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应用研究

2020-08-19汪盼盼王晨晨邓自发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汪盼盼 王晨晨 邓自发

【摘 要】随着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改革,高中生物学教学必须做出相应改变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发展及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情境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一、利用视听情境,增强直观体验;二、融合生活情境,加强生活联系;三、创设问题情境,发展科学思维;四、把握实验情境,提升探究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核心素养;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学教学应与时俱进,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提高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展开设计。情境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使其学习愉悦,并且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与情境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1]。

情境教学是李吉林老师基于中国古典文化意境说及参考国外经典文化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指的是以生动的或直观的各种方式将知识镶嵌在创设特定的场景中,引起儿童热烈的情感及学习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2]。

高中生物学知识繁多,存在着科学社会性争议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较重的学业压力下,学生容易出现学习疲倦或困惑状态,对某些生活问题难以正确看待,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难以提升,情境教学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形成、品格的完善,其形真、情深、意远、理寓其中[3]的鲜明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在创造的真实情境中还能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并且对实践问题的解决及思考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视听情境,增强直观体验

教师受教学条件或教学内容的影响,可以把抽象性知识或过程、在实验室无法操作的一些生物实验以及科学史等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白板、视频、虚拟实验平台等或结构模型得以解决,将视听结合或视动结合,从而还原科学史实,揭示分子结构变化,呈现实验操作过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尽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发展,但创设直观具体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理解知识或科学史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疲倦感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自愿领悟知识,从而发展自己,更主动地提高核心素养。面对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的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例如,在学习DNA的结构时,可以运用现代技术以及结构模型,通过沃森、克里克的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领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通过现代技术呈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让学生领悟双螺旋的呈现形式、反向平行的排列方式,可以让学生观察DNA结构模型或者亲自制作DNA模型,增强直观体验,加强学生对于DNA结构的理解。

(二)融合生活情境,加强生活联系

教师在把握高中生物学是与实际生活存在紧密关联、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形成生物学中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掌握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或者错误的科学观念、社会中与生物相关联的热点及现象、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等与生物学相关的生活情境,从而了解学生生活的认知矛盾去解决学生的前概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加强科学社会性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或者利用常见的生活情境以及现象,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树立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激励学生锻炼实际能力,发展了核心素養,增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遗传病的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总是具有只要生下来就有的病就是遗传病的前科学概念,教师可以设置既带有社会性争议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概念转变话题的讨论,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师生交流来分析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艾滋病是否是遗传病的生活情境。教师逐步引导分析,得出遗传病指的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造成的疾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同时对于艾滋病等社会性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及态度,对艾滋病患者给予关爱,不要歧视他们,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无机物的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留意生活中饮料的成分甚至某些饮品的广告如AD钙奶、红牛等,分析这些饮品能为身体提供哪些物质;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广告效果是否存在夸大的成分,运用高中生物学相关知识与技能去判断生活或社会中的现象及问题,从而加强与实践的联系。

(三)创设问题情境,发展科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导入、重难点教学时或者知识点过渡时使用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且注意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水平状况,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特点,如思维深度、思维广度等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选择性地提出深度不一的问题,而不是只顾虑成绩优异的学生;要面对全体学生,找准问题切口,因地制宜地创设与之相符的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情境。当然,注重问题情境的含金量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情境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通过层层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循序渐进地把握科学本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自由组合定律教学时,学生已有分离定律的基础并且极有可能产生畏难心理,而利用“遗传学家与歌星”的例子询问学生“他们所说的话是否存在道理”为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回答产生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发生部位及类型这种较为简单的问题。经过学习总结后,教师可以创设“大棚里的蔬菜如何提高其产量”的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能有效提高其分析能力,发展其科学思维。

(四)把握实验情境,提升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习、生活、课外阅读等过程中遇到的感兴趣的或者与教材上所呈现的实验挂钩的关注点或问题收集储存加工,将其作为展开实验教学的情境导入实验中,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让学生的理论联系生活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所给予的情境提出问题或者以问题解决的情境展开探究性实验,能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教师也可将验证性实验转化成容易构建情境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在面对验证性实验时,使其对教材所提供的实验材料或实验操作是否存在可以进行改良的情境展开探究,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而提高并发展其探究能力。同时,在对验证性实验进行改良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尝试、摸索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核心素养。例如,在检测有机物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黑心商人是如何只对蛋黄染色、而让蛋清无变化制造出红心蛋黄的苏丹红鸭蛋为情境进行导入实验。同样的,此实验本为验证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对检测的有机物的材料进行改良,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者教师提出实验真实现象,如蛋清附在试管壁上难以洗刷,花生切片难以制作等情境,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教师提供可供其选择的材料或方法,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实验创新。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以人们在减肥时所关注物质所含的糖类的多少为情境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实验设计原则进行设计,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师要把握住核心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性,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情境教学的方式或将其相互融合:充分利用视听情境为学生打造直观清晰的教学环境;把握生活情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努力创设实验情境,体现生物学本质。将视听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融会贯通,使其和諧统一地为教学服务,可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吉林.情境教学特点浅说[J].课程·教材·教法,1987(04).

[4]戚丽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新课程(教师版),2019(05).

[5]王梅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模式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9(08).

[6]文可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初探——以“DNA的复制”复习课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9(01).

[7]冯文琪.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谈[J].新课程,2019(03).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