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余味无穷

2020-08-19邵国芳

考试周刊 2020年70期
关键词:结课数学教学小学

摘 要: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核心课程。一般来说,小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经常会选择以问题导入课程,在学习新知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然而,在授课结束后,部分教师会忽略对课堂的总结,以至于首尾衔接不及时,导致学习低效的情况出现。对此,提高结课效率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结课

一、 引言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导入、新知讲解、随堂巩固与总结四个环节。其中,总结是对整体知识内容的再复习,是对课堂和学习成效的全面总结,是顺利完成下一个任务目标的基础,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换而言之,结课不仅仅是对所讲授课程的总结,更是讲授下一项知识内容的前提准备,是保证教学连贯性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此,文章便从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知识内容与教学任务目标出发,对结课策略展开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提供帮助。

二、 结课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夯实基础

结课是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是巩固学生当堂知识积累的关键。教师能否在授课结束后带领学生有序回顾所学知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基础内容的把握,制約着他们的后续学习。简单来说,有效的结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当堂所学新知的把握,夯实他们的基础,为其他内容的学习提供便利。

(二)延伸思维

小学数学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运算和学习能力,更指向对其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掌握基础知识并非最终目的,获得一定的数学逻辑思考能力、延伸思维是更加关键的。基于此,教师需要选择正确的课程结课方法,为其打造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延伸,使其兴趣沿着数学的学习方向向逻辑思维靠拢,为其综合能力的深化奠定基础。

三、 结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完整性

完整性是结课首先应遵循的原则,也是课程总结的目标指向。一般来说,教师在讲授新知前都会提出问题,以疑问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然后再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讲解相关内容。以此为基础,在课程结束时,教师也应围绕着课堂内容和课前问题总结相关知识,以此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做到首尾的有机呼应。促进学生对知识整体结构的把握,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问题衔接通道,达成加强巩固、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适度性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在结束课程时,教师必须注意对时间和内容的双重把控。如果教师预留时间过少或在总结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拖堂”的情况出现,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倦”之感,影响他们的后续学习热情。对此,在内容和语言的选择上,教师就要以精炼、简洁的语言概括核心、重点知识内容,力求高度概括新知。以此促进学生对规律和技巧的把握,加深他们的记忆,鼓励他们的应用和实践。

(三)灵活性

事实上,结课的最终目的就是拓展和巩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以“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结束一堂课,这无疑会使整体课程走向过于局限。对此,教师应遵循灵活性原则,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与学情灵活转变思维和手段,因势利导地选择多种方式方法。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多元结束课程,以此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四、 结课的方式方法分析

(一)设置疑问

如同疑问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动力一般,疑问也是他们进行巩固的助推力。因此,教师不仅应以问题导入课程,更应以问题结束课程,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与此同时,合理、科学的问题还能够引导他们展开深入的思考,活学活用地应用所学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其自主探究赋予更加鲜活的动力,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加积极的活力。对此,教师在结课时,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置悬念,继续提出疑问,以启发式的方式带动他们巩固、应用知识的热情,为总结保驾护航,为继续引入新课做铺垫。

以《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小数的意义”一部分讲解完毕后,教师就应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总结。此时,教师可以先引领他们归纳“分数可以改写成小数”“小数数位顺序表”等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十分位应与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应与百分位对齐,整数位应与整数位对齐”等关系。以归纳为总结,为后续讲解“加减法”的计算奠定基础。

在“加减法”相关内容讲解完毕后,教师就可以提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堂课讲过的内容,你们现在会不会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呀?”“如果我给你们出几道题,你们能又快又准地算出答案吗?”等问题,激活其计算动力。紧接着,教师便可以设计“小红的爸爸现在需要用一根2米长的绳子才能完成工作,但是他现在只有一根1.15米和一根1.21米的绳子,如果把它们接在一起,接头处就要用去0.28米,最后的绳子长度够用吗?”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此,在“1.15+1.21=2.36(米)”“2.36-0.28=2.08(米)”的计算过程中,就能够达成巩固、复习的目的,进而完整结束课程。

(二)延伸思考

对学生来说,想要牢牢掌握所学知识,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付出努力,还要在课堂外不断丰富自己。换句话说,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是有所局限的,他们必须在课堂之外仍旧积极地思考所学内容,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在结课时应注意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延伸,以此为他们提供思考空间。然而,受“应试”思维的影响,许多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刻板的记忆思维,他们不愿意主动发散自己的思维,习惯于在趋同的思维模式中寻找认同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发散的思维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结合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讨论主题,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回顾、反思所学知识,并将该部分知识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激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其在探究中获得新的知识,以此延伸课堂效用,实现思维的深化。

以《观察物体》一课为例,在授课结束后,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如给出一个“L”型俯视图,询问他们如何用小方块搭建立体图形才能使图形从上面看去呈现该形状。如此,学生就能够在热烈的小组讨论中获得不一样的答案,在集体辨析的思维碰撞中深化自身思维,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

(三)归纳拓展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大多数数学教师都认为结课只是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梳理成新的知识体系。然而,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承担起“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重任。对此,教师在结课时不仅仅要带领他们梳理当堂所学内容,还要引导他们结合新知回忆之前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将新的知识体系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更加紧密的知识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为课堂增加更持久的活力。其次,在如此的对比、迁移之下,学生的经验积累也会更加扎实,进而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在后续其他新知的学习活动中收获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以《小数乘法》一课为例。在结课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相关内容,还可以组织他们复习“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关系。促进他们对“乘除”法则和“小数”的深入掌握,帮助他们对“数”建立起更加系统的认知。以此拓展其综合运算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对比学习习惯。

(四)融于实践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课堂内外,实践都是能够提升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与“设置疑问”类似的是,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结束课程,在结课的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中。以此实现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深化,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促进表达与运用。在该基础上,综合考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教师可以尝试打造“游戏化”的结课氛围,组织他们参与到数学游戏中。在轻松的环境中“收尾”,以活泼的氛围激活其参与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放松的心态下巩固知识,在游戏环境中“暂别”数学课堂,放松身心,进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其他学习活动中。

以《方程》一课为例,教师便可以设计“猜数游戏”。教师在心里想一个数,并将该数乘上任意一个数再加上任意一个数,将最后的结果告诉学生。学生便能够根据所学“方程”关系猜想教师心里原来想的数是多少。在该师生互动的游戏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进而保证课堂最后一阶段的活力,使结课轻松并且高效,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时并且扎实。

(五)适当留白

适当“留白”也是十分有效的结课方式。教师可以在授课结束后为学生留出大量的“知识空白”,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思考,探究更加丰富的知识。例如,在《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生活中其他常见的三角形、四边形形状的物体,和五边形、六边形图形。并以“同学们,看来你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都很好,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其他图形”的语言结束授课。如此,教师在图形关系中留下的空白就能够为数学增添更多的魅力。使其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进而迸发出更加浓厚的学习欲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结课的意义都不容忽视。小学数学课堂是否能够真正发挥自身效用,学生能否高效吸收知识在极大程度上均取决于教师对于结课的把握。数学教师必须重视该项工作,在新知讲授完毕后及时予以总结,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和课程衔接的连贯性。使知识能够被有效延伸,使学生能够在延伸中展开思考、获得提升。使课堂回味无穷、持久留香,使数学教育教学任务目标能够高效达成。

参考文献:

[1]王路远.小学数学课堂结尾艺术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251.

[2]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3):57-61.

[3]吴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4]李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5]张丽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邵国芳,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焦陂镇焦寨小学。

猜你喜欢

结课数学教学小学
阅读教学三部曲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课策略探究