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启智生活适应课程
2020-08-19刘芝佳
刘芝佳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启智教育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教学水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启智学校虽然是特殊学校,但是它也有教学课程,已经从帮助特殊孩子达成生活自理的目标逐渐转向帮助孩子融入社会的目标。启智学校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就是要培养智力障碍儿童去很好的适应生活。基于此,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培智学校中如何有效开展启智学校的生活适应性课程。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性教学;教学有效性
为顺应社会发展,课堂改革从未停止,培智学校的第一教学目标就是要提高特殊孩子的生活适应性。作为特殊儿童的学习,无论是学习者本身还是教师,亦或是家长,都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付出的比别人更多。但是为了帮助他們拥有独立的人格,形成健康健全的心理,教师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做出调整与改进,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有效之路,让原本特殊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可以正常生活。
一、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启智生活适应性
当下的培智学校的教学针对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上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来推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标,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例如:在进行洗漱、穿衣、叠被子等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情况,还有残疾程度以及身体上的缺陷,来进行课堂的教学。有的学生语言上有问题,表达不清楚,有的四肢不协调,动作上存在缺陷,有的不能及时的进行思考,思维能力受阻……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一类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创设一个个性化的教学平台,从而能够提高启智生活适应课程的有效性。
二、创造生活情景,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性
启智教育生活化课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而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去融入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来进行师生互动模拟出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智力障碍的同学很好的去理解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明白在生活情景中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细节,争取达到课堂教学与生活情景相一致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迁移及跨越到生活当中去。[2]
比如,在理论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了一些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麻烦等时,就可以组织学生来模拟可以用到这些礼貌用语的场景。比如,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扮演路人,让一个学生在走路时不小心撞到别人,让学生思考这个时候撞到别人应该怎样去说,用刚才老师教的哪一句话去说,被撞的人应该如何接受道歉并礼貌回应。通过让学生反复的模拟这些真实场景,从而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礼貌用语,让它们在生活中能够正常的去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超市购物。在理论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讲解超市购物中的情景,比如一进超市想要什么东西,如何询问导购员,如何结算等,然后将学生组织好,直接带领学生到超市进行社会实践,以教师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方式让他们真正地将生活课堂上的理论直接转移到生活当中去,从而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有效性。
三、利用实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直接经验
培智学校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官认识远远比不上正常儿童,他们对实物的认识根本达不到实物功能与实物本身相对应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抛开课本,联系生活,将实物搬到课堂,让学生去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比如教师在进行《厨具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学校食堂的厨房,让学生去从实物上直接感官每一个锅碗瓢盆的作用。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该如何利用这些厨具。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智力来说,这种实物的教学,更有利于他们对实物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将实物搬入课堂,就会让学生有一个直接的理解,避免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出现错误。[3]
结束语
在培智学校当中,生活适应课程一直是各学校高度重视的课程。对于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让他们学会生活,融入正常社会生活中就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生活适应课程也是达到培智学校教育基本目标的重要课程途径,它可以教会学生在当前生活以及未来生活中的一些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更有甚者,还可以在接受教学后能够帮助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劳务活动,尽可能的让他们在脱离父母以及家人的照顾,之后能够成为独立适应社会能够自给自足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生活适应状况,以及学习接受情况,调整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培智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景平,王威.促进深度学习建构启智课堂探索[J].成才之路,2019(23):81.
[2]涂兆宇.特教康复:残障儿童一个也不能少——记阜新市爱心启智园特教工作[J].中国社会组织,2018(13):45-46.
[3]金玲.培智生活适应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7(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