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撒谎行为影响因素及教育策略分析

2020-08-19高金玉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幼儿策略教育

高金玉

【摘 要】幼儿撒谎行为的出现,是其智力发展的象征。事实上,很多家长都面临着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撒谎这一现象,有的认为撒谎对幼儿成长有利,有的认为撒谎会导致幼儿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后很难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幼儿撒谎,我们既不能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也不能过分苛责,必须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并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关键词】幼儿;撒谎;教育;策略

据专家调查,95%的孩子都会撒谎,那么如何处理幼儿撒谎这一问题呢?这要分阶段来看,在3岁以前,幼儿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是非观念也尚未树立起来,所以并不认为自己所说的话是“撒谎”,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所谓童言无忌就是如此。那么在这一阶段,幼儿撒谎,家长和监护人可以不用过分担心,只需弄清幼儿撒谎的原因,并及时引导幼儿正确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意识到撒谎的不正当性。当3岁以上的幼儿撒谎,此时家长和监护人便要引起重视,3岁以上的幼儿已经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事物的好与坏甚至是非观念有明确的区分能力,此时的撒谎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必须立刻阻止幼儿撒谎这一行为,并教育幼儿说出实话,还要让其明白撒谎的不正当性,以及意识到撒谎带来的不良后果,以保障其将来不撒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幼儿撒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理因素

幼儿年龄小,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尚处于上升阶段,尤其是控制器官机能的神经系统也尚处于未发育完全的状态,他们的神经纤维分支多而且长,神经元与神经元间的互动链接也尚未完全形成,使得幼儿的神经传输功能不够健全,常常出现断片、跳跃、失衡、扩散等情况。

(二)认知因素

皮亚杰著名的认知理论中指出,2~7岁的幼儿,在认知中尚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的思维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所以为了实现自我中心,常常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表达客观的事实,从而造成歪曲事实和撒谎现象的出现。众所周知,幼儿的想象力较成年人要丰富得多,他们可以沉浸在想象世界中暂时逃避现实世界,这就使得幼儿有时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另外,幼儿年龄小,记忆不准确、思维不灵活、对时间的把握欠缺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在语言表达时出现混乱或者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三)环境因素

教育家洛克提出,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多变,对于幼儿的撒谎行为也有影响。成人在现实世界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时候会采取撒谎的方式,幼儿看到后可能会有样学样,这就为幼儿的撒谎行为埋下了种子。家庭环境是幼儿接触最多的环境,并且这种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会持续产生影响。因此,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使幼儿形成撒谎等不良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幼儿的榜样。

(四)父母的教育方式

教育对人的影响会持续一生。父母教育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幼儿撒谎这一行为。研究指出,经常体罚孩子的父母,孩子往往表現得更爱撒谎。父母两人在教育上的观念不一致,孩子也会爱撒谎。英国的罗素提出,幼儿的撒谎行为初始源于对成人的畏惧,可见,父母如果体罚孩子,孩子会更畏惧父母,就会选择用撒谎的方式来逃避。总体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不容小觑的作用和影响。

二、幼儿撒谎行为教育策略分析

本文以幼儿撒谎这一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纠正幼儿撒谎这一不良行为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撒谎行为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撒谎,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正确看待幼儿撒谎这一行为,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摒除传统的育儿观念。很多家长认为撒谎就是不道德的,一旦幼儿撒谎,马上责骂幼儿甚至是暴力责打。事实上,幼儿早期撒谎恰恰是心理和智力发展的表现,不需要过分干预,只需适当引导。3岁以上的幼儿撒谎,就要引起重视,必须查明幼儿撒谎的原因,并引导幼儿说出实话,做一个诚信的人。其次,要判别幼儿撒谎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行为,并积极关注幼儿撒谎的次数,从而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让幼儿意识到撒谎的不道德性和不正当性,切忌过度辱骂和责打幼儿,这样对幼儿将来的心理发展和性格的形成容易造成不良影响。

(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家庭环境

好的道德素质,得益于良好的家教。所谓家教,通俗地说,就是指家庭氛围和环境。根据调查和观察发现,撒谎的孩子一般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有的是怕家长责骂而撒谎,有的是对父母不信任而撒谎,有的是由于外界的某些因素影响到他。所以,要解决幼儿撒谎问题,必须先从父母着手。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充分发挥父母的作用和功能,纠正幼儿撒谎的错误行为。第一,父母要用更多的爱去滋养幼儿,多关怀幼儿的心理情绪,让其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爱,从而信任父母。第二,让幼儿获得充足的自由,包括心理层面的安全感和依赖感,这样幼儿即便犯错也不会因为害怕父母责骂而撒谎逃避,反而会将自己遇到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与父母分享,同时主动承认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反省自己的错误并纠正。

2.幼儿园环境

当下,我国的幼儿年满3岁基本就被送到幼儿园融入集体生活,因此,幼儿待在幼儿园的时间是除家之外最久的,换言之,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第二个家。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心理发展、性格形成、道德培养等各方面有很强的影响。幼儿教师和同学都不撒谎,幼儿便不会沾染撒谎的不良习气。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品格,鼓励幼儿说实话,说真话。一旦发现幼儿撒谎,必须立刻制止并及时纠正。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尚处于身心成长的猛涨期,模仿能力极强,有样学样。洛克说过一句经典之言:撒谎,流行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中,若想要儿童不撒谎,除非他不听、不看、不学。幼儿长着明亮的大眼睛、灵敏的大耳朵,若周围有人撒谎,他又怎么可能不学呢?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时时刻刻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大人做好榜样,对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与幼儿相处时,答应幼儿的事情要做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做一个诚实的人,绝不能因为幼儿年纪小就欺骗他。其次,答应幼儿的事情若不能做到,必须真诚地向幼儿道歉,并说明没有做到的原因,尽可能地赢得幼儿的原谅。

(四)运用和完善奖罚机制

运用有效的奖惩措施,能够帮助幼儿分清是非对错。很多幼儿因为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撒谎的习惯,针对这一类幼儿,我们可以采用区分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来进行矫正。第一,发现幼儿撒谎,立刻揭穿,并实施惩罚。第二,对幼儿撒谎的行为表示极度反感,并教育孩子正确认识撒谎的利弊,可以举简单易懂的例子帮助幼儿理解,让其明白撒谎将会不受人欢迎。第三,幼儿反省并主动承认错误,承诺以后不再犯时,要用言语或幼儿喜欢的事物进行鼓励和奖励。总之,奖惩虽然能够矫正幼儿的撒谎行为,但是也要做到奖惩适度、有针对性,才能保证其发挥最好的效果。

(五)加强家园合作

家是幼儿成长的心灵港湾,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第二个家,所以家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最重要的两个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脾气性格,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和教育,是家庭教育以外的辅助形式,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集体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并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使其更好地区分是非对错。因此,家园合作,可以同时发挥家园教育的优越性,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首先,家长要信任幼儿教师,与幼儿教师保持教育的统一战线,针对幼儿的撒谎行为,家园共同对幼儿提出批评并进行矫正。其次,幼儿教师要强化与家长的互动,及时并准确告诉家长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对幼儿的撒谎行为,共同思考对策并解决问题。

三、结语

撒谎,对于所有幼儿来说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幼儿撒谎是有原因的,我们需要抓住幼兒撒谎的心理动机,深入挖掘,积极引导幼儿承认错误,矫正不良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诚实守信,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初诚实美丽的模样!

参考文献:

[1]刘倩.幼儿撒谎的一般特点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牛冰玉.浅析5-6岁幼儿撒谎行为的原因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

[3]魏中杰.幼儿撒谎行为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9).

[4]蒲云碧.训斥与善诱——幼儿“撒谎”行为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

[5]廖娇.3-6岁幼儿撒谎行为及其家庭教育对策研究[J].读书文摘,2017(08).

[6]张广荣.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9(21).

猜你喜欢

幼儿策略教育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