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研究

2020-08-19李宏蒋赛蒙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教学探究

李宏 蒋赛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推行,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各学科教师纷纷基于新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点,同时也要促进学生自身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使学生物理学科的成绩得到稳定的提升。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为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带来更大的帮助,逐渐成为现代中学物理教师的核心教研课题。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教学探究

建构主义理论一致认为,学习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的堆砌。而对于学生来说,处理这种经验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核心素养是决定学生自身学科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最为常见的就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待问题以及新知识点时的具体表现。而关键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性化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造成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想要更加有效地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基本性质。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基本性质

物理学科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世界观的完善,更能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看待时代的发展。从基本概念角度出发,中学阶段的物理核心素养可以分为“概括理解”“实验探究”“实践应用”“求实创新”这四个大类。而决定学生自身物理综合素质的学科关键能力,也隐藏在这四种物理核心素养当中。

(一)概括和理解素养

概括与理解素养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点的基础素养,它要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分析能力。在观察一些物理现象时,能够及时地通过识别与筛选,获取专业的物理信息。在对大量事实经验进行分析时,能够忽略掉次要的信息因素,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对比与研究,完成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梳理与分析能力,才能保证自身学习的高效。进而不断地借助旧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最终将新的物理知识点融入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当中。

(二)实验和探究素养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完成对物理概念的认知也是教师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立体的物理概念,同时也能借助更加真实的信息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了解。学生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形成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把控能力。这就包括学生能否基于需求提出相应的物理实验问题,同时在清晰认识到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对实验方式及实验器材进行选择,最终完成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实验探究能力,才能实现自身物理综合素养的显著增长。

(三)实践和应用素养

中学阶段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大量的光学现象与声学现象本身就广泛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而物理实践和应用素养,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转换能力的提升。良好的实践与应用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点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完成对更复杂物理概念的学习。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增长,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持续的提升。

(四)求实和创新素养

与以上几种物理核心素养不同的是,求实与创新素养更加注重对学生物理学习态度的培养。这种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的求证与质疑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尊重实验结果与自然规律,在存在疑问时也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稳定提升,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完成对物理知识点的内化与吸收。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拥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遇到一些新的物理问题时,能够基于自身的物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新的解决思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中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丰富物理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只是基于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工作。虽然教材内容十分符合学生自身物理素养成长的发展规律,但从学生学习动力角度出发,教材内容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关键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借助网络渠道或更加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将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中。同时通过对特定物理知识点的延伸与补充,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实现学生自身物理素养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学习《声现象》时,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声音”引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发一些橡皮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到振动与声音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资料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不同声音的来源对声音的性质展开综合性的思考。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加强对声音的理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

(二)针对学生需求开展分层探究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导致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人需求,进而通过更加完善的教学方式给每一名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课堂学习体验。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基于学生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需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了解,然后基于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将学生分为基础型、综合型与拓展型三个层次。对于物理综合水平较低的基础型学生来说,教师要注重这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基础认知,这也是这部分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重心。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对物理概念的不解之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养成更加健康的学习态度,同时为之后更加复杂的学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对于综合型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重心就應该集中在对物理知识的整体理解上。而对于拓展型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将物理知识融入实际的物理问题当中,进而通过实际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实现学生物理关键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优化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实验教学这一教学重心出发,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传统的实验教学无论是实验方式还是实验器材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无法针对实验过程展开自主探究,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教学方向进行实验。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解过实验原理后,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理解和实验需求,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制订实验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也能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原理产生更深层次的体悟,从而显著地增强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教学重心。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更优质的物理课堂。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下,实现学生物理关键能力的稳定提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兵,孙德生.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研究及测评实践[J].物理教学,2017(12).

[2]李宝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研究[J].物理教师,2018(02).

[3]王国强.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07).

猜你喜欢

物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教学探究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
基于践行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有意识 课堂有渗透 教学有效果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