能在泥潭中艰难起步,才能在前进中华丽转身。
走出NJ。经过10年的坚守,公司在克什米尔的茫茫大山中筑起了巍峨的大坝、穿越了喜马拉雅山脉、修建了气势恢宏的地下宫殿、拦住了奔涌的NEELUM河水。走出NJ,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
荣耀NJ。得益于NJ的杰出表现,公司在巴基斯坦实现了滚动开发,构建了庞大的国际项目群,开创了集团公司的先河;探索出“项目管理国际化、资源配置全球化、劳务管理属地化”的国际项目经营理念和“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计划管理为中心、以成本管理为重心”的国际项目管理思路;培育出“开放包容、风清气正,精诚团结、开拓进取”的NJ精神;锤炼了一支国际精英团队。
2.西进路上的西北战队。21世纪,葛洲坝人分兵西进,剑指中国西北的黄河上游和四川西北的大渡河流域。数十载征战,熟知了西北这片大地,种下了植根西北的种子。
(1)三上高原、驯服黄河。前身为长江葛洲坝工程局的葛洲坝人,从海拔70米的长江之滨翻越八百里秦川来到山高路遥的青藏高原,勇担“治理黄河、安澜中原”的神圣使命。
首战公伯峡。2001年,集团公司从三峡工程建设现场抽调精英团队,组建黄河上游施工局,首战公伯峡,拉开了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大幕。公伯峡水电站的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几乎囊括了水电建设的所有荣誉,先后荣获“中国电力工程优质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
再战拉西瓦。2002年,黄河流域大坝最高、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拉西瓦水电站开工建设。历时3年,在青海高原建造了一座璀璨的“地下宫殿”。2009年4月拉西瓦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标志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8亿kW。
三战积石峡。2007年,集团公司中标黄河上游积石峡水电枢纽厂房工程。2010年12月积石峡水电枢纽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保障了我国西北电网调频、调峰安全。
(2)溯江西进、远离喧嚣。葛洲坝人西进征服黄河流域时,同样是2001年,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开工建设。同样是来自三峡工程建设的精英团队,打点行装、溯江而上,来到同样发源于青藏高原、位于四川西北的大渡河流域。
征战瀑布沟。2002年至2004年,集团公司中标瀑布沟水电站左坝肩开挖工程和大坝工程。在工程建设中,葛洲坝人以开拓创新攻克技术难题、以精细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以工匠精神铸就卓越品质,被国际大坝协会认定为“国际里程碑工程”,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支援下坂地。2007年,前身是黄河上游施工局的西北分公司继续西进,投身下坂地。受制于资源紧张、分身乏术、管理粗放等诸多原因,下坂地工程建设开局不力、陷入被动。2009年,即将完成工程建设、经营状况良好的瀑布沟项目部,受托支援下坂地建设。在充沛资金的支持下,下坂地工程施工被动局面被扭转,并于2010年投产发电,但经营亏损已在所难免。
(3)殊路同归、艰难开拓。2001年,两支精英团队几乎同时从三峡出发,一支沿着中国西北方向西征黄河,一支沿着四JlI西北方向西征大渡河,原本毫无关系的两支队伍因下坂地而结缘,2009年西北分公司和瀑布沟项目部合并重组为葛洲坝西北分公司,可谓是殊路同归。
禹长受阻。2010年,葛洲坝人喜中南水北调禹长二标工程项目。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粗放的项目管理中,项目不仅亏损严重,而且持续遭受业主的投诉和民工的讨债。
羊曲碰壁。2012年,葛洲坝人中标承建羊曲导流洞和泄洪洞工程,由于施工环境复杂,项目管理低效,又因工程环评未通过,项目被叫停,最终铩羽而归、损失惨重。
哈密失利。2013年,葛洲坝人喜中“百亿”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项目。项目上马后,突遇国内铁矿石市场剧烈震荡,最终工程停工、设备废弃、索赔无门,发展信心瞬间压垮、前进道路严重阻断。
3.戍守边疆的新疆战队。新疆水电人在走戈壁、趟河流、上高原、建水电、守边疆的过程中,也在饱受生存、发展之苦。他们是葛新局的开路先锋,也是公司的先锋模范。
(1)出身名门、戍守边疆。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59旅工程团的新疆水利厅第一工程处、第二工程处,于1992年4月進行企业化改制,组建新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局,虽依然隶属新疆水利厅,但变成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建设新疆。自1994年开始,葛洲坝人的身影映照伊河、塔河、额河等20余条河流,负责或参与建设的水利水电项目达到100多个,队伍遍布新疆,工程惠润万家。
贡献新疆。在常年的征战中,葛洲坝人为新疆贡献出一大批利国利民的精品工程。乌鲁瓦提工程同时荣获“大禹奖”“鲁班奖”和“詹天佑奖”,开创了中国唯一一个同年度斩获三项大奖的先河,并入选“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引额济克工程向边疆人民交付了一座质量达到优良标准的引水枢纽;特克斯河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如期完工赢得了国际河流水权谈判的主动权。
困守新疆。始终在新疆打转、曾经的新疆水电建设铁军、从来未为生计发愁的新疆水电人,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明显技不如人,家门口的活儿拿不到,再难的活儿有人干,实力和斗志逐步散失于荒漠中。2007年,新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局被国务院批准进入国家政策性破产企业名单。
(2)搭船出海、回望天山。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8年8月,葛洲坝集团实施新疆战略,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葛洲坝新疆工程局,将葛洲坝建设工程公司和破产清算后的新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局拉到了一起,为新疆水电人找到了出路。
跨出国门。2008年,葛洲坝建设工程公司代管的巴基斯坦NJ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同年11月,49名新疆水电人飞越天山来到巴基斯坦,参与NJ工程建设,这也是新疆水电人首次以工程建设的名义走出新疆、跨出国门。
走向内地。葛新局组建后,为谋生存、图发展,新疆水电人走出新疆、走向内地、走向国际。先后中标陕西王圪堵水库枢纽项目、浙江丽水南城市政项目、福建连江可门项目、贵州金沙一中迁建项目。遗憾的是,除了王圪堵水库项目是新疆水电人在负责施工管理外,其他项目难见新疆水电人的身影。
难舍故土。新疆水电人在常年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搏击中,塑就了“坚韧、坚守”的品格,这既是最大的优点,同时也隐含着诸多的弱点,那就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葛洲坝水电人常年与江河为伴、四海为家、随遇而安,没有那么多的顾盼、没有那么多的牵挂。正是因为这种文化、性格的差异,葛新局重组后的5年,葛洲坝水电人和新疆水电人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依然是泾渭分明、各自为阵。
(3)心系新疆、胸怀大海。公司组建后,在公司《战略发展思路》的引领下,葛新局员工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和精神未变,但理念在变、心态在变、胸怀在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变。
守土有责。公司远赴南疆,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建设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上到海拔2300米的高原,建设吉音水利枢纽工程;守候北疆,建设四颗树水利枢纽工程,依然是边疆的守护神。
开疆拓土。在戍守边疆、建设新疆的过程中,一批葛新局员工义无反顾地走上开疆拓土之路,先后征战陕西渭南北水厂项目、贵州盘县三期项目、陕西临潼秦汉大道项目、河南禹亳铁路等项目。原本只活动在天山南北的葛新局员工,现在活跃在祖国大江南北。
拔锚起航。伴随着2017年国际国内市场的双丰收,公司国际国内诸多大型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项目经营管理人员,迫切期待葛新局想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支援公司建设。一大批葛新局员工已做好思想准备、打点好行装,只要公司一声令下,即可拔锚起航。
(二)挖掘同质文化基因
公司发源于清江的国际战队、三峡的西北战队、边疆的新疆战队。三支战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困,与生俱来拥有明显水质特征的文化基因。
1.挖掘“海纳百川”基因。公司先后辗转清江、长江、黄河和天山,始终行进在征服的路上,无怨无悔、义务反顾,在征服中汇聚了同心同向同力的干部职工、聚集了同根同源同行的精英战队,像水一样从来不会忘记前进的使命,奔腾向前,从来不会排斥同类,有着“海纳百川”的品质。
2.挖掘“百折不挠”基因。公司先后历经市场经济洗礼、国内水电建设寒冬和弱弱联合重组,几近“断粮乞讨”,先后自断后路、自我革命并毅然走向国际,一度深陷“积重难返、举步维艰”泥潭,但公司不逃避、不退缩、不放弃,直面现实、直面困难、直面挑战,像水一样始终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冲破障碍、永不言败,有着“百折不挠”的品质。
3.挖掘“厚德载物”基因。公司以水电建设报效国家、以精品工程回报社会、以诚信守约赢得尊重,助推了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无数的水电建设世界纪录,成为水电建设铁军,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万物发生矛盾与冲突,有着“厚德载物”的品质。
(三)系统推进文化融合
感染《易经》智慧,公司用发展的眼光、系统的思维,从方向、基础、动力3个维度推进文化融合。
1.坚定发展方向:面对薄弱的管理基础、严峻的市场环境、低落的员工士气,公司通过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施,在最大程度上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提振信心。通过战略发展思路的坚强引领、战略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企业发展后劲的持续增强,员工在看到希望、憧憬未来的同时,也逐步认同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坚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
2.夯实运行基础:面对“拿项目难、管理项目更难”和“总部管理弱、项目部管理更弱”的“两难两弱”局面,公司积极探索“矩阵式”管理模式,大力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从总部建设和基础管理人手,系统推进公司生产经营、运行管理和战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各自为阵、顾此失彼”问题,大力促进公司高效运转、规范运行、系统发力。通过矩阵式设计、系统化建设、多维度创新,公司管理思路逐步清晰,运转趋于规范高效、运行基础逐步夯实、系统发力日渐显现。员工多维度、系统化思维方式逐步固化,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的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3.积蓄前进动力:面对底子薄、包袱重、人员少、结构差的发展窘境,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重走老路就是死路一条。公司组建后,始终依托创新驱动,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兴强企、科技兴企、文化兴治企战略,为公司生产经营、运行管理和战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确立共同价值追求
回顧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全体干部职工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遵循历史性、人本性、复杂性、动态性、有机性原则,在继承弘扬和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经总结、整合、提炼,公司与全体职工共同订立了“开放包容、严谨规范、诚信卓越”的特质文化。
1.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既是对特质文化塑造“方向”层面的引领与坚定,也是对员工“归属感”层面追求的营造与增强,重在彰显企业的经营哲学和团队意识,旨在发挥特质文化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开放”意为张开、释放;“包容”意为容纳、宽容大度。“开放包容”就是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宽广胸怀和非凡气度兼容并包、合作共赢。
2.严谨规范。严谨规范既是对特质文化塑造“基础”层面的构筑与夯实,也是对员工“安全感”层面追求的建立与强化,重在彰显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用人导向,旨在发挥特质文化的约束和调适作用。“严谨”意为严密谨慎、追求完美;“规范”意为按照既定标准操作,达到或超越规定标准。“严谨规范”,对员工而言是严谨做人、规范做事,对企业而言是严谨的制度、规范的运行。
3.诚信卓越。诚信卓越既是对特质文化塑造“动力”层面的积蓄与强劲,也是对员工“成就感”层面追求的获得与丰硕,重在彰显企业的道德取向和精神追求,旨在发挥特质文化的激励和辐射作用。“诚信”意为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就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卓越”意为高超出众、卓尔不群。“诚信卓越”意为崇尚诚信、追求卓越;崇尚诚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内外兼备;追求卓越即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三、主要内涵
企业文化由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种形态构成。特质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形态,是企业经营哲学、团队意识、管理理念、用人导向、道德取向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每一个企业都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发展历程和管理习惯,与生俱来独特的文化基因,这便是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质。
1.为何开放包容。历经多轮重组的公司、谋求转型升级的公司、追梦丝绸之路的公司,开放包容是必然选择。
(1)重组企业的必然选择。公司经历多轮重组,重组必然会对员工思想产生巨大冲击,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职工也必然会在思想观念、格局视野、经营理念、工作思路、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唯有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营造求同存异的氛围,才能将带着明显“烙印”的清江水电人、新疆水电人、黄河水电人、大渡河水电人和NJ水电人有效聚合起来,让企业与员工、让干部与职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也才会有今天的公司。
(2)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公司组建时,异常薄弱的经营基础拖累着公司,产能过剩的建筑行业和竞争惨烈的市场环境煎熬着公司,唯有转型升级才有出路。通俗地讲,转型升级就是向产业链两旁、两端进行延伸和突破,考验的是企业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精神和资源配置(资源整合)、技术进步能力。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唯有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时不我待、开拓进取的精神,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以多元共存、合作共赢的理念,快速提升业务拓展、资源配置、技术进步能力,抢抓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住脚,也才会有转型升级的机会和希望。
(3)丝路精神的显著特点。开放包容成就了伟大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也诠释了伟大的开放包容精神。“踏丝绸之路、圆卓越之梦,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是公司的愿景与使命。公司走的是丝绸之路,唯有弘扬和践行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公司才能蹄疾步稳,也方能追逐卓越的梦想。
2.为何严谨规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惨痛的历史教训时刻警示着公司,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治理无方、管理粗放,对企业就是灭顶之灾,对员工就是尊严失守。公司组建后的励精图治、系统建设和规范运行,重塑了宁静致远、睿智前行的信心。
(1)安全发展的基本保障。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风险防控是第一位的,“安全”是最本能的诉求。企业严谨规范,是员工安全工作、安全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员工有安全感,才能安心工作;员工严谨规范,同样是企业安全运行、安全发展最基本的保障。
(2)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运行基础,一方面靠严谨的制度规范行为,另一方面靠全体员工规范地执行制度;员工要健康发展,同样需要有坚实的成长基础,一方面靠严谨做人、规范做事的态度和作风,另一方面靠严谨规范的企业提供的健康发展平台。
(3)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树高干尺,根深于沃土。企业要持续发展,最终靠的是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严谨规范的企业员工、内化于心的制度文化是不竭的动力源泉;员工要持续发展,基础依然在严谨做人、规范做事,在严谨规范的坚持中修身養性、积蓄力量,在严谨规范的企业中汲取营养、凝聚智慧。
3.为何诚信卓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承载“百年老店、基业长青”的伟大梦想,肩负“踏丝绸之路、圆卓越之梦”的历史使命,崇尚诚信、追求卓越理应是公司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
(1)员工与企业立足之本。人无信不立、企不信则衰。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养德修业之源,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健康发展之基。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在水电建设寒冬的煎熬中、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公司饱受了急功近利、见利忘义、投机取巧之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惨痛的历史教训时刻警醒着公司,无论何人、何时、何地、何境,均不能丧失诚信这条“底线”。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国家和社会信用体系逐渐完善,诚信日益成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员工健康成长的重大风险,失信不仅会付出沉重代价,而且会举步维艰、后患无穷,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均应崇尚诚信,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企业与员工发展之要。汤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中写道:成功从无定式,卓越贵在创新。公司组建后,面对巨额的亏损和薄弱的基础,面对同样的市场竞争和发展目标,走老路是绝对不行的、跟在别人后面走也是没有希望的,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回顾公司5年的发展历程,公司走的每一步都在创新,公司做的每件事都在追求卓越,在创新中公司实现了“弯道超车”,在追求卓越中点燃了公司员工的激情与梦想。
展望公司未来的发展之路,依然是荆棘遍野、激流险滩,稍有停歇就会前功尽弃,唯有自强不息、孜孜不倦,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不止步,方能攻坚克难、乘势而上。
在社会日新月异、公司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员工而言,因循守旧就是自暴自弃,原地踏步必将被淘汰,公司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与时俱进、追求卓越、自我超越。
(3)国际战略的使命担当。“踏丝绸之路、圆卓越之梦,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既是对母公司“百年老店、基业长青”梦想的使命担当,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发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动员令的积极响应。
追梦丝路、弄潮国际,公司走的是一条步步惊心的探险之路,公司面对的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国际化道路是对公司的终极考验,考验的是公司在国际规则中的诚信守约意识和诚信履约能力,考验的是公司在国际舞台上的开拓进取能力和自我超越精神,公司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站在母公司国际战略的高度,强化使命担当,崇尚诚信、追求卓越。
四、实施成效
通过对特质文化的遵守、践行和塑造,公司突破了重组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丰富了精神文化的载体,具备了“文化治企”的土壤。
1.消弭了文化差异:一是统一了经营理念,公司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业务优先发展、国内业务优化发展”战略,协调推进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系统推进生产经营和运行管理,牢固树立了“合作共赢”理念,追求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二是理清了管理思路,公司坚决摒弃“江湖义气”和“行政命令”,严格靠制度运行,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严格按规则推进了生产经营;三是明确了用人导向,公司破除“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陈规陋习,形成了“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重点选拔培养了“作风正派、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实现了广纳贤才、唯才是用、才尽其用。
2.加强了文化建设:一是丰富了精神文化,公司在愿景、使命、经营宗旨和治企方略的基础上,总结、整合、提炼了特质文化,丰富了精神文化体系;二是促进了行为文化,公司员工共同践行特质文化,表现出统一、标准的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和人际关系,本身是对行为文化的强化;三是反哺了制度文化,特质文化中的“严谨规范”对员工而言是严谨做人、规范做事,对企业而言是严谨制度、规范运行,践行“严谨规范”实则是强化了制度管控文化和制度执行文化。
3.奠基了文化治企:一是引导了员工心智,公司在研究、塑造特质文化时,让员工看到系统化的做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员工的系统化思维;二是浓郁了文化氛围,公司为推动特质文化践行,策划组织了系列以“开放包容、严谨规范、诚信卓越”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员工工作生活充满了文化气息;三是增强了文化自信,公司的特质文化具有历史渊源和鲜明特点,践行特质文化提高了员工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公司的文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